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停藥,如果怕延誤治療要去咨詢藥師或醫(yī)師換一種藥物,如果不是很要緊的話先不要服藥,這個時候很容易再次過敏.
2.對癥治療,皮膚癢,起水泡,擦些抗敏的藥膏,尤卓爾之類的;胃腸不適吃些蒙脫石散或胃腸安之類;嚴重的反應去醫(yī)院治療
3.還可以口服脫敏藥,撲爾敏,西替利嗪等,還是那話嚴重時就醫(yī),藥物過敏多種多樣,輕重不一,要謹慎處理。
服用紅棗。紅棗中含有大量抗過敏物質——環(huán)磷酸腺苷,可阻止過敏反應的發(fā)生。凡有過敏癥狀的患者,可以經(jīng)常服用紅棗。
喝蜂蜜。常喝蜂蜜有助遠離傷風、瘙癢、咳嗽等季節(jié)性過敏癥狀。蜂蜜能夠預防過敏的原因在于其中含有微量的蜂毒。蜂毒是蜜蜂體內的一種液體,在臨床上被用于支氣管哮喘等過敏性疾病的治療。此外,蜂蜜里還含有一定的花粉粒,常喝會對花粉過敏產(chǎn)生一定的抵抗能力。
1、一定潛伏期,一般為4~20日,平均7~8日,如已被致敏,再次用同樣藥物,常在24小時,平均7~8小時內即可發(fā)病。最短者僅數(shù)分鐘,遲者亦不超過72小時;
2、多數(shù)起病突然,或可先有畏寒、不適、發(fā)熱等前驅癥狀;
3、皮疹發(fā)生發(fā)展,除固定紅斑外,照例呈泛發(fā)性和對稱性分布;
4、常伴輕重不一的全身性反應,輕者可不明顯,重者可頭痛、寒戰(zhàn)、高熱等;
5、病程有一定自限性,輕者在一周左右,重者亦不超過一月;
6、除在大皰性表皮壞死松解型藥疹預后較差外,余均較好。以下分別介紹幾種有代表性的亞型。
藥物過敏的緊急處理措施:合理用藥,用藥前了解病人有無過敏史及對藥物過敏情況,避免再次接觸致敏藥,尤其要注意對容易引起過敏的某些藥物如青霉素、普魯卡因等做過敏試 驗,都可防止藥物過敏反應的發(fā)生。一旦出現(xiàn)過敏反應,應立即停藥,并馬上選用非那根、撲爾敏等抗過敏藥物。
1、藥物過敏很嚴重,這種情況下一定要注意告訴醫(yī)生有哪些過敏情況的,平時的話也是積極增強個人體質狀況的。因為有一些藥物過敏,比較嚴重的話,會影響到生命健康的,平時要注意積極改善一下飲食狀況,多進行運動。可以減少過敏狀況的。
2、藥物過敏一般應具有較典型的過敏性癥狀或體征。屬于Ⅰ型過敏者往往有皮疹、皮癢、噴嚏、流涕、哮喘發(fā)作,甚至全身水腫,血壓下降、休克等。屬于Ⅱ型者常有貧血、出血、紫癜等。屬于Ⅲ型者有發(fā)熱、淋巴結腫大、關節(jié)腫痛、腎臟損害等。屬于Ⅳ者常有濕疹、固定的皰疹,周界清楚的皮膚色素沉著等。
一般情況下藥物在體內,經(jīng)過兩三天代謝就能排出。也就是說過敏原在體內存在兩三天就能排除干凈的。也就是說兩天以后,過敏就應該能夠逐漸緩解。但是由于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出現(xiàn)過敏以后,反應的輕重也不一樣,恢復期的長短也不一樣,大部分人通過系統(tǒng)治療,基本上很快就能恢復正常。但是也有個別體質比較差的可能,恢復期比較慢。
藥物既有治療作用,又有毒副作用,最常見的是過敏反應??刹扇∫韵罗k法防止藥物過敏。
(1)嚴格控制使用易過敏藥。臨床上易過敏的藥物較多,如青霉素鈉、鏈霉素、林可霉素(輸液)、慶大霉素(輸液)、維丁膠性鈣、柴胡針、紅花針、穿琥寧針、維生素K等,應嚴格控制使用。
(2)用藥前準備好搶救藥品。即使是從未發(fā)生過過敏反應的藥物,并不等于不發(fā)生過敏反應。有過敏體質的人,對任何藥物都有過敏的可能。在用藥前一定要準備好搶救藥,如腎上腺素、尼可剎米、地塞米松、安鈉咖、氧氣等,待發(fā)生過敏反應后再準備搶救藥品就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