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冰壺比賽中,投擲者在投擲冰壺時首先要考慮冰壺的摩擦力和運動軌跡,計算出最佳的停球點,以保證本隊的冰壺能準確落入大本營。如果大本營還有其他冰壺,也要考慮冰壺的速度,這樣才能準確地把對手的冰壺擊出大本營,保住本隊的冰壺。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考慮摩擦力,還要考慮擊球角度、沖擊強度等。除了投擲運動員,還有滑冰運動員在冰壺前不斷地刷冰,以減少冰壺與冰的摩擦,使冰壺走得更遠。
在比賽中冰壺旋轉的方向和強度也會影響冰壺最終的運動軌跡。因此,在冰壺比賽中,運動員尤其是投擲運動員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思考如何投球,是否刷冰等等,這也是冰壺比賽要求觀眾保持安靜的原因。冰壺比賽開始之前,工作人員會在比賽場地上灑水,這些誰會在原有的冰面上結出一層薄冰,當運動員在冰壺比賽中不斷地擦地時,冰刷和冰之間的摩擦會產生熱量,使冰稍微融化,從而在冰壺和冰之間形成一層薄薄的水膜,可以降低它們之間的摩擦系數,使冰壺走得更遠。
第一,在冰壺比賽時,每場有兩支隊伍進行對抗,每隊四人,分時局進行。開局前雙方各出一人發(fā)壺,發(fā)出的冰壺距離圓心線最近的一方有權選擇先手或后手。比賽開始,雙方隊員輪流以場地圓心為目標發(fā)壺,每名隊員有兩次發(fā)壺機會,當雙方隊員共進行十六次發(fā)壺后完成一局,只有擁有最靠近圓心的冰壺一方才能獲得分數。從圓心向外開始計算,一個壺得一分,如果第二個壺和第一個壺顏色相同,則得兩分,如此類推。但如果第二個壺和第一個壺顏色不同,則本局只得一分,超出藍圈的冰壺則不計分。若雙方在藍圈內都沒有壺,則雙方都不會得分。比賽結束后,統(tǒng)計雙方十局中獲得分數的總和,分數高的一方獲勝。
第二,當冰壺正在滑行時,運動員的身體、衣服或是冰刷均不能碰觸到冰壺,否則在該壺滑行完成后,另一隊可以選擇對該壺進行以下其中一項處分:一是仍使該壺為有效。二是將該壺視為出局,并將所有受該球碰撞的冰壺放回原位。三是估算如果冰壺沒被碰觸的情況下,場中各壺的位置,并將場中各壺移到估算的位置上。可見,冰壺運動是一項非常考驗智慧的運動,素有冰上國際象棋之稱。
冰壺所用場地是一個保持得非常平整的長44.5米、寬4.7米的冰道。冰道的一端畫有一個直徑為1.83米的圓圈作為球員的發(fā)球區(qū),被稱作本壘。冰道的另一端也畫有一圓圈,被稱為營壘。冰壺場地兩端各裝有一個斜面橡膠起蹬器。場地前后兩端各有一條藍色的實線稱為前衛(wèi)線和后衛(wèi)線。冰壺擲出后,如果未進前衛(wèi)線或越過后衛(wèi)線都視作無效,將被清出場外。
冰壺比賽中雙方各有四人,雙方隊員輪流投擲,每名隊員投擲兩次,投擲的目的是使冰壺盡可能地接近營壘中心點。球員擲球時,身體下蹲使身體跪式向前滑行,同時手持冰壺從本壘圓心推球向前,至前衛(wèi)線時,放開冰壺使其自行以直線或弧線軌道滑向營壘中心。哪隊投擲的冰壺比對手更接近圓心,哪隊就得分。營壘區(qū)就是冰壺比賽的得分區(qū)域。當16次投擲全部完畢后為一局。一局結束后,下一局從場地的反方向繼續(xù)比賽,由上局比賽得分的隊伍先投擲。
冰壺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由不含云母的蘇格蘭天然花崗巖制成,世界上所有的制造優(yōu)質冰壺用的天然花崗巖均產自蘇格蘭近海的一個小島,不含有云母的花崗巖的好處有很多,耐撞擊,不會輕易改變質量與外形,也不會碎,非常適合作為冰壺的制作材料。
制作冰壺把手的塑料也是硬度很高的塑料,這種特殊的花崗巖還沒有人在世界上別的地方找到。根據不同的比賽級別,相對的冰壺體積也會改變。冰壺運動起源于蘇格蘭,蘇格蘭也掌握了頂尖的冰壺制作技術。
冰壺運動對我們有何好處?
冰壺運動對我們有何好處:冰壺運動能很好地鍛煉我們身體的協(xié)調性,增加謀略性和技巧的把控性。這也是長時間在戶外活動一種很好的健身方式。冰壺運動是一個比較高雅的運動,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雖然冰壺運動是一種競技運動,但其精神實質要求好的運動精神,友善和可敬的行為。
冰壺比賽每個團隊有四個人。兩隊在比賽中使用了16塊冰壺石頭(也叫石頭)。按照主力隊員的指示,按照一壘隊員,二壘隊員,三壘隊員,主力隊員的順序,一對一的進行比賽。
具體規(guī)則:
每局冰壺比賽打10局,每局投16球。每場比賽有兩個隊,四名隊員。每場比賽每個球員可以投兩次球,一場比賽8個球員會投16個球。
時間:主將領先比賽。主將使用冰刷作為投擲目標,并標明石球的選擇和滑行距離。
比賽:一個隊員投球,兩個隊員刷冰助滑。一個隊員拋球,我方兩個隊員手在冰壺滑行前快速左右刷冰,讓冰壺準確到達營地中心。同時為了讓冰壺遠離圓心,對手的隊員也可以擦冰壺前面的冰。
比賽時:拋球隊員試滑冰壺到圓心,也可以擊倒對手冰壺或自己的冰壺到圓心。最后,雙方隊員擲完所有冰壺,以場地上冰壺距離營壘圓心的遠近決定勝負,每石1分,積分多的隊為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