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果狂犬病傷口比較小,也比較淺,比如:生活中常常出現的抓痕,出現淺淺的白線,局部蹭了點皮等等,這樣的傷口一般沒有什么特異性的癥狀,也不會出現局部的疼痛、瘙癢、水腫、發(fā)麻等癥狀。
(二)如果咬傷程度比較嚴重,抓咬傷范圍廣,而且深度也比較深,可以看到局部的紅、腫、咬傷痕跡、甚至可以看到局部的破損的軟組織,這樣的傷口可以出現局部的疼痛,發(fā)癢,發(fā)麻等等。這樣的傷口在愈合后期,可以出現延著神經支配區(qū)域的痛、癢、麻等異常癥狀。
狂犬病這種疾病雖然多數為貓、狗咬傷或抓傷后所導致,但在個人身體上存在傷口的過程中,如果被攜帶狂犬病毒的貓狗或病中的貓狗有效舔了一下的行為,也確實會有一定幾率可引起狂犬病。畢竟傷口存在破皮時,小狗本身存在狂犬病毒的情況下,難免會導致唾液上也含有病毒,而這種舔傷口的行為會直接讓病毒滲入體內之后,最終是會對人體造成傳染并損害之后而引起發(fā)病。
只是在小狗舔傷口這個過程中,基于傷口的創(chuàng)傷程度、小狗是否攜帶狂犬病毒等細節(jié)上存在不同,所以在舔傷口時的做法和行為會影響到得狂犬病的幾率。因此,在傷口形成這個過程中,盡可能不要讓小狗胡亂舔,應該要及時針對傷口有效做好相關的護理,使傷口能夠快速愈合之后,自然就能起到預防性的效果,后期就不用擔心某些不小心接觸的行為上,會容易使狂犬病毒有效入侵之后而引起狂犬病。
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確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動物咬傷、抓傷、舔舐粘膜或者破損皮膚處,或者開放性傷口、粘膜接觸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動物唾液或者組織。
狂犬病暴露分級
按照接觸方式和暴露程度將狂犬病暴露分為三級
1.接觸或者喂養(yǎng)動物,或者完好的皮膚被舔為I級。
2.裸露的皮膚被輕咬,或者無出血的輕微抓傷、擦傷為Ⅱ級。
3.單處或者多處貫穿性皮膚咬傷或者抓傷,或者破損皮膚被舔,或者開放性傷口、粘膜被污染為Ⅲ級。
一直來,治療本病以預防為主,即打狂犬疫苗和免疫血清。一旦發(fā)作,尚無特效療法,且死亡率近100%。據醫(yī)學記載,世界上只有5名患者在出現了狂犬病癥狀后幸存下來,但他們在出現癥狀前都注射過狂犬疫苗。但中醫(yī)對本病的治療方法有獨特的一面,有撥罐療法:撥出污黑血水。外治法:使傷口處有黃水流出,待流凈即愈。中藥內服法:治則以瀉毒逐瘀;解毒發(fā)表,熄風鎮(zhèn)痙;祛風定驚等防治方法應用于臨床,且有確切的療效。根據本癥的臨床癥狀及發(fā)病機理。小編認為,以中藥內服法為主,治則以“活血化瘀,扶正敗毒”一法治之,因本病是由一種嗜神經性病毒侵襲所引起,對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造成大范圍的中毒,所有病例的腦組織都受到損傷,因其毒上攻所致導致靜脈淤血而粘膜發(fā)紺,皮下組織及粘膜干燥,血液暗紅色并凝固不良??梢娫摬《镜闹旅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