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爸爸媽媽喜歡吃辣的食物,并且也喜歡把孩子往這方面培養(yǎng),這其實是不對的。酸、辛、麻、辣等刺激性強的食物,對于寶寶嬌嫩的胃腸道和口腔、食管黏膜來說是一種劣性刺激。
這些部位黏膜受到不良刺激后,會發(fā)生水腫、充血甚至糜爛、出血,個別導致潰瘍,反復刺激后可形成慢性炎癥,使胃腸道功能下降,消化吸收能力降低、食欲不良。
辣椒辛熱有毒,過食可使體內濕從熱化,表現為皮膚痤瘡,血壓升高,痔瘡加重,鼻出血等。如果長期大量食用辣椒,則會引起中毒表現,如胃脘灼熱感、腹脹、腹痛、惡心、嘔吐、關暈,甚至嘔血、尿血、衄血、血壓升高或下降。動物實驗證實,辣椒的主要成分辣椒堿對循環(huán)系統(tǒng)有一定影響,可引起短暫性血壓下降、心跳減慢及呼吸困難等。因此,過食辣椒當心中毒。
1、喉嚨炎
由于辛辣食物的刺激性比較大,如果經常食用辛辣食物,會容易刺激到喉嚨,引起喉嚨發(fā)炎或者呼吸道疾病。
2、上火氣虛
如果在炎熱夏天里,人是比較容易因為氣候的問題,導致煩躁上火。如果再食用辛辣的食物,會讓程度加深,容易導致氣虛,脾氣暴躁,免疫力下降。
3、口腔潰瘍
辣椒刺激性較大,不但會誘發(fā)疼痛,還會刺激潰瘍面,使其進一步擴大,久病不愈。
4、加重病情
如果是患病的人群,無論是小病還是大病,都不適宜使用辛辣食物。因為辛辣食物容易傷害到胃部神經,影響身體的修復,甚至會加重病情。
5、易胃酸過多
辣椒素會引起胃酸分泌增加,胃酸多了可引起膽囊收縮,導致膽道口括約肌痙攣,造成膽汁排出困難,從而誘發(fā)膽囊炎、膽絞痛及胰腺炎。
但是秋冬養(yǎng)生專家建議養(yǎng)陰,飲食要滋陰不要傷津,對于愛吃辣的人來說,上火、便秘、咽痛都可能找上門來,恰恰與專家建議背道而馳。
黃帝內經中有這樣的記載:“肺主秋,用酸補之,辛瀉之。”酸味有助于收斂補肺,而辛辣味發(fā)散瀉肺。秋季飲食一定要多酸少辣,韭菜、大蒜、蔥、姜等辛辣的食物和調味品也一定要少吃。
害怕吃辣過度飲食應這樣搭
配合涼性食材。由于辣椒偏溫熱,烹調辣味菜肴時,最好選擇具有滋陰、降燥、瀉熱等功效的食品,如鴨肉、蝦、鯽魚、瘦肉、苦菜、苦瓜、絲瓜、黃瓜、百合、槐花、香椿、大頭菜等。這些食物有清熱、泄火、解毒的作用,尤其適宜于體熱的人。
吃些酸味水果。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中含有鞣酸、有機酸、纖維素等物質,能起到刺激消化液分泌、加速胃腸道蠕動的作用,能夠幫助常食辣椒的人滋陰潤燥。山楂、柚子、石榴、蘋果等是秋天常吃的酸味水果。
川渝兩省市的地理條件決定了麻、辣、燙在當地飲食中的地位。四川盆地氣候潮濕,秋冬季節(jié)陰冷,而辣椒中含有辣椒素,吃辣椒能促進人體血液循環(huán),使心跳加快、毛孔張大、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變粗,把身上的寒氣與濕氣趕出去,全身就會感到熱乎乎的。從醫(yī)學角度講,辣椒具有溫中下氣、開胃消食、散寒除濕的作用。
辣椒吃得太多,胃里會火辣辣的,許多人難免擔心會不會導致胃腸道疾病。數據顯示,成都每年食管癌的發(fā)病率為13.09/10萬,胃癌發(fā)病率為19.82/10萬,均低于全國平均發(fā)病率。目前沒有研究發(fā)現吃辣會對胃黏膜造成傷害,與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發(fā)生也沒有相關性。辣椒能促進胃部血液循環(huán),反而具有保護作用。只要吃的是天然綠色的花椒和辣椒,對健康就基本沒有不利影響。但目前市場上有些不法商販在火鍋中添加燒堿,口味就會特別辣,這就會誘發(fā)多種消化道疾病。對于兒童嬌嫩的胃腸道和口腔、食管黏膜來說是一種劣性刺激。
專家建議三歲以下兒童應避免吃辛辣食品,三歲以下的兒童可適量食用,但不可過多。吃多了也有危害。主要體現在以下七個方面:
引起味覺減退:辣椒對口腔黏膜及味蕾的刺激尤為突出,適量吃辣椒有增加食欲的作用,但是過多的吃辣椒可引起味覺減退。
損傷肝細胞:辣椒一旦從腸道吸收到血液中,即可運輸到肝臟儲藏,稱為有益的抗癌物質。但是如果進食過多的辣椒,過量的辣椒素在肝臟亦可破壞肝細胞,打亂細胞內的生化過程,變?yōu)槲沼坞x基的成分,而部分游離基正是致癌的原因。
容易得胃?。豪苯返膲A成分可直接刺激胃黏膜及潰瘍面,加重胃內局部的血管發(fā)生充血擴張,若激惹神經末梢還會產生胃痛,有時還會引起胃出血。長期大量食用辣椒,可引起慢性胃炎,并會影響腸道對營養(yǎng)素的正常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