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對食物酸堿性的認(rèn)識十分模糊,認(rèn)為味道酸的食物就是酸性食物,味道澀的就是堿性食物;也有人用石蕊試紙檢測食物汁液,根據(jù)試紙呈紅色或呈藍(lán)色來判斷酸堿性。其實恰恰相反,很多味道酸的食物,如檸檬、柑橘、楊桃、食醋等,進(jìn)入人體后,食物中的有機(jī)酸分解為二氧化碳、水和大部分陽離子,代謝產(chǎn)物大多數(shù)為堿性物質(zhì),因此屬于堿性食物。
傳統(tǒng)的堿水粽不加餡料,在糯米中拌入一點堿水,用冬葉直接包出來就是堿水粽。堿水粽最大特點就是米粒不粘不散,肉色金黃透明,脆口不膩,吃時蘸上蜜糖或白砂糖,口感清爽彈牙,還有一股淡淡的堿水香味。高州堿水粽全為民間做法,為粵西風(fēng)味,非常純正。據(jù)介紹,加入堿水的粽子,存放時間相對長久。而且食用少量枧,可平衡人體酸堿度。加上堿水粽口味爽滑,不油不膩。堿水粽中的天然堿,主要的成分是碳酸鈉和碳酸鉀。 適當(dāng)?shù)膲A可以使粉狀在受熱分解時,吸收水份,達(dá)到良好的黏彈性。堿水還有防腐作用、中和酸性等功能。
哺乳期可以吃粽子嗎
哺乳期是可以吃粽子的,但是粽子是一種高熱量的食物,并且不易被消化,因此哺乳期吃粽子要注意適量,除此以外還好注意飲食均衡。
粽子是端午節(jié)漢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食品,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每年五月的端午節(jié),很多人家都會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粽子的其花色品種繁多。從餡料看,有棗子、豆沙、鮮肉、八寶、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
哺乳期吃粽子沒什么影響,但是粽子不好消化,不宜吃太多哦,適量就好,而且因為粽子是上火的食品,媽媽吃多了會上火,然后寶寶吃媽媽的奶也會跟著上火的。另外寶媽如果腸胃不好的話,就要少吃粽子了,畢竟比較難消化。吃了粽子建議多起來走動一下哦。
哺乳期吃粽子會回奶嗎
一般情況下,哺乳期吃粽子是不會導(dǎo)致回奶的,但在食用的時候還是要注意適量。
用料:糯米、堿水、生油。
做法:先將糯米淘洗干凈,瀝去水,放一容器內(nèi),倒上堿水一兩拌勻(一斤塊堿,用一斤水化成堿水),待堿水被米粒吸收后,再倒入生油拌勻(必須先放堿水,后放生油。否則,堿水就不易被米粒吸收,米粽吃口就不糯)。竹箬用清水洗凈浸泡在清水里。
取竹箬兩張,折攏成尖角斗形,放入糯米二兩,再撈取兩張竹箬插入尖角斗形粽的左右兩邊。先將兩邊的竹箬向里折攏,再將前后的竹箬向里折攏,裹包成四角相等,中間稍有隆起的長形五角米粽,用線繩從左到右扎牢。
裹包時要松些,扎得也不要太緊。裹好后,米粽搖起來,里面米粒會動為標(biāo)準(zhǔn)。包扎得太緊,煮時米粒漲不透,會夾生而不軟糯。取一凈鍋倒入清水,先用旺火燒開,將米粽放入鍋內(nèi)(水要浸沒米粽為好),在旺火上煮三個小時,再改用小火燜煮三四個小時即可。
孕婦可以適當(dāng)吃一點堿水粽,但是不宜多吃。因為堿水粽做好之后并不是馬上就食用,放置一段時間后可能會感染細(xì)菌,有可能引起孕婦拉肚子,所以在吃的時候一定要加熱后食用。還有糯米的質(zhì)地非常黏膩,攝入體內(nèi)之后可能會刺激胃黏膜,容易引發(fā)胃脹、胃痛等現(xiàn)象,而且灰水粽中的堿離子含量比較高,會降低胃腸道內(nèi)的酸度,從而降低腸道蠕動的速度,不利于新陳代謝的正常進(jìn)行。而卻粽子含糖量也是非常高的,如果是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婦也不適宜吃的,有可能會造成巨大兒而影響生產(chǎn)。
此外還要注意孕婦不要在晚上睡覺前吃粽子,因為粽子粘度高,不容易消化,缺乏纖維,含有太多的脂肪、鹽、糖,如睡前吃粽子,那么糯米就會長時間的停在胃里,刺激胃酸的分泌,可能會導(dǎo)致慢性胃炎,所以專家建議,睡前兩個小時最好不要吃粽子。
夏季飲食很重要,掌握技巧才能達(dá)到養(yǎng)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