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亞鐵硫桿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菌,具有化能自養(yǎng)、好氣、嗜酸、適于中溫環(huán)境等特性,廣泛存在于酸性礦山水及含鐵或硫的酸性環(huán)境中。
氧化亞鐵硫桿菌是一種重要的浸礦微生物· 它與礦物的界面作用機理是復雜的,涉及物理化學的和生物化學的參數(shù),一般運用電鏡細胞化學方法對氧化亞鐵硫桿菌的胞外多聚物(EPS)的脂類、多糖、蛋白質(zhì)等生物大分子以及鐵離子進行了研究,并探討了EPS與吸附、生物膜形成的關系以及生物膜在浸礦過程中的作用。
氧化亞鐵硫桿菌培養(yǎng)基步驟:
(一)準確稱量試劑:根據(jù)不同的菌類和用途,選擇適宜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基所需試劑必須純凈。
(二)校正pH值:將稱量好的培養(yǎng)基各種成分放入容器內(nèi),標記劃線,加熱溶解,補充水分,測定酸堿度,常用pH6.8~8.0的精密試紙或酸度計測定。用1N NaOH和1N HCl調(diào)節(jié)pH值到適宜范圍內(nèi)。
氫氧化亞鐵是白色沉淀,但它是強電解質(zhì),可以電解出亞鐵離子。而電解出來的亞鐵離子就會產(chǎn)生灰綠色。如果濃度很低的話,就可能看不到這灰綠色。為什么這么說呢?
氧化亞鐵屬于六方晶系,晶格常數(shù)a0=0.3258nm,c0=0.4605nm。在空氣中易被氧化變?yōu)榧t棕色。在稀酸中迅速溶解生成亞鐵鹽。在堿性溶液中是強還原劑。氫氧化亞鐵細粉噴射于空氣中,則立即燃燒發(fā)出火花。相對密度3.4。受熱時分解。不溶于堿溶液,難溶于水,溶于氯化銨。
因為溶液中溶解有氧氣且反應體系(開放性的體系)與外界存在著物質(zhì)交換與能量交換,不斷有空氣中的氧氣溶解到溶液中,新生成的氫氧化亞鐵很快就被氧化成氫氧化鐵,所以在實驗過程中很難觀察到有白色的氫氧化亞鐵沉淀生成,只能看到氫氧化亞鐵轉(zhuǎn)化為氫氧化鐵的中間產(chǎn)物:一些灰綠色的絮狀沉淀。(灰綠色實際上為氫氧化亞鐵吸附了溶液中的亞鐵離子所致)然后轉(zhuǎn)化為紅色的氫氧化鐵沉淀。
氧化亞鐵常見分子式是FeO,分子量為71.84,常見熔點為mp 1360°C,常見密度為d 0.0057 g/cm3,這是一種由Fe 77.74%, O 22.27%構成的化合物。
化學特性
1.其外觀呈黑色粉末。
2.氧化亞鐵經(jīng)常容易與鐵銹混淆,但鐵銹的主要成分為水合氧化鐵。氧化亞鐵屬于非整比化合物,其中鐵和氧元素的比例會發(fā)生變化,范圍從Fe0.84O到Fe0.95O。
3.低于200K時,氧化亞鐵的晶體結構會發(fā)生微小變化,變?yōu)榱夥?,并且具有反鐵磁性。
4.不穩(wěn)定,在空氣中加熱時迅速被氧化成四氧化三鐵,溶于鹽酸、稀硫酸生成亞鐵鹽。
5.不溶于水,不與水反應。
產(chǎn)品用途
1.可以被用作色素,在化妝品和刺青墨水中都有應用.氧化亞鐵也應用于瓷器制作中使釉呈綠色。但是這個物質(zhì)不穩(wěn)定,很容易被氧化成四氧化三鐵。
化學性質(zhì)
還原性:隔絕空氣加熱會歧化為鐵單質(zhì)和四氧化三鐵,在空氣中加熱會被氧化為氧化鐵或四氧化三鐵。
氧化性:(高溫下)被CO、H2、Al、C、Si等還原。
鐵的其它氧化物:氧化亞鐵(FeO)、氧化鐵(Fe2O3)、四氧化三鐵(Fe3O4).
結構:氧化亞鐵屬于立方晶系(類似于氯化鈉晶體結構),每個鐵原子周圍連接著6個氧原子形成八面體型配位,每個氧原子周圍也以同樣的情況連接著6個鐵原子。出現(xiàn)非整比化合物的原因在于,由于二價鐵很容易被氧化為三價鐵,導致FeO中少量二價鐵被替換為三價鐵,占據(jù)晶格中的四面體空隙。
在低于200K時,氧化亞鐵的晶體結構會發(fā)生微小變化,變?yōu)榱夥剑⑶揖哂蟹磋F磁性。
FeO中,鐵顯+2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