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因為臟器功能下降,體液要年輕時少15%左右。如果不經常喝水,容易誘發(fā)多種疾病。所以,老年人要經常主動飲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那么,老人秋季應如何正確喝水呢?
老年人由于身體素質原因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而秋季天氣干燥更會加重疾病的發(fā)生。而每天適當的補水就避免該類疾病的發(fā)生。那么,老人秋季應如何正確喝水呢?小編今天就來介紹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晨起再喝兩杯水
起床后,如空腹時先飲下兩杯水,既可有效補充生理性失水造成的水分不足,又可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加快血液循環(huán),促進代謝廢物快速排出,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以及泌尿系統結石、尿路感染等病癥均有重要作用。
不渴也要喝水
秋燥耗傷陰津,導致皮膚干燥和體液大量丟失。老年人由于臟器功能減退,體液比中青年人要少15%左右,因此老年人的熱平衡與抗熱能力較差。如不經常、及時補充水分,很容易出現生理性缺水及血液濃度增大,影響血液正常循環(huán),容易誘發(fā)高血壓、腦血栓、心肌梗塞等嚴重病癥。因此,老年人應經常主動飲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
猛喝暴飲不可取
一些老年人在體育鍛煉、家務勞動后,喜歡猛喝暴飲,這種“急灌式”的飲水方法會突然加重心臟負擔,使血液濃度驟然下降,導致心跳過快,產生心慌、頭暈,心臟病患者更易導致危險,還會突然沖淡胃液、損傷胃黏膜,影響食欲及胃消化功能。同時,補水速度過快,水分一時難以被機體組織正常吸收,既不能有效地解渴,還會引起大量出汗,導致心律、血壓失常。
睡前喝杯白開水
腦血栓的發(fā)病時間多在清晨至上午期間,說明血粘度增高同腦血栓的發(fā)生有一定關系。人的血液粘度在一天之中不停地變化著,并有一定的規(guī)律:在早晨4點至8點血粘度最高,逐漸降低,至凌晨達到最低點,再逐漸回升,至早晨再次達到峰值。所以,老年人入睡前,特別是,喝下約200毫升水,這樣第二天早晨人體的血粘度不僅不上升,反而有所下降。醫(yī)學界也普遍認為,晚上飲水的確可以降低血粘度,維持血流通暢,防止血栓形成。
以上就是佰佰安全網小編為大家介紹的老人秋季應如何正確喝水的知識,希望家有老人的朋友們,在知道老人如何正確喝水的基礎上,一定要依據佰佰安全網老人飲食安全知識庫的指引進行健康喝水,讓他們的身體更健康。如果不還想了解更多老人安全知識,那就來關注小編的后續(xù)文章吧。
責任編輯:王小麗
2022.04.02 14:26:47
2022.02.26 21:52:57
2021.06.11 13:28:35
2021.06.11 12:45:57
2021.06.03 12:31:17
2021.05.25 11:53:57
02/28木鱉果原來價值這么多,平時都忽略了
07/13老人走失后如何尋找
03/24過度開墾的后果有多嚴重?
07/16患病老人有哪些特點和護理需求?
11/30照顧癱瘓老人需要什么物品,平時有哪些注意事項一起跟小編了解吧
02/28玻璃杯這么多,你真的對它很了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