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觀察乳房外觀是否有發(fā)生改變,雙側乳房是否對稱,乳房皮膚是否有紅腫、凹陷,甚至“橘皮樣改變”。然后再進行觸查,觸摸乳房是否有腫塊出現(xiàn)。觸摸方法是通過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指腹在一側乳房作順或逆向移動檢查,緩慢、仔細地觸摸乳房,從乳房外圍起至少三圈,直至乳頭。如果觸摸到質硬、邊緣不規(guī)則、表面不光滑、活動度低的腫塊,則需警惕乳腺癌。
2、乳暈區(qū)域也是需要關注的一個部位。癌腫侵犯乳暈,可致乳暈及其周圍皮膚出現(xiàn)瘙癢、紅色斑片狀濕疹樣改變,表面還可能滲出結痂或角化脫屑,嚴重還可能形成潰瘍。所以在觀察乳暈時,應重點關注這些可疑癥狀。
3、腋窩淋巴結腫大主要是癌腫侵犯周圍淋巴管,并向局部淋巴引流區(qū)轉移而引起的淋巴腫大癥狀,所以在乳腺癌自檢中,腋窩部位的檢查也不可放過,注意觀察及觸摸有無淋巴結腫大出現(xiàn)。
1.乳房自檢的手法一定要正確,即手掌平伸,四指并攏,用最最感的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末端指腹輕輕觸摸、滑動。切記不可以用手指抓捏乳房,這樣會將腫塊與正常腺體混淆,影響判斷結果。
2.乳房自檢的頻率最好是每月一次,有規(guī)律地進行,一般可以選擇在月經(jīng)干凈后一周,這時候雌激素對乳腺的影響最小,乳腺處于相對靜止狀態(tài),容易發(fā)現(xiàn)病變。
3.晚上休息時應該放松胸罩,這樣有利于局部血液循環(huán)的暢通,可以減少乳腺疾病發(fā)生的機會。
4.平時還要注意乳房的呵護,注意胸罩穿戴要松緊適當,還要勤洗勤換,保持清潔。過緊、過厚、透氣不良的胸罩,會影響乳房淋巴液的正常循環(huán)而引發(fā)疾病。
從人群角度來看,由于乳房自檢帶來的時間、金錢和精力上的耗費是巨大的,非常不劃算。事實仿佛在跟人們說“乳房自檢是多余的”。
人們通常認為婦女給自己做檢查有助于及時發(fā)現(xiàn)早期乳腺癌,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但多項研究發(fā)現(xiàn),乳房自檢并未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增加了病人的心理壓力。而一旦發(fā)現(xiàn)了異常,病人往往需要進一步做針吸活檢或者手術來確診,但結果常常又是良性的。但不代表乳房自檢是多余的。
中國大部分地區(qū)經(jīng)濟欠發(fā)達,在不能行全面普查(鉬靶和規(guī)律體檢)的情況下,女性定期行乳房自檢對于發(fā)現(xiàn)乳房腫塊仍具有積極意義;同時有助于女性乳房健康意識的增強。而且結合乳腺癌篩查的乳房自檢更有意義!值得一提的是,乳房活檢對于高危家族病史的女性是很有必要的。
1.過于肥胖。肥胖人群遠比瘦人乳腺癌發(fā)病率高,國外專家曾對4.4萬多名婦女進行了比較研究,其中一組在成年期體重增加不超過10公斤,另一組則增加了27公斤。研究結果顯示,后者比前者罹患乳腺導管內(nèi)原位癌的風險高出近1倍,罹患乳腺浸潤性小葉癌的風險則高出1.5倍,乳腺癌擴散的風險也要高2倍。
2.有慢性不良精神刺激。不良的精神刺激,對生活、工作和學習造成壓力,并通過影響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和免疫功能,使免疫監(jiān)督能力減低,對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產(chǎn)生影響。建議女性朋友通過調節(jié)不良情緒減少乳腺癌的發(fā)生幾率,平時要善于疏解不良情緒,在情緒低潮時期多運動、傾訴、旅游,通過音樂、健身等方式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改善情緒。
3.未生育或35歲以后才生育、40歲以上未曾哺乳或生育。沒生過孩子的女性比生過孩子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要高2.5倍,35歲以上懷第一胎的女性則比20多歲懷孕生孩子的女性要高2倍多。也就是說,正常年齡段懷孕生子的女性會大大降低患乳腺癌的概念。
1.站立鏡前雙手先下垂后上舉,觀察乳房的輪廓有無突出,皮膚、乳頭有無凹陷,有無分泌物。最后雙手叉腰,觀察兩只乳房是否對稱。
2.平臥時查。在檢查側肩胛下墊小枕頭使乳房放松。左手查右乳,從乳頭開始向乳房作順時針方向觸摸,然后右手查左乳,作逆時針方向觸摸。查時四指伸直并攏,手掌面緊貼乳房皮膚作移動性觸摸,不能像抓捏東西那樣檢查,以免虛驚一場。
3.在洗澡時查,在肥皂沫未洗凈時查,手易移動。查時手平推,左手輕柔觸摸右乳,右手查左乳,觸摸有無腫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