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意義上的,真正的老年電動代步車產品應該是從原先的歸屬于醫(yī)療器械類的電動輪椅車演變而來,產品的設計更適合老年人、殘疾人的駕駛習慣。而且適用人群從原先電動輪椅車的殘疾人群擴展到了廣大腿腳不便的老年人。產品的設計生產均參照國家電動自行車的國家標準及電動輪椅車的國家標準,在某些參數指標方面甚至更嚴格于以上的2個國家標準,車速設計在10公里/小時之內,剎車制動距離在0.5米之內,從各個方面均優(yōu)于原先的電動輪椅車,是電動輪椅車的演化升級車型,能夠符合廣大老年朋友的出行代步的需求,同時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障。
老年代步車底盤結構
但現(xiàn)在出產的老年代步車底盤上安裝一個轉向輪和兩個后輪,所述的轉向輪通過安裝架與底盤活動連接,轉向輪中間部位設置沿轉向輪表面一周的凹槽,底盤上安裝制動桿,制動桿一端延伸到底盤上方與制動踏板連接,制動桿另一端設置摩擦塊,設置摩擦塊的制動桿一端設置為延伸到靠近凹槽位置的結構。
目前我國市場上銷售的老年代步車主要是指非法組裝的電動(燃油)三輪、四輪車,內部剎車、油門、擋位等一應俱全,是銷售商或廠家為滿足消費者需要而自行延伸出來的產品,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老年代步車。
老年代步車底盤離地間隙大多在16厘米至20厘米,起步猛、底盤輕,容易發(fā)生傾斜。老年代步車剎車構件多采用抱剎設計,零件容易損壞,故障率高,且需要用很大的力氣將剎車踩到底才能剎住。
希望老年消費者提高安全意識,自覺遵守交通法規(guī),選擇合法交通工具出行,做到不購買、不駕駛、不改裝、不乘坐老年代步車。
交警部門介紹,根據現(xiàn)行的機動車國標,從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的定義上來看,時速不超過20公里每小時,最大重量不超過40公斤屬于非機動車,而超過這一標準的定義為機動車,老年代步車的時速一般最高達到了50公里每小時,重量也超過了40公斤,屬于機動車。
老年代步車底盤較矮,重心偏高,在機動途中如果遇到急轉彎的時候很容易側翻,同時這些老年代步車由于車輪較小,與路面的接觸面積小,遇到一些障礙的時候也很容易發(fā)生意外。
另外,內部線路粗糙凌亂有自燃的可能。加之老年人反應慢,沒有經過道路交通法規(guī)培訓,甚至有些車輛配件在無資質的小廠加工組裝,零器件質量不過關,尤其是剎車構件的單簿在高速行駛的慣性的作用下,極易成為馬路上的"殺手”。
現(xiàn)在市場上的“老年代步車”基本上都是非定型產品,車輛大小與微型轎車相近,基本都是電動動力,無國家安全標準,存在沒有安全帶、安全氣囊等設施,起步猛、底盤輕,并且離地面很低,容易發(fā)生傾斜的事故隱患。
而如果對于普通的機動車,我們是可以安裝底盤護甲來防止底盤刮蹭。然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guī)定,機動車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后,方可上路行駛。而只有在《國家機動車產品公告》登記范圍之內的機動車,車管所才能給予上牌,并且允許上路。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里面只有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兩種概念,行駛速度低于20公里/小時,整備裝備不超過40公斤的是非機動車,超過這個標準都要按照機動車來進行管理,像這種老年代步車由于它沒有取得國家的生產資格和合格證,無法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上牌照,取得合法手續(xù),所以是不允許上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