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無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中有害物質(zhì)(如農(nóng)藥殘留、重金屬、亞硝酸鹽等)的含量,控制在國家規(guī)定的允許范圍內(nèi),人們食用后對人體健康不造成危害的蔬菜。那么無公害蔬菜水質(zhì)標準是什么?下面小編帶您了解一下。
無公害蔬菜應(yīng)該是集安全、優(yōu)質(zhì)、營養(yǎng)為一體的蔬菜的總稱。建立無公害蔬菜生產(chǎn)基地,必須切實防止環(huán)境污染,包括防止大氣、水質(zhì)、土壤污染,尤其要防止工業(yè)的“三廢”(廢水、廢氣和廢液)的污染,防止城市生活污水、廢棄物、污泥垃圾、粉塵和農(nóng)藥、化肥等方面的污染。同時,對酸雨的危害,也需有所預(yù)防。生產(chǎn)基地環(huán)境檢測共有18項指標,其中農(nóng)田灌溉水指標9項,它們是pH值、汞、鎘、鉛、砷、鉻、氟化物、氯化物、氰化物。
無公害蔬菜用水水質(zhì)標準,具體指標如下(單位:mg/L)
生化需氧量(BOD5) ≤80;化學需氧量(COD5) ≤150;懸浮物 ≤100;陰離子表面活性劑(LAS) ≤5.0;凱氏氮 ≤30;總磷(以P計) ≤10;水溫℃ ≤35;PH值≤5.5-8.5;全鹽量 ≤1000(非鹽堿土地區(qū))、2000(鹽堿土地區(qū))、有條件的地區(qū)可以適當放寬;氯化物 ≤250;硫化物 ≤1.0;總汞 ≤0.01;總鎘 ≤0.05;總砷 ≤0.05;鉻(六價) ≤0.1;總鉛 ≤0.1;總銅 ≤1.0;總鋅 ≤2.0;總硒 ≤0.02;氟化物 ≤2.0(高氟區(qū))或者 ≤3.0(一般地區(qū));氰化物 ≤0.5;石油類 ≤1.0;揮發(fā)酚 ≤1.0;苯 ≤2.5;三氯乙醛 ≤0.5;丙烯醛 ≤0.5;硼 ≤1.0(對硼敏感作物,馬鈴薯、筍瓜、韭菜、洋蔥、柑橘等)或者≤2.0(對硼耐受性較強的作物,如:小麥、玉米、青椒、小白 菜、蔥等)或者≤3.0(對硼耐受性強的作物,如水稻、蘿卜、油菜、甘藍等);糞大腸菌群數(shù),個/L ≤10000;蛔蟲卵數(shù),個/L ≤2。
今天佰佰安全網(wǎng)的小編對無公害蔬菜水質(zhì)標準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對于吃無公害蔬菜的好處以及其他無公害食品安全知識還請了解更多食品安全小知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孫殿偉
2022.12.01 15:07:30
2022.12.01 15:06:19
2022.12.01 15:05:11
2022.12.01 15:03:55
2022.12.01 15:02:47
2022.09.17 19:0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