碘是人類不可缺少的營養(yǎng)素之一,是甲狀腺制造甲狀腺素的原料。它能促進蛋白質生物合成,促進胎兒的生長發(fā)育。孕期缺碘,最嚴重的危害是使胎兒先天智力低下甚至白癡。即使后天補碘,其智力也終生難以得到改善。缺碘的胎兒出生后主要表現(xiàn)為智力明顯低下、個子矮小、身體下部明顯短于上部;伴有不同程度的聽力及語言障礙;面部表情淡漠,呈傻笑癡呆面容;步態(tài)搖擺似鴨行。上述癥狀醫(yī)學上稱為呆小病,又稱克汀病。這是一種病因清楚、有辦法預防而難以治療的疾病。
補碘的最佳時間是在孕前及孕早期3個月,若孕后5個月再補碘,已作用甚微。
碘的食物來源
我們都知道,日常生活中食鹽就可以滿足人體基本的碘需求。在烹調時,放鹽的最佳時機是在菜肴即將做好,出鍋前放入鹽,因為碘受熱會失效,達不到補充碘的目的。
孕婦要適時補碘,一定要多吃些海藻食品。海藻食品含蛋白質、脂肪少,具有奇特的減肥功效,它含礦物質最多的是鈣、鐵、鈉、鎂、磷、碘等。因而,常吃海藻食品還可使干性皮膚光澤,油性皮膚改善油脂分泌。海藻中維生素豐富,可維護上皮組織健康生長,減少色素斑點。海藻類的食物包括發(fā)菜、紫菜、海帶、海白菜、裙帶菜等。
另外,懷孕的婦女應該多吃含碘食物、碘鹽、碘化豆油、魚、蝦、海帶等,特別是患地方性甲狀腺腫的婦女懷孕后更要注意碘的攝取。孕后期的時候,應在醫(yī)生指導下,每日加服碘化鉀20一30毫克,以保證甲狀腺素的合成,這樣既有利于孕婦健康,又可預防小兒患克汀病。
在沿海及低洼等不缺碘的地區(qū),水中的碘可滿足常人的需要,但對孕婦來講還不夠,這與孕婦偏食有關。海帶、海魚、紫菜、貝類等海產(chǎn)品中含碘量較高,孕婦若每2-3天吃一次海魚,便可滿足機體對碘的需求量。所以,孕婦不妨多吃些海產(chǎn)品。
缺碘對人體最大的危害是造成下一代智力損傷,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是最容易受到缺碘威脅的人群,因為她們需要滿足自身和胎兒的雙重需求,對碘的需求量比正常人高。,目前“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孕產(chǎn)婦和嬰幼兒等重點人群要重視補碘,除了平時科學使用含碘鹽外,還可以通過食物輔助補碘,比如吃一些海帶和紫菜等含碘豐富的食物。
具體吃多久有效果這個問題因人而異,只要孕婦在孕期適量補充碘元素,對胎兒的成長都是有很好效果的。
碘與任何營養(yǎng)素的攝入是一樣的,過低或過高的量都會導致缺乏或中毒。碘和甲狀腺腫發(fā)生的關系可形象地比喻為“U”形,低了有害,過高了也有害。國際組織制定碘的攝入量評價標準,包括推薦攝入量和可耐受最高攝入量,分別為每天150μg和1000μg,而孕婦推薦攝入量應提高到200μg,人群攝入的碘在這個范圍之間應該不會出現(xiàn)醫(yī)學上的麻煩。
尿碘中位數(shù)是評價碘營養(yǎng)狀態(tài)的重要指標。2001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提出,依據(jù)學齡兒童尿碘中位數(shù)水平評價碘營養(yǎng)狀態(tài):尿碘中位數(shù)<50μg/L為碘缺乏,50μg/L~99μg/L為輕度碘缺乏,100μg/L~200μg/L為碘適宜,200μg/L~300μg/L為碘超足量,>300μg/L為碘過量。同年,WHO推薦了人群的碘攝入量標準:0~5歲兒童為90μg/d,6歲~12歲兒童為120μg/d,12歲兒童及成人為150μg/d,孕婦和哺乳期婦女為250μg/d。
碘攝入量與甲狀腺疾病之間呈現(xiàn)U形關系曲線,碘攝入量過多或過少均增加甲狀腺疾病的患病率。
孕婦補碘補多了怎么辦
多吃碘鹽會增加孕媽咪的鈉的攝入量,有增加妊娠高血壓發(fā)生的可能,故孕期不僅不宜高鈉,相反應該適當減少食鹽攝入,特別是在孕后期,顯然孕媽咪只靠吃碘鹽是不夠的。
平日我們在燒菜時,放鹽的最好時機是在菜肴即將做好,出鍋前放入鹽,因為碘受熱會失效,達不到補充碘的目的,另外鹽在出鍋前放入也可以避免碘鹽爆鍋。同時為了保證碘鹽中的碘元素不因存放不當和受熱問題失去作用,應把碘鹽放在密閉容器中,遠離烹飪器材,避免高溫影響成效。
孕婦每天應該攝入的含碘量比常人高,因為在子宮孕育的胎兒各部分器官尚未成熟,生長發(fā)育旺盛,各系統(tǒng)的發(fā)育對甲狀腺激素的需要量增加。食品和營養(yǎng)委員會推薦孕婦每日攝入碘大約為170~200微克。
孕婦及乳母可注意經(jīng)常食用海帶、紫菜、海魚等含碘豐富的食品。即適應她們在特殊時期攝鹽量少的特點,又能保證充足的碘攝入量的供給。這類食品中以海帶最佳,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酸和鈣、鐵等微量元素。有利于嬰兒大腦的良好發(fā)展。 為了保證孕婦碘元素的合理攝入,對于碘鹽的真假我們在選購的時候也要留個小心眼。
在食鹽中加碘,是我國從1996年開始強制推廣的,這一措施可以有效預防碘缺乏病。按照我國食鹽加碘量來推算,為滿足成人每天150微克的碘需要量,應該攝入6-8克食鹽。然而,與非孕時期相比,孕媽咪需要增加33%的碘攝入量,這意味著孕媽咪要多吃半勺鹽,才能滿足對碘的需要量。
孕媽咪可以選擇一種適用于孕期的多維元素制劑來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如美國惠氏的“瑪特納”,英國優(yōu)爾格的“福施?!?,拜耳藥廠的“愛樂維”,它們都是知曉率很高的孕產(chǎn)期配方的微量營養(yǎng)素補充劑。不過,上述幾種多維元素制劑中,只有瑪特納含碘(每日一片可提供150微克),而福施福、愛樂維都不含碘。國產(chǎn)的“優(yōu)生媽咪葉酸多維元素片”也不含碘。
碘是人體營養(yǎng)的所需元素,它對人的智力影響是非常直接的,并且具有顯著效果。日常生活中,我們吸取碘元素主要靠食用碘鹽,此外也從食物中吸取。
1、海產(chǎn)品
海洋生物的含碘量很高。含碘最高的食物為海產(chǎn)品,如海帶、紫菜、鮮帶魚、蚶干、蛤干、干貝、淡菜、海參、海蜇、龍蝦等。
海帶含碘量最高,干海帶中達到240毫克/千克以上;其次為海貝類及鮮海魚達到800微克/千克左右。但是,鹽中含碘量極微,越是精制鹽含碘越少,海鹽中的含碘量約20微克/千克。
2、陸地食物
陸地食品則以蛋、奶含碘量最高達到40微克/千克~90微克/千克,其次為肉類,淡水魚的含碘量低于肉類,植物的含碘量是最低的,特別是水果和蔬菜。
人體碘的80%—90%來自食物,10%-20%通過飲水獲得,5%的碘來自空氣,因此,食物中的碘是人體碘的主要來源。食物中的碘化物被還原成碘離子后才能被吸收,與氨基酸結合的碘可直接被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