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細菌性痢疾 重點在于控制感染、做好液體療法及對癥治療。
(1)抗菌療法:自磺胺藥及抗生素廣泛應用以來,痢疾桿菌的耐藥率逐年增加。該菌對磺胺類藥、氯霉素、四環(huán)素、鏈霉素、呋喃唑酮(痢特靈)及氨芐西林(氨芐青霉素)等多數已耐藥(參見病原學)。根據現今藥物敏感試驗的結果,敏感有效的藥物如下:
喹諾酮類藥比較敏感列為首選。至于喹諾酮類藥對小兒的毒性反應,國內外許多臨床資料表明喹諾酮類藥在小兒中應用并非與實驗動物一致,表現出相當的安全性。中華兒科雜志(1996)組織全國專家討論,認為對兒童不應禁用喹諾酮類藥,但要嚴格掌握適應證,劑量不應超過每天10~15mg/kg,療程不要超過7天。
①諾氟沙星(,氟哌酸):10~15mg/(kg·d),分3次口服。療程,5~7天。
1.其中131例新生兒檢測到腸道病毒RNA,占所有發(fā)熱患兒的39.22%.
2.腸道病毒感染患兒初始臨床表現及體征呈非特異性,呼吸道癥狀48例(36.64%)、腹瀉69例(52.67%)、少吃22例(16.79%)、易激惹18例(13.74%)、嗜睡3例(2.29%)、抽搐2例(1.53%)等。
3.腦脊液(CSF)腸道病毒RNA陽性58例(44.27%)、CSF細胞數(2~668)×106/L;CSF白細胞數(100.38±147.97)×106/L.
4.在131例腸道病毒感染者中,102例(77.86%)獲腸道病毒基因分型結果,其中48例為Cox B1(47.05%)、36例為Echo30(35.29%)、10例為Cox B3(9.80%)、4例為Echo16(3.92%)、Cox B2和Echo30各2例(1.96%),有29份樣本未能成功分型。
兒童腸道感染不建議吃抗生素,如果抗生素服用不合理會造成腸道菌群失調,可以吃些調節(jié)腸道的藥,如果有腹瀉可以吃止瀉類藥物。
接下來看下兒童腸道感染的危害大嗎?
兒童腸道感染的危害大。兒童腸道感染會嘔吐、腹瀉,拉稀便,兒童發(fā)熱較多,易造成脫水虛脫,重癥患者可能出現休克或出現小腿和腹部肌肉有痛性痙攣。、腸道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吃進病菌以后,一般1~2天(最短幾小時)就發(fā)病。主要癥狀是突然發(fā)生劇烈的腹瀉,隨后嘔吐,少數也有先吐后瀉。大多無腹痛(部份為輕度腹痛)無里急后重感。腹瀉一日數次至數十次甚至不計其數。大便性狀初為稀便,繼為水樣便,當脫水嚴重時則出現典型米湯樣,少數病人出現血水樣便,出血較多者,則出現黑色大便。嘔吐為噴射狀,嘔吐物初為吃進去的食物,繼為水樣無色透明,或是洗米湯樣。一般病人不發(fā)熱,兒童發(fā)熱較多。
下面給大家介紹下兒童腸道感染的危害大嗎?
兒童腸道感染的危害大,所以小兒腸道需要好好護理:
補水——腸道感染最重要的措施是預防和糾正脫水??诜a液鹽適合輕、中度腸道感染患兒在家庭中使用,按說明配制后少量多次喂給孩子。1歲以下的寶寶每15~20分鐘喂1小勺, 大約5ml ;1歲以上的寶寶每15分鐘喂1~2勺,大約10ml。如果腹瀉頻繁,每次腹瀉后都應該加喂10~ 15ml ;如果孩子嘔吐,則等待20~30分鐘后再少量喂給。
飲食——沒有嘔吐或輕微嘔吐的寶寶,應該盡量保持原來飲食, 不必限制飲食, 更不能禁食。吃奶的寶寶可以繼續(xù)喂母乳和配方奶。已經添加輔食的寶寶或大孩子,也可以繼續(xù)喂給孩子喜愛的食物,但飲食要清淡,限制高脂肪、高糖食物,包括純果汁或甜飲料,以免加重腹瀉。
管好口——要防止病從口入。注意不吃不潔食品,夏秋季節(jié),瓜果大量上市,生吃瓜果必須洗凈,腐爛變質的千萬不能吃;
不喝生水,不吃變質食物,隔夜飯菜要加熱后再食用;
接下來看下兒童腸道感染的危害大嗎?
兒童腸道感染的危害大。兒童腸道感染會嘔吐、腹瀉,拉稀便,兒童發(fā)熱較多,易造成脫水虛脫,重癥患者可能出現休克或出現小腿和腹部肌肉有痛性痙攣。、腸道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吃進病菌以后,一般1~2天(最短幾小時)就發(fā)病。主要癥狀是突然發(fā)生劇烈的腹瀉,隨后嘔吐,少數也有先吐后瀉。大多無腹痛(部份為輕度腹痛)無里急后重感。腹瀉一日數次至數十次甚至不計其數。大便性狀初為稀便,繼為水樣便,當脫水嚴重時則出現典型米湯樣,少數病人出現血水樣便,出血較多者,則出現黑色大便。嘔吐為噴射狀,嘔吐物初為吃進去的食物,繼為水樣無色透明,或是洗米湯樣。一般病人不發(fā)熱,兒童發(fā)熱較多。
兒童矮小癥的定義、癥狀、護理以及預防方法都有哪家,來一起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