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患嚴重高血壓、冠心病、支氣管炎等疾病的老人不宜跑步。因為這些病人在跑步時,使機體耗氧量增加,易導致機體缺氧,誘發(fā)心肌梗塞或腦血管意外。
(2)患有隱匿性疾病的老年人不宜跑步。因為跑步有可能觸及、誘發(fā)潛在的疾病。例如有的老人患有膽結(jié)石病,可從未發(fā)過病,即使慢跑,也有可能使位于膽囊底部的結(jié)石震落到膽囊頸部而引起絞痛。
(3)體形較胖的老年婦女骨骼變脆,肌肉韌帶變硬,若跑步鍛煉,易致肌肉、肌腱、韌帶損傷。男性60歲以上,女性50歲以上,不宜練跑步,以練太極拳、氣功或體操為宜。
想必冠心病人都聽醫(yī)生說過讓自己慢跑吧,慢跑這種簡單的有氧運動對我們的身體是非常有幫助的,可以改善我們的血液循環(huán)、增強人體的新陳代謝,還可以改善我們的骨骼密度,但是冠心病老人慢跑的細節(jié)講究介紹如下:
首先,冠心病患者慢跑前應做心電圖檢查,并經(jīng)醫(yī)生同意后方可運動。有心血管病的人須經(jīng)醫(yī)師檢查決定是否可以慢跑。慢跑的方式可采取慢跑與步行交替的方法進行,也可步行與慢跑交替進行,這種鍛煉將耐力與強度相結(jié)合,比較適合于冠心病患者。慢跑應以不喘粗氣、不覺難受、不感頭暈,最高心率為每分鐘120~130次為度。
其次,慢跑鍛煉前要做好準備活動,使全身筋骨松弛。如不做準備活動,可能會引起心臟供血不足,出現(xiàn)胸悶,肌肉、關節(jié)、韌帶也易發(fā)生扭傷。準備活動可因人而異,可先做徒手操等,或先走一段再過渡到慢跑。慢跑還是比較劇烈的運動,冠心病患者應該慎重選擇。病情較輕,平時活動量較大的,可以快步行走,在不引起心絞痛發(fā)作的基礎上,逐漸試行慢跑;體質(zhì)弱者,平時活動量比較小的患者不要輕易跑,可由散步過渡到慢跑。
老人如何健康慢跑很重要,它是提高人體免疫力的首選運動,可幫助人體抵御癌癥侵犯。慢跑時人體吸入比平常多幾倍至幾十倍的氧氣,使全身的臟器更好地運作,而人體如果長時間不鍛煉,在缺氧狀態(tài)下癌細胞會異?;钴S,誘發(fā)癌癥。老年人如果因腿腳不方便,慢慢走也可以,只是把時間適當延長點。如果每天晚飯后,圍著小區(qū)走幾圈,長年堅持的話,能夠增加機體抵抗力。此外,慢跑還可以消耗體內(nèi)多余的脂肪,防止肥胖或是超重,特別是女性脂肪過多會影響體內(nèi)雌激素水平,增加患乳腺癌、子宮內(nèi)膜癌等風險。
這里再告訴大家一個老人健身安全小知識,每天一個小時的慢跑,最好去空氣比較好的地方,鍛煉時間應從下午3點到9點,老年人可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而定,如果感覺跑起來有點困難,大步走也可以。慢跑不僅能給大家一個好身體,還能給大家一個好的精神狀態(tài),因為慢跑能改善人的情緒,消除憂郁和煩惱,而精神因素在防癌中也占據(jù)了主要位置,心胸開朗、幽默風趣的人往往不容易受癌癥威脅。
雖然慢跑比較簡單,任何人都可以實行,但是還是要掌握一定的原則。開始練習跑步的體弱者可以進行短距離慢跑,從50米開始,逐漸增至100米、150米、200米。速度一般為100米/30秒-l00米/40秒?;颊呖梢試L試各種不同的跑步速度,從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慢速長跑:是一種典型的健身跑,距離從1000米開始。適應后,每周或每2周增加1000米,一般可增至3000-6000米,速度可掌握在6-8分鐘跑1000米。跑行鍛煉:跑30秒,步行60秒,以減輕心臟負擔,這樣反復跑行20-30次,總時間30-45分鐘。這種跑行鍛煉適用于心肺功能較差者。跑的次數(shù):短距離慢跑和跑行練習可每天1次或隔天1次;年齡稍大的可每隔2-3天跑1次,每次20-30分鐘。
老人慢跑能增強呼吸功能嗎?
研究表明,有氧運動是最有利于人身體健康的保健運動,而慢跑更是有氧運動之首選。慢跑作為一項輕松的健身運動,不僅有諸多好處,承受壓力也可大可小,男女老少都可選擇,簡直是一種全民性的健康運動。長期堅持,對增進健康,改善體質(zhì),確有效果。慢跑能加速全身血液循環(huán),促進冠狀動脈的側(cè)支循環(huán),明顯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液量,改善心肌營養(yǎng),還能增加抗動脈硬化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延緩動脈硬化的進程。慢跑能增加肺活量,改善肺功能。據(jù)統(tǒng)計,慢跑時吸入氧氣量比靜止時多8倍,堅持長期慢跑的老年人比一般老年人吸入氧氣量要多10%—20%。
老人如何健康慢跑?
慢跑正確姿勢是兩手微握拳,上臂和前臂彎曲成90度左右,兩臂自然前后擺動,上身略向前傾,盡量放松全身肌肉,兩腳落地要輕,宜前腳掌先著地,得到腳弓緩部,防止身體受到震動。慢跑時最好用鼻呼吸,做到深、長、細、緩,呼吸頻率與步伐協(xié)調(diào),一般是兩步一吸,兩步一呼或三步一吸,三步一呼。剛參加慢跑鍛煉或體質(zhì)較差的老年人,開始可采取慢跑與走路交替進行,然后再逐漸增加慢跑距離,切忌急于求成,運動量過大。每周可跑5—6次,每次15—30分鐘,運動量可用心率計算,一般不應超過170—年齡數(shù)。慢跑即將結(jié)束要逐漸減慢速度,使生理活動和緩下來,不可突然停止。
哪些老人不適合慢跑鍛煉?其實,慢跑鍛煉并非適用于每個中老年人,有下列情況者不應進行,以免發(fā)生危險。①冠心病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者;半年內(nèi)發(fā)生過心肌梗塞者;心肌梗塞雖已超過半年,但仍伴有嚴重心律失?;蛐墓δ懿蝗?。②嚴重高血壓,經(jīng)藥物治療后血壓仍在24.0/17.3千帕(180/130毫米汞柱)以上者。③心臟病伴心功能不全者。④慢性支氣管炎伴明顯肺氣腫、肺心病者。⑤急性傳染病、高熱、體質(zhì)嚴重衰弱者。⑥有嚴重癲癇、精神病者。
瑞典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跑步反而有益于關節(jié)健康。研究中,研究人員選取了一組有關節(jié)炎風險的人每天跑步,另一組人則不運動。核磁成像技術顯示,跑步者的軟骨健康得到明顯提升,這表明跑步有利于關節(jié)健康。跑步可刺激軟骨修復一些自身的小損傷,人體撞擊地面會促進軟骨特定蛋白質(zhì)的合成,使其更健壯。人到了一定的年紀,比如40歲,軟骨每年都會流失一部分。如果你的膝蓋沒有毛病,每周以適當速度跑步5—6次,軟骨和關節(jié)將會非常健康。
跑步傷不傷膝蓋,取決于你是否用適當?shù)姆绞絹砼懿?,和跑步這個運動本身并沒有關聯(lián)。跑步對于膝蓋所造成的傷害根本不會比走路來得多。甚至,跑步還有助于鍛煉腿部與膝蓋周圍的肌群,延緩膝蓋退化速度,不用靠補品,年老時仍有健康強壯的膝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