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蝸牛飼養(yǎng)技術
1、生活環(huán)境
白玉蝸牛和其他蝸牛一樣,喜歡在陰暗潮濕、疏松多腐殖質的環(huán)境中生活,晝伏夜出,畏光怕熱,最怕陽光直射。對環(huán)境極為敏感,當濕度、溫度不適宜時,蝸牛會將身體縮回殼中并分泌出粘液形成保護膜,封住殼口,以克服不良環(huán)境的干擾。當環(huán)境適宜后,便會自動溶解保護膜重新開始活動。因此在養(yǎng)殖過程中要注意氣溫和濕度的影響。
適宜溫度為16—30℃,濕度60%—85%,土壤濕度在40%左右,pH為5—7,當溫度低于15℃,高于35℃時休眠,停止生長和繁殖。
2、白玉蝸牛的食性
各種綠色植物及糠麩均可作為食料。一般春天以白菜、青菜、萵苣等闊葉植物飼喂;夏天可喂大量甘蔗、向日葵葉、各種瓜果皮渣等;秋天氣溫低,食量減少,可喂些菜葉、薯片等。白玉蝸牛不吃青草、雜草,拒食有刺激性味道的蔥、韭菜、蒜。
1.加工蝸牛產品的過程中,其初加工是關鍵環(huán)節(jié)之一。
2.首先,要選擇大小適中、新鮮活躍的蝸牛,將其放在溫暖(18—35℃)、潮濕的容器中停食靜養(yǎng)2—3天。每天噴水不使其干燥,以便蝸牛排出臟物,再用清水沖洗干凈,就可以進入初加工階段。
3.用夾層鍋或大鐵鍋將水燒沸,把縮頭后的蝸牛推入鍋內,蝸牛與水的比例為1:3,加熱5—10分鐘,撈出后迅速用冷水沖涼,殺菁工藝即告結束,在殺菁的過程中許多細菌也同時被殺死。
4.在蝸牛肉表面粘滿了許多粘蛋白,即蝸牛粘液。去除粘液的方法是將蝸牛肉放入2—3%的明礬液中搓洗幾分鐘,即可將粘液去除干凈。清除完粘液的蝸牛肉要馬上進入0.5%的檸檬酸溶液中進行中和20分鐘,以防蝸牛肉表面變黃、肉質變老。經過以上處理所得到的蝸牛肉即可用于產品加工了。
白玉蝸牛飼料包括精料和青綠飼料。
1、精飼料。精飼料的配合比例一般谷類占60%~70%,油粕類占15%~20%,動物性飼料占10%~15%,礦物質飼料占4%~10%。
2、青綠飼料。大部分青綠飼料都適合于白玉蝸牛食用,如:豬母菜、馬齒莧、苜蓿和紫云英等野菜;小白菜、大白菜、包心菜、青菜、油菜、菠菜、牛皮菜、萵苣葉等蔬菜和各種瓜類以及甘薯藤葉;多汁飼料如西瓜、冬瓜、黃瓜、南瓜、絲瓜、馬鈴薯、甘薯、胡蘿卜、蘋果皮和梨皮等。但不吃蔥、蒜和韭菜等有刺激性氣味的蔬菜。
白玉蝸牛,動物界,瑪瑙螺科,也稱褐云瑪瑙螺,瑪瑙螺軟體動物。白玉蝸牛雌雄同體,異體交配。只要溫度、濕度適宜,一年四季均可繁殖。白玉蝸牛全身是寶,綜合利用價值高,需求量大,深度加工大有可為。
白玉蝸牛因頭、頸、腹、足、身體肌肉白色如玉而得名,背負螺旋形的貝殼,故稱為“單殼體”。殼呈低圓錐形。頭部顯著,觸角2對,后一對頂端有眼。肉色潔白如玉,故稱為“白玉蝸牛”。腹面有扁平寬大的足,足部分泌滑膩白潤的粘液。外套腔頂壁富有血管為肺呼吸空氣。軀干旁與螺體相接處有一小圓孔通于肺。雌雄同體生殖孔開口在頸部右大觸角后方。行走時將身伸出殼外,遇到驚擾時則頭身皆縮入殼內。若遇干燥或冬眠時,分泌粘質以堵塞殼口。
寵物白玉蝸牛身上是有寄生蟲的,而且寵物白玉蝸牛還會對人體造成感染,具體的要看感染的部位,會在改部位寄生引發(fā)病變。飼養(yǎng)白玉蝸牛要注意衛(wèi)生的問題,白玉蝸牛是冷血低等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