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墜樓事故出現(xiàn)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學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學校安全設(shè)施不健全的原因,事故發(fā)生之后,學校和家長都應(yīng)該冷靜處理,一定要找相關(guān)部門進行鑒定,然后根據(jù)實際情況劃分責任,我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滯留事件得到圓滿的處理。
從學校角度來講,在平時的教學生活中,一定要多讓學生們了解學生意外傷害知識,讓學生們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只有這樣才能夠降低或者制止學生墜樓事故發(fā)生,一旦出現(xiàn)學生跳樓事故,如果是因為學校方面的原因,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一定要積極的做好補償工作。
溫馨提示:
學生自殺情況或多或少和學習有關(guān),學習負擔重,前途渺茫,沒有溫暖,師生關(guān)系,同學關(guān)系、和家長的關(guān)系緊張,情況也是比較復(fù)雜。特別是后者,往往成為學生自殺的直接原因。以上的情況并不是全部,生活中凡是能造成強大的精神壓力,嚴重的精神創(chuàng)傷或不愉快情感體驗的都有可能成為抑郁癥的發(fā)病原因。必須說明,這些人并非心甘情愿的想去死,而是被疾病所左右,身不由己,還有一點,就是精神層面的疾病,有時并不為我們所關(guān)注,具有一定的隱蔽性,等到病人選擇自殺,離我們而去時,我們才明白,這是很可怕的事情。
因此,專家提出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1、各個學校的心理咨詢室,不要名存實亡,要發(fā)揮應(yīng)有的作用,定期到學生中走訪、了解,找到真正的有抑郁傾向的或者有抑郁癥的同學,對其進行重點關(guān)注,心理疏導(dǎo)、危機干預(yù);
學生會跳樓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其一是叛逆性格
每個人都有叛逆期,叛逆期在14歲左右達到高峰,往前一兩年,往后一兩年。
處于叛逆期的青少年,處于向成人的心理過渡期,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這一時期的孩子,常常以成人自居,迫切希望擺脫父母的束縛,進而對父母的任何意見都持反對和批判態(tài)度。
老師和家長一定要認識到孩子的叛逆,是人的心理發(fā)展常態(tài)。青少年叛逆心理的影響,比任何人想象中都要來得大。如果孩子心智不健全,就很難靠自己的力量從陰影中逃出來。叛逆期相當于孩子是一個病人,需要我們體貼和呵護。
孩子這時候最需要的是尊重和平等。如果這時候溝通出現(xiàn)問題,那么問題一定在成人。
因為我們經(jīng)歷過叛逆,但孩子沒有經(jīng)歷過成年。所以我們要以過來人的身份,設(shè)身處地理解孩子,為孩子的行動尋找根據(jù),然后幫助他們找到解決辦法。
升學壓力
學生心理不健康形成的一個主要因素就是激烈的升學競爭,家長們都望子成龍,這種迫切的愿望使學生心理負擔日益加重。頻繁的測驗、考試使學生經(jīng)常處于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tài),超負荷的學習強度使學生精神緊張、心情壓抑,使他們逐漸失去自信。
父母離異
對于很多中小學生來說,父母離異對心理的打擊是非常大的,很多極端的孩子會認為自己被父母拋棄了,認為自己的生活沒有意義,因此就會想到跳樓自殺,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心理狀態(tài),但是由于孩子年紀比較小,根本無法自我調(diào)節(jié)。
如果是幼兒園的幼兒以及小學生,因為自己的原因摔傷,比如,跑的過快沒有站穩(wěn),或者是在上體育課的時候,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擅自使用體育器材而導(dǎo)致自己摔傷,這種情況下學生摔傷的責任屬于自己全責,學??梢圆回撊魏呜熑危梢詮牡赖陆嵌葘W生做適當賠償。
如果是因為學校的安全措施不到位,或者各種活動器材具有一定危險性,又沒有及時告知學生校園安全知識,導(dǎo)致學生在上體育課或者在運動的時候出現(xiàn)摔傷的情況,學校是需要負一定責任的,具體的賠償與學生的實際傷情有很大關(guān)系。
學生跳樓,聽起來確實可怕。而且很多根本就不是為什么大事,當然不排除部分學生長期受少數(shù)“變態(tài)”老師的羞辱體罰等,但更多的可能就是因為老師或家長批評一兩句,一些學生就選擇跳樓自殺或其它極端手段來摧殘自己年輕的生命。真搞不懂現(xiàn)在的學生為何心理素質(zhì)如此脆弱,吃不了一點苦,受不得半點罪,動不動就發(fā)脾氣,三不來就要跳樓,搞得老師和家長都很緊張,也讓年輕的生命充滿危險。
當然,萬事皆有因,萬物皆有緣。學生跳樓自殺,固然是學生太沖動,太不珍惜生命,但也不能將板子全部打在學生身上。當事件發(fā)生的時候,人們在痛徹心扉的同時,作為學校、家長以及全社會都要很好反思。
其一,我們的素質(zhì)教育是否真的做到了。素質(zhì)教育,我們提了若干年。要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是素質(zhì)教育的精髓與根本目標。但是,一些學校,部分老師,為了所謂的升學率、達標率,成天讓學生埋在書本里,大搞滿堂灌和題海戰(zhàn)術(shù),應(yīng)有的勞動體育以及思想道德教育等被邊緣化、空殼化甚至嚴重缺失。而學生的一些天真天性在不知不覺中就被無形地扼殺了,一些學生在巨大的課業(yè)負擔與升學壓力下,情緒暴躁、性格孤僻、思想偏激、行為怪異。特別是一些心理素質(zhì)差一點的學生,在受到一些打擊或刺激時,很容易走向極端。教育主管部門以及學校要嚴格落實素質(zhì)教育計劃,對學生加強文化教育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意志品質(zhì)、心理素質(zhì)等方面的教育引導(dǎo)與疏導(dǎo),讓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根據(jù)《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十二條: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學生傷害事故,學校已履行了相應(yīng)職責,行為并無不當?shù)?,無法律責任。其中(四):學生自殺、自傷的即屬于其中。但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規(guī)定。行政規(guī)章的法律效力相對較低,這些免責事由并不備直接的適用效力。在實踐中,應(yīng)當根據(jù)具體情況來判斷。不可抗力作為法律規(guī)定的免責事由,原則上可以適用。但我國法律并不承認意外事件作為一般免責事由。因此,對各種意外事件,應(yīng)當綜合案件的具體情況和學校的具體條件、行為來判斷是否能夠免責。
所有人都好好活著,珍惜每一天
生命是脆弱、不堪重負的,也是多災(zāi)多難、意外難測的。在我們不長不短的人生歷程中,不論成年還是未成年,快樂、困惑、煩惱、壓力、心事,交錯上演。當我們深受負面情緒的困擾,不勝憂煩,甚至憂心忡忡、惶恐不安時,必須正視自己、宣泄煩惱、強大自我、砥礪前行,提高心理素質(zhì),塑造健全人格。
一、獨生子女綜合癥
“獨生子女綜合癥”,這個術(shù)語或許太專業(yè),我想也就是對獨生子女的溺愛和獨生子女在家庭資源的分配中缺乏競爭導(dǎo)致的孩子心里素質(zhì)差,不能正確應(yīng)對挫折。
二、課業(yè)繁重,前途迷茫,自我價值感缺失
繁重的課業(yè),和飄紅的成績單,讓他們覺得自己無用、無前途,喪失對生活的信心。“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您的孩子,學習成績決定不了一切!
三、用極端方式懲罰父母,測試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重要性
這也是孩子們做出類似跳樓或其它過激性事件的一個心理因素。
四、根植于孩子內(nèi)心的孤獨
家長們白天忙工作,忙掙錢,回家抱著手機,這已經(jīng)是家庭常態(tài),孩子呢,你不讓玩手機,“孤獨”如何排解?這在獨生子女家庭尤其明顯。
五、溝通不暢是個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