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是無尾目、蟾蜍科動物的總稱,屬蟾蜍科的兩棲動物。最常見的蟾蜍是大蟾蜍,俗稱癩蛤蟆。皮膚粗糙,背面長滿了大大小小的疙瘩,這是皮脂腺。其中最大的一對是位于頭側(cè)鼓膜上方的耳后腺。這些腺體分泌的白色毒液,是制作蟾酥的原料。蟾蜍一般是指蟾蜍科的300多種蟾蜍,它們分屬26個屬。
白天,大蟾蜍多隱蔽在陰暗的地方,如石下、土洞內(nèi)或草叢中。傍晚,在池塘、溝沿、河岸、田邊、菜園、路邊或房屋周圍等處活動,尤其雨后常集中于干燥地方捕食各種害蟲。大蟾蜍冬季多潛伏在水底淤泥里或爛草里,也有在陸上泥土里越冬的。它不但是捕食害蟲的農(nóng)業(yè)衛(wèi)士, 而且集藥用、 保健、 美食于一身, 因而被譽為 “蟾寶 ” ,是經(jīng)濟價值很高的藥用動物。
蟾蜍也叫蛤蟆,俗稱癩蛤蟆、癩刺,也叫疥蛤蟆,種類很多,在我國分為中華大蟾蜍和黑眶蟾蜍兩種。蟾蜍屬兩棲動物,體態(tài)很像牛蛙,但背部呈黑色,全身體表長有點狀突起,內(nèi)含毒腺。其耳后腮及皮膚腺能分泌一種白色漿液,稱蟾酥,這種物質(zhì)有毒。
蟾蜍在受到刺激(如人類的捕捉)時,毒素會自耳后的毒腺噴射出來,對黏膜有刺激作用,如果射入眼睛,處理不及時還會導致失明。而過量食用蟾蜍和傷口接觸其毒液,或食用被其毒液污染的食物及含毒蟾蜍肉,均可引起中毒。
蟾蜍中毒的發(fā)病機理
蟾蜍的腮腺和皮膚腺能分泌毒素。進食煮熟的蟾蜍(特別是頭和皮),服用過量的蟾蜍制劑,或傷口遭其毒液污染均可引起中毒。蟾蜍毒的主要成分:蟾蜍二稀醇化合物(包括蟾蜍毒素和蟾蜍配基),作用類似洋地黃,可興奮迷走神經(jīng),直接影響心肌,引起心律失常。此外,尚有刺激胃腸道、抗驚厥和局麻的作用;兒茶酚胺類化合物,有縮血管和升壓作用;吲哚烷基類化合物,可引起幻覺,對周圍神經(jīng)有類似菸堿樣作用。
1、提高心臟功能
提高心臟功能是蟾蜍的重要功效之一,這種動物入藥以后,可以增強人體心肌的收縮能力,也能增加心搏出量,并能穩(wěn)定心率,可以有效提高人類心臟功能,能預防身體水腫,也能減少呼吸困難等不良癥狀發(fā)生。
2、調(diào)節(jié)穩(wěn)定血壓
蟾蜍入藥以后,對人類的血壓有明顯調(diào)節(jié)和穩(wěn)定作用,它能讓人們過低的血壓快速上升到正常水平,而且保持穩(wěn)定狀態(tài),而且能使人類腎臟,腦部以及冠狀動脈中的血液流量增加,它的升壓作用比腎上腺激素更加出色。
3、麻醉作用
蟾蜍還具有一定的麻醉作用,它入藥以后可以提成中成藥能用于臨床的局部麻醉,患者在用藥十幾分鐘以后,局部地帶會出現(xiàn)明顯麻醉感,痛感和敏感度都會降到最低。
4、預防癌癥
預防癌癥也是蟾蜍入藥以后的重要功效之一,它含有的藥用成分,不單能提高人體內(nèi)溶血細胞的活性,還能增強人體內(nèi)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能有效清除人體內(nèi)的多種病毒,并能增強人體免疫力,可以預防細胞癌變,減少癌細胞再生。
1、養(yǎng)殖場的自然條件
環(huán)境安靜無噪音,冬暖夏涼;浮游生物及昆蟲資源豐富;通風良好;有陽光也有足夠的綠植遮擋;靠近水源,排灌方便。
2、蟾蜍的食物
蟾蜍喜歡捕食動物性活餌,如黃粉蟲、蚯蚓、蠅蛆等。 也可根據(jù)蟾蜍的食性,選擇適合的原料,加工制成粉狀或顆粒狀餌料投喂。
3、種蟾的選擇
種蟾蜍個體要大,體質(zhì)要健壯,皮膚有光澤,無病無傷。
4、喂食
具體投料量可根據(jù)實際情況而定,如果投喂飼料2 小時后剩余很多,說明投料量大,下次應減少投喂量;如投喂不到2小時,飼料就全部被吃光,說明投料量少,應增加投喂量。
5、敵害預防
養(yǎng)殖時要注意蟾蜍的天敵防治,蟾蜍主要天敵有鼠類、蛇以及鳥類,這些都會對蟾蜍進行攻擊,蛇鼠之類地上的敵害,可在養(yǎng)殖場地周圍修建護欄進行防護,平時注意觀察,人工捕捉。而飛禽類的敵害,可用噪音驚嚇,比如每天放幾次鞭炮,也可以用農(nóng)村的老辦法,在場地內(nèi)擺幾個稻草人。
1、中毒后要采用催吐法盡早排出毒物,用筷子、勺柄或手指刺激咽喉部,并飲用大量清水或淡鹽水反復洗胃。但不可用油類瀉藥導瀉,有條件可以用硫酸鎂導瀉。
2、注射阿托品0.5-10毫克,如不見好轉(zhuǎn)可2-3小時重復注射。
3、給中毒者飲濃茶或白糖水,并加服大量維生素B1和維生素C,以補充水液不足并加速排毒。
4、甘草或紅豆、綠豆熬湯內(nèi)服,也可以起到排毒作用。
5、如果蟾酥誤入眼中,引起眼睛紅腫甚至失明,可用紫草汁、黃連汁或生理鹽水點眼沖洗。
6、發(fā)現(xiàn)蟾蜍中毒者,除采取上述急救措施外,如果癥狀嚴重,要盡可能快地撥打120急救電話或緊急送往醫(yī)院進行救治。
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蟾蜍是可以吃的,而且有很多的藥用價值和營養(yǎng)價值,蟾蜍肉質(zhì)鮮美,營養(yǎng)價值高,含有人體所需要的氨基酸、礦物質(zhì),而好這口的美食愛好者,主要還是喜歡癩蛤蟆的美味?!吨嗅t(yī)學》認為蟾蜍味腥、溫,有毒。歸心經(jīng),具有解毒、止痛、開竅等功效。主治癰腫瘡毒、小兒疳積等。另外還有抗癌的功效,目前已經(jīng)進入臨床大量用藥中。
那么蟾蜍為什么有人懷疑不能吃呢?其實,蟾蜍吃的方法不對,是有毒性的,吃少還好,吃多了會中毒,而導致中毒的原因就是沒有剝皮。了解蟾蜍的朋友都知道,蟾蜍頭部滿身的疙瘩里面經(jīng)常冒出白色的漿液,這就傳說中的蟾酥!蟾酥的價值非常高,價格也高,我國醫(yī)學瑰寶《本草綱目》等記載,蟾皮是一種能治惡腫等疑難雜癥的天然妙藥。特別能抵制癌細胞擴散,抑制癌細胞生長,另外對乙肝、肝硬化、肝腹水、白血病、疔、瘡、乳房瘤、骨結(jié)核、骨髓炎、小兒疳積、癆熱等數(shù)十種疾病都有顯著治療。蟾酥有解毒、消腫、止痛、強心之功。蟾酥主治疔瘡發(fā)背、無名腫毒、咽喉腫痛、齲齒痛、小兒疳疾、心力衰竭等。用量0.01~0.03克,外用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