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顧名思義,是兩個月牙形的纖維軟骨,位于股骨與脛骨之間,就像大腿和小腿之間的緩沖墊,起到增強膝關節(jié)穩(wěn)定、防止膝關節(jié)損傷,延緩膝關節(jié)老化,吸收和緩沖運動時膝蓋承受的壓力。簡單來說,如果沒有半月板,股骨與脛骨就會直接接觸,硬碰硬造成損傷。
半月板為什么會撕裂
1、當一個人膝關節(jié)屈曲且相應的足固定的同時以旋轉或“扭轉”膝關節(jié)的方式改變方向,通常會出現(xiàn)急性半月板撕裂。這種動作對半月板有壓迫、旋轉和剪切應力,如果過大可導致半月板撕裂。
2、該機制常見于足球(英式足球)、籃球和其他涉及減速和變向的運動。而年齡較大的人群,因年齡的增長,半月板逐漸磨損,變得脆弱,容易撕裂,也可能在輕微創(chuàng)傷或無創(chuàng)傷的情況下發(fā)生半月板退變性撕裂。
1、半月板撕裂后,如果患者感到明顯的膝關節(jié)疼痛、僵硬,同時會出現(xiàn)腫脹。這個時候,我們應當休息、冰敷、加壓包扎并抬高患肢。
2、如果腫脹長期沒有緩解,疼痛不斷加重,并且出現(xiàn)活動受限、彈響等癥狀,說明半月板撕裂嚴重,一定要及時就醫(yī),進行手術。否則,可能會導致膝關節(jié)負重壓力分布的改變,從而引起關節(jié)軟骨的退變,導致骨關節(jié)炎的發(fā)生。
術后還要進行相應的恢復訓練,具體如下:
(1)踝泵練習:要求用力、緩慢、全范圍屈伸踝關節(jié)。
(2)股四頭肌(大腿前側肌群)等長收縮練習。
(3)腘繩肌(大腿后側肌群)等長收縮練習。
(4)術后24小時后可扶拐下地行走,但只限去廁所等必要活動,并根據手術醫(yī)生指導明確患肢是否負重。
3、相反,如果腫脹和疼痛在一段時間內有所減輕,我們應該進行一些積極的康復訓練,增強膝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防止半月板再次受到傷害。
通常情況下對于半月板的1度損傷、半月板的2度損傷以及半月板裂口小于1cm的縱裂損傷或非全層撕裂(小于50%)的無癥狀半月板損傷會選擇保守治療的方法。具體的保守方法是:
1、傷后21天內,膝關節(jié)用支具固定于屈膝到15度的位置。(現(xiàn)在的支具通常都是10度、20度,每隔10度一小格,所以也可以膝關節(jié)調到20度)制動期間要進行股四頭肌的等張收縮訓練。
2、傷后的22天到42天,可以在支具保護下,膝關節(jié)在0到70度的范圍活動。這時可以拄拐行走。
3、傷后43天到84天,可以去掉支具和拐杖,逐漸的負重活動。這期間要加強股四頭肌的抗阻力訓練。
4、傷后3個月到6個月可以進行適當體的育鍛煉。但仍禁止跑跳、扭膝等對半月板易損害的動作。對于3度的半月板損傷通常就需要手術治療了。
癥狀1.膝關節(jié)腫脹:單純的半月板撕裂,可以引起關節(jié)腫脹、積液,一般較輕。如果合并關節(jié)內韌帶損傷和斷裂則腫脹比較明顯。
癥狀2.患側股四頭肌萎縮:半月板撕裂病史較長者,一般伴有股四頭肌(即大腿前側肌肉)萎縮,以內側為主。通過雙側腿對比可以更加明顯的觀察。
癥狀3.膝關節(jié)疼痛:通常出現(xiàn)在一側的關節(jié)間隙。關節(jié)疼痛可因傷后牽涉滑膜引起的炎癥反應,也可因撕裂的半月板牽拉關節(jié)囊引起疼痛 。有些患者也可以無疼痛。
癥狀4.膝關節(jié)絞鎖:半月板損傷后,膝關節(jié)突然不能屈伸,即所謂“卡住”。往往出現(xiàn)在慢性期。當走路時或作某個動作時突然膝不能屈伸,產伴有劇烈疼痛 ,即是絞鎖。這事破裂的半月板突然移位,卡在股骨髁與脛骨平臺之間引起的,有時患者在伸屈或扭轉可自行“解鎖”(往往突然痛響)。該項癥狀的存在是嚴格的手術指征,需關節(jié)鏡手術解鎖治療。
據專家介紹,能不能自愈要看患者撕裂傷口的大小,如果說這個損傷是發(fā)生在所謂的半月板的紅區(qū),也就是邊緣部位,血供比較好的部位,靠近關節(jié)囊的地方,這個部位的損傷,如果說是小于一厘米的垂直撕裂,多數是可以愈合的,而對于另外一些創(chuàng)傷性的損傷,比如說半月板的桶柄樣撕裂,半月板的放射狀撕裂以及半月板的水平撕裂,往往難以自愈,需要進行有效的治療才可以。
半月板撕裂治療方法
一、保守治療:半月板位于膝關節(jié)部位,較為特殊,所以如果損傷不是很嚴重,或者是膝蓋部位無較大水腫、疼痛情況的,可以保守治療,也就是傷情不重的患者不必進行手術,經過日常調理,此類患者的病情將得到有效的控制。
二、手術治療:如果傷情較重,患者患處有明顯疼痛感的情況,要及時進行手術修復,臨床上主要通過膝關節(jié)鏡微創(chuàng)手術來修復受損的半月板,一般來說修復受損半月板主要有三種方式、半月板修補手術、半月板部分切除手術、半月板全切手術,半月板關乎到患者的運動能力,所以做手術的時候一定要慎重。
據了解,半月板撕裂手術以后多久可以走路主要與手術方式有直接關系,詳情如下:
1、對于行半月板全切或次全切手術的病人,一般手術后6個小時就可以下地走路,但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術后1-3個月才能恢復正常的運動;
2、對于半月板部分切除手術的患者,一般術后6小時也可以下地走路,術后第二天可以完全負重走路,但是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術后1-3個月左右可以從事運動。以上兩種情況要根據患者膝關節(jié)腫脹和疼痛情況,決定活動和活動時間。如果關節(jié)還有腫脹建議盡量延后運動時間,如果關節(jié)沒有疼痛可以先嘗試跑步逐漸過渡到劇烈的運動;
3、對于半月板縫合手術的患者,為了保證半月板的愈合,雖然術后6小時也可以下地走路,但不要完全負重,要扶單拐,最好佩戴膝關節(jié)支具。根據患者的年齡和縫合情況,選擇在4-6周之后負重走路,支具佩戴最好要戴6周,3個月以后可以從事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