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膠肉”是用食用膠和水的混合液注入牛羊體內(nèi),然后利用膠的凝固性將水分“鎖”住。有的屠宰戶在注膠的同時,還加入一些食鹽和防腐劑,以延長肉的保質(zhì)期。一些人問:注膠肉炒熟什么樣?下面和佰佰安全網(wǎng)小編關(guān)注下吧。
前不久曝光注水肉,現(xiàn)在又曝光注膠肉。注膠肉人體食用后同樣會有很大危害。一些人問:注膠肉炒熟什么樣?下面和佰佰安全網(wǎng)小編關(guān)注下吧。
注膠肉比正常肉硬,口感比正常肉差,而且不易煮熟。煮熟的外觀和正常肉差不多,只是口感不一樣。
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下識別注膠肉的方法?由于普通方法很難鑒別注膠肉,科研人員正逐步探索和實驗新的檢驗方法。目前近紅外光譜(NIR)分析技術(shù)和低場核磁共振技術(shù)(LF-NMR),因其對樣品處理簡單、分析快速、準確性較好等優(yōu)點而被得到廣泛應用。
(1)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shù)。采用近紅外透射光譜和判別分析法相結(jié)合為注膠肉的快速判別提供了一種快速有效的篩選方法。楊紅菊等利用德國Bruker公司生產(chǎn)的MPA型傅里葉變換近紅外光譜儀,采用固體漫透射采樣附件獲取樣本光譜,隨機選取62個注膠肉樣品和23個正常肉樣品作為校正集,用于建立注膠肉和正常肉的判別模型。利用獨立的驗證集對判別分析模型進行驗證,所有驗證樣品均被唯一正確判別,模型的正確判別率達100%。
(2)低場核磁共振技術(shù)。低場核磁共振技術(shù)利用氫原子核在磁場中的活動特性,追蹤待測物質(zhì)中的氫原子,尤其是水,包括結(jié)合水、不易流動水和自由水中的氫原子。不同的生鮮肉品的水分子分布具有相對固定的模式,因此通過比較,可以快速方便地區(qū)分。吳藝影等以正常豬肉及注射不同種類膠(黃原膠、卡拉膠、明膠、瓊脂)的注膠肉為對象,利用低場核磁共振并結(jié)合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處理的檢測數(shù)據(jù),根據(jù)肉品中的水分子存在狀態(tài)及分布結(jié)果,對豬肉進行快速檢測,結(jié)果不僅可以區(qū)分正常肉與注膠肉,還能區(qū)分不同種類膠以及同種膠的不同質(zhì)量分數(shù)和注射膠水后不同時間的豬肉。也有研究認為通過低場核磁共振技術(shù)可通過測定橫向弛豫時間(T2值)及對應峰值而識別注水肉和注膠肉。此外,市面上還有專門的儀器如注水肉測試筆、注水肉識別器等肉類注水測定儀來進行檢測鑒定,主要是通過測定肉品的電導原理,不同含水量的肉品的電阻大小不同,注水肉的電阻會≤51Ω,而正常的鮮肉的電阻會>51Ω。
專家介紹,這樣的肉能存更多的水,而且無論是冷水拔,還是熱鍋炒,肉里的水和膠都不會流出。注膠肉會把肉本身的細菌帶入人體,比單純注水肉還害人。所以大家一定要會識別注膠肉,另外鑒別肉還可以用注水肉水分檢測儀檢測水分。我們在平時最好多學習一些有毒食品安全知識,這樣更有利于我們的生活,更多食品安全知識盡在佰佰安全網(wǎng)。
責任編輯:毛麗
2022.02.28 22:32:18
2022.02.28 22:31:11
2022.02.28 22:30:05
2022.02.28 22:29:00
2022.02.28 22:27:54
2020.12.27 13: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