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出現(xiàn)的“蘇丹紅事件”至今很多人還記憶猶新,蘇丹紅是工業(yè)用的染色劑,并不是食品添加劑,那么食品添加劑違禁品有哪些?如何辨別食品添加劑?佰佰安全網(wǎng)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
食品添加劑是指:在食品制造、加工、調整、處理、包裝、運輸、保管中,為達到技術目的而添加的物質。食品添加劑作為輔助成份可直接或間接成為食品成份,但不能影響食品的特性,是不含污染物并不以改善食品營養(yǎng)為目的的物質。
食品添加劑違禁品有哪些?衛(wèi)生部公布的第二批“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名單”中包括:皮革水解物、溴酸鉀、β-內(nèi)酰胺酶、富馬酸二甲酯。
1、皮革水解物:用在乳制品、含乳飲料。顧名思義,這種非法添加物就是將皮革用化學的方法進行水解,由于動物的皮毛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因此水解產(chǎn)物被稱為皮革水解蛋白,添加到食品中可以提高蛋白質的含量。制革邊角廢料中往往含有重鉻酸鉀和重鉻酸鈉,用這種原料生產(chǎn)水解蛋白,自然就帶入產(chǎn)品中,被人體吸收可導致中毒,使關節(jié)疏松腫大,危害人體健康。
2、溴酸鉀:用于面粉、面粉制品。有關試驗結果表明,溴酸鉀是一種致癌物質。由于溴酸鉀具有增加面筋強度、增白面粉、令品質不良的面粉發(fā)酵制成面包時容易成形脹大且不易塌陷等特性,而且價格便宜,因此,溴酸鉀作為非食用物質依然被少數(shù)生產(chǎn)者加入食品中。
3、β-內(nèi)酰胺酶:多用在乳制品,特別是“無抗奶”。β-內(nèi)酰胺酶作為牛奶中抗生素分解劑,β-內(nèi)酰胺酶的安全性以及是否可以在食品中添加尚未有定論;在分解β-內(nèi)酰胺藥物后,可能引進其他有害物質。
4、富馬酸二甲酯:富馬酸二甲酯大多出現(xiàn)在焙烤食品中,利用其熏蒸抑菌的特點,升華的富馬酸二甲酯會形成一個氣體的抑菌小空間,不過其風險在于許多人對這種揮發(fā)性氣體有過敏反應。因此我國已明令禁止使用。
如何辨別食品添加劑?佰佰安全網(wǎng)小編告訴大家,針對含有漂白劑的食品,消費者在購買時要認清“原色”食品,如果食品的外表異乎尋常的光亮和雪白,可能是添加了漂白劑,消費者千萬別被食品美麗的外觀所吸引,要理性選擇;針對使用著色劑的食品,消費者如遇到顏色過分濃艷的食品,如顏色特別綠的海帶絲等,可能是使用了著色劑的緣故,消費者需慎購。
食品添加劑種類特別多,我們要多多的了解食品安全知識,只有知道更多的食品添加劑的相關信息,才能更好的判斷食品的安全性,對于食品安全檢測儀我們要隨時使用,可以減少食品添加劑添加過量帶來的危害。
責任編輯:何顯搶
2022.10.08 22:09:35
2022.10.08 22:05:01
2022.03.01 15:59:29
2022.03.01 15:54:00
2021.09.28 21:33:08
2021.09.28 21:31:30
01/22經(jīng)常自慰手淫有哪些危害?
07/17硫酸的儲存條件有哪些?
07/16在網(wǎng)絡上發(fā)表過激言論有什么危害?
06/03個人身份證信息泄露會帶來哪些危害?
05/09為什么要發(fā)展綠色食品
08/31什么是甲烷?甲烷的用途和危害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