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如何保護骨骼?運動不僅可以促進鈣吸收,增加骨皮質(zhì)血流量,促進骨的形成,還能增加肌肉力量,增強關節(jié)靈活性,預防跌倒和骨折,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人們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骨骼疾病,特別是老人。骨骼需要特別的保護,否則會給日常生活帶來影響。日常進行老人運動健身的好處很多,可以起到保護骨骼的作用,哪些運動適合老人健身,哪些運動可以起到保護骨骼的作用呢?佰佰安全網(wǎng)和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吧。
1.伸直腰背。
專業(yè)的說法是進行靜力性體位訓練,比如坐位或站立時,要伸直腰背,收縮腹部、臀部,或靠椅背坐直。躺著時應盡量仰面平躺,枕頭別太高,讓背部伸直,床板不能太軟。
2.每天走5000~10000步。
這相當于走2~3公里,能有效維持脊柱和四肢的骨鹽含量。
3.練握力30分鐘。
每天堅持做握力練習,對于防治橈骨遠端、肱骨近端的骨質(zhì)疏松很有效。這兩處也是骨折相對高發(fā)的部位,這個鍛煉方法尤其適合老年人。
4.慢跑2000~5000米。
研究發(fā)現(xiàn),爆發(fā)力和耐力運動更能維持和增加骨量,在耐力運動中適當穿插爆發(fā)力運動,還可以預防疲勞性骨折。建議老年人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進行每天2000~5000米慢跑的耐力運動,年輕人則推薦每天50~100米短跑的爆發(fā)力運動。
5.每天兩三次俯臥撐。
對中青年人來說,每天做2~3次,每次20~50個俯臥撐,對股骨(俗稱大腿骨)近端、肱骨近端、橈骨遠端的骨質(zhì)疏松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老年人則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做做斜立撐,比如對著墻壁做立式俯臥撐等。
6.伸展運動。
上肢側(cè)平舉保持不變,能防治肱骨、橈骨骨質(zhì)疏松;將腿向后伸直保持不變,能防治股骨近端骨質(zhì)疏松。不妨每天做1~2次,每周3次。
需要提醒的是,每個人骨質(zhì)疏松的好發(fā)部位不同,訓練前最好接受康復師的檢查評測,并據(jù)此制訂出適合自己的訓練計劃。運動療法僅是防治骨質(zhì)疏松的方法之一,如果已確診為骨質(zhì)疏松癥,應遵從醫(yī)囑,配合其他療法。
以上方法可以很好的起到保護骨骼的作用,在進行運動的時候家人要注意老人健身安全,多學習老人健身安全小知識,保護老人健康。
責任編輯:慕丹萍
2021.06.10 19:58:56
2021.03.25 12:22:21
2021.03.25 12:18:38
2021.02.03 17:05:45
2021.02.01 10:52:19
2021.02.01 10:17:57
07/17汽油起火后該如何正確滅火?
07/17如何安全避孕?
08/31學生偷盜應如何處理?哪種教育比較妥當?
02/06噪音分貝標準如何劃分?
04/01使用公園健身器材的正確方法
07/13老人走失后如何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