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手越晚越好
初學者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在做動態(tài)時過早的出手。比起晚些出手,這樣做會讓你損失大部分沖力。過早出手會讓你在做動態(tài)的過程中身體離開巖壁的時間變長。糾正錯誤的最佳辦法是盡可能的做“向上騰躍”動作。具體來講就是試著讓身體盡可能的向上伸展,直至到達最高點再松開手。
2、拍墻/拍點
剛開始嘗試一個動態(tài)動作的時候,你往往會覺得不太可能完成。甚至感覺嘗試都是徒勞,即使去做了動態(tài),也夠不到那個點。這時候你要從拍墻開始循序漸進的練習,先跳著去拍盡可能高的地方,拍到之后再定新的目標,讓這個目標越來越接近你要抓的目標點,一遍遍的練,直到最終能跳起來抓到它。
3、練習完整的動作
人們經常犯的錯誤是只調用動態(tài)開始階段用到的肌肉,忘記了之后真正要抓點時要調用的肌肉。犯這個毛病的原因很簡單:如果你抓不到目標點,就不會使用到觸點肌肉...明智的協(xié)調辦法是當你能夠抓住目標點并且在手上吃力,即使只有千分之一秒的時間,這樣也會協(xié)調到所有必用的肌肉。如果你自己不能抓到目標點,可以使用一些幫助,比如繩子。也可以在別人的幫助下,試著重復這個動作。
1、去野外攀登以前,一定要得到正確的指導,不可盲目行動。
不要以為你在攀巖館里學到的那些技術能直接轉化到實地操作上。不要假設你的"富有經驗"的搭檔了解你需要了解的一切。
2、多與搭檔交流。
攀巖是一個需要隊友協(xié)作的項目。如果說話或者喊叫聽不見,那么創(chuàng)造其它的交流方式,比如拉動繩子,來給搭檔傳遞明確的信息。同樣,攀登之前對交流方式要達成一致。
3、在你離開地面以前,與搭檔議定攀登計劃。
如果你將要傳統(tǒng)攀登,到頂后你打算怎么做?是找條山路走下來,自己降下來,還是讓搭檔把你放下來,繩子是否足以讓你回到地面?即使你是頂繩攀登,也應該預先交流相關細節(jié)。很多事故之所以發(fā)生就是因為起始時沒有明了的計劃。
4、 為你的保護系統(tǒng)加上副保護,決不能將性命交付給單獨的保護點。
1、 攀巖需要專業(yè)的攀巖繩索和配件,需要學會正確使用
攀巖的專業(yè)設備更多啦,除了衣服和鞋子外,還需要更重要的繩索和卡扣,以及攀巖的斧頭,我們需要正確使用這些東西,如果使用不正確切記不要去攀爬,危險性非常的大,而且一定要選用質量好的,型號可以匹配,和自己合適的。
2、攀巖前一定要做熱身運動
攀巖的時候因為是基本垂直運動,對自己的體能和肌肉的要求比較高,如果攀巖前不做熱身運動,很容易造成身體的損傷,如果早高空受傷是很危險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熱身運動后在攀巖。
3、多與同伴溝通協(xié)助,對于危險的情況不要挑戰(zhàn)極限
在攀巖的時候會出現很多突發(fā)情況,有些地方自己怕的費勁,上不去,有的時候體能不夠,上不去。我們面對這種情況,就不要在勉強自己,可以和同伴溝通幫助自己,還可以選擇放棄,到安全地點等待同伴。畢竟攀巖的強度很大,不是每個人都能爬的上去的。
1、準備活動
室內攀巖在保護員一對一的幫助下,安全幾乎是最可以保障的,但是不做好準備活動,在攀爬過程中,還是很容易受傷的。比如說大幅度的跨躍,如果攀爬之前熱身運動不夠,肌肉和韌帶非常容易拉傷。
2、攀巖穿著
寬松的衣褲,不妨礙攀爬就好了。但是,鞋子在攀爬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3、正確穿戴護具
護具的穿戴也頗有講究。綁得不能太緊也不能太松,與腿間寬度保持一個食指的距離是最好的。太緊了,會影響到攀爬的姿勢,而太松了則容易脫落。爬之前,首要是先觀察面前的巖壁,想清楚一會上去的路線。
4、速降面朝巖壁用腳蹬
爬到頂端后,千萬不要立馬松口氣——還沒完呢。下巖——俗稱速降——雖然有保護員在下面幫助調節(jié)繩索,但如果不留心,還是有可能發(fā)生危險。特別是當你的繩索同巖壁間的距離太靠近時,一定要面朝巖壁、身體微向后傾斜的向下降落。同時,你也可以用腳蹬巖壁的方式掌握下降的方向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