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可能都會有這樣的疑問,既然乳腺癌的發(fā)病率在逐漸升高,那么哪些人屬于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呢?換句話說就是哪些婦女比普通人更容易患乳腺癌呢?
乳腺疾病是現(xiàn)在一個嚴重困擾女性的多發(fā)病,我們常能在新聞報道中看到某某女明星死于乳腺癌。乳腺疾病的危害很大,會對女性的一生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那么,哪些女性更容易患乳腺癌?如何治療與預防乳腺癌呢?下面佰佰安全網就來講解這方面的女性疾病安全小知識。
女性乳腺是由皮膚、纖維組織、乳腺腺體和脂肪組成的,乳腺癌是發(fā)生在乳腺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乳腺癌中99%發(fā)生在女性,男性僅占1%。
乳腺并不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器官,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由于乳腺癌細胞喪失了正常細胞的特性,細胞之間連接松散,容易脫落。癌細胞一旦脫落,游離的癌細胞可以隨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轉移,危及生命。目前乳腺癌已成為威脅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見腫瘤。
乳腺癌的發(fā)生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以下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患病風險更高:
有乳腺癌家族史。
流行病學調查發(fā)現(xiàn),有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特別是在母親或姐妹中,如有患乳腺癌的,那么這個家族就屬于高危人群,患病風險比普通人群增加2~3倍。
初潮早,停經晚。
初次月經在12歲以前,停經在55歲以后的人群屬于高危人群,他們患乳腺癌的風險比普通人群高1~2倍,因為乳腺受雌激素作用的時間過長,容易引發(fā)乳腺癌。
單身、晚育、未哺乳。
未生育或35歲以后才生育的女性,乳腺癌的發(fā)病率比30歲前生育的女性要高。目前,醫(yī)學界確定的發(fā)生乳腺癌最明確的危險因素之一就是未生育婦女,這是因為她們缺乏孕激素的保護,更易受到過量的雌激素的刺激。此外,哺乳可以降低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英國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女性哺乳時間越長,日后發(fā)生乳腺癌的危險越小。
高脂肪飲食,肥胖。
攝入過多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會引起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風險。研究顯示,肥胖人群患乳腺癌的風險比正常體重人群高1~1.5倍,乳腺癌擴散的風險高兩倍。更年期后的女性如果超重或肥胖,患乳腺癌的幾率則會增加30%。
防癌意識差,乳腺癌普查不規(guī)范、不普及,使得我國女性乳腺癌的早期診斷率不足30%,而美國80%以上的乳腺癌確診時為早期。這個顯著差距透露出國人對乳腺癌自查自檢意識的普遍缺乏。中國人口協(xié)會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只有5%的女性每年做一次乳腺檢查,31%的女性不知如何自檢。
20歲以上的女性,每月做一次乳房自我檢查有助于早期發(fā)現(xiàn)腫塊。月經來潮后第9~11天是乳腺檢查的最佳時間,此時雌激素對乳腺的影響較小,乳腺處于相對靜止狀態(tài),容易發(fā)現(xiàn)病變。
如何進行乳房自檢?
可以在家中的大鏡子前進行乳房自檢(如下圖所示)。首先視診,觀察乳房外觀,注意看看雙側乳房是否對稱,輪廓有無異常,皮膚是否有凹陷、顏色是否異常、有無橘皮樣等改變。然后觸診,站立,手指并攏平摸,上臂伸過頭部查乳腺內半部,上臂垂下查乳腺外半部,從乳房上方順時針逐漸移動檢查,按外上、外下、內下、內上、腋下順序,仔細全面地檢查是否有腫塊,并壓迫乳暈,看是否有液體排出,觸摸腋窩和鎖骨上窩有無腫大的淋巴結。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用指尖壓或擠捏,如果發(fā)現(xiàn)腫塊或其他異常要及時到醫(yī)院做檢查。
1、化療:關于癌癥疾病的醫(yī)治,我們都知道有化療這一醫(yī)治辦法,乳腺癌病人也是如此?;熓沁\用抗癌藥物來損壞癌細胞的發(fā)作和分裂以達到殺死癌細胞的意圖,病人承受手術或放射醫(yī)治后,醫(yī)師也許運用此療法作為輔佐醫(yī)治,以減低癌癥復發(fā)的時機。
2、 放療:丟乳腺癌的醫(yī)治還可選用放療醫(yī)治,這種辦法是運用高能量射線來消除癌細胞,在醫(yī)治癌癥的一起,希望能減低正常細胞的傷害,全部放射階段通常需5-6周時刻??墒欠暖熞矔遣∪说募∧w變厚及膚色加深、厭惡、吐逆及疲倦。少部分病人也許并發(fā) 肺炎 ,應積極醫(yī)治。肌膚改動大多可于醫(yī)治完成數(shù)月后至一年間好轉,疲倦則仍會持續(xù)數(shù)月之久。
3、手術醫(yī)治:放化療醫(yī)治可運用各個期間的病人,可是關于前期乳腺癌病人來說,這兩種辦法都不是最佳的辦法,通常都是選用手術療法進行醫(yī)治,這是最常用的一種醫(yī)治辦法,并且還能夠獲得較好的作用。胸部切除手術的規(guī)模,取決于 腫瘤 的大小、性質和分散的程度。
1、為了能夠是乳腺癌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乳腺癌患者在平時就應該要注意日常的飲食,首先,乳腺癌患者每天要正常吃主食,就算胃口不好也應該適當吃一些。主食多吃些有小麥(面粉)、玉米、大豆成分的食物,以及牛奶制品和一些雜糧。女性乳腺癌患者要記住勿食過量甜食,因長期進食高糖類,會令血液中的胰島素含量增高,而胰島素正有助乳腺癌細胞的生長。
2、進食適量糖類,補充熱量。大劑量放射治療的乳腺癌患者,可使其體內的糖代謝遭到破壞,糖原急劇下降,血液中乳酸增多,不能再利用;而且胰島素功能不足加重。所以乳腺癌患者補充葡萄糖的效果較好,另外乳腺癌患者宜多吃蜂蜜、米、面、馬鈴薯等含糖豐富的食物以補充熱量,乳腺癌晚期,除上述食品外,還可用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如鯽魚、蠶蛹、合什蟆油,及新鮮蔬菜和新鮮水果。
3、乳腺癌宜食海帶、海藻、紫菜、牡蠣、蘆筍、鮮獼猴桃等具有化痰軟堅散結功能的食物,在烹調時多用蒸,煮,燉,盡量少吃油炸,油煎食物。具體來說,乳腺癌患者的飲食調配,必須依賴食物中的各種營養(yǎng)元素。癌癥患者最主要的問題是營養(yǎng)障礙,改善患者的營養(yǎng)是抗癌治療中最重要的措施。合理調配癌癥患者的飲食,可提高機體抵抗力,對患者的治療和康復十分有利。
4、乳腺癌患者應適當減少脂肪的攝入量,如少食肥肉、乳酪、奶油等,忌食辛辣之品,如辣椒、胡椒、大蒜、蒜苔、大蔥、洋蔥、芥末、韭菜,及老南瓜、醇酒厚味等,以免助火生痰。
5、乳腺癌患者還要注意飲食宜清淡,多食蔬菜;忌辛燥刺激之品,如姜、蒜、韭菜、花椒、辣椒等;忌煙酒,供給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質食物,如牛奶、雞蛋、魚類、豆制品等,可提高機體抗癌能力。其中牛奶和雞蛋可改善放療后蛋白質的紊亂。
6、乳腺癌患者要多吃天然,野生食物,少吃人工復制和精加工的食品,合理進補能提高免疫力。某些滋補品如人參,白木耳,紅棗等有直接或間接抑癌與強身的功效;放療時,飲食宜食用甘涼滋潤之品,如杏仁霜、枇杷、梨、烏梅、香蕉、蓮藕、荸薺、胡蘿卜、海蜇等。
一、控脂減肥:研究發(fā)現(xiàn),癌細胞最初處于“起始”狀態(tài),只有當其受到“刺激”之后,才能迅速增殖而發(fā)病。高脂肪飲食是乳腺癌的促發(fā)“刺激”劑,長期大量攝取脂肪,可使機體產生大量類雌激素及前列腺素樣物質,這類物質過量可刺激癌腫的增長。大量攝取脂肪,還可使機體發(fā)胖和免疫機能降低,就使癌癥有了可乘之機。因此,控制脂肪的攝取,減輕肥胖,提高機體免疫機制和抗病能力,就能有效地預防和減少乳癌的發(fā)生。
二、避免飲酒:飲酒對于女性來說,其危害要比男性大得多,飲酒婦女患乳癌的危險性較很少飲酒者高,每日飲酒1杯或l杯以上者,乳癌危險性比很少飲酒者增高45%以上,這種危險性在絕經前婦女中最為顯著。目前認為,酒精可刺激腦垂體前葉催乳素的分泌,而催乳素又與乳癌發(fā)生有關。因此,女性尤其是絕經前后的女性,應戒酒和少飲酒。
三、少喝咖啡:咖啡、可可、巧克力,這類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黃嘌呤,黃嘌呤可促使良性乳腺增生,而良性乳腺增生又與乳癌發(fā)生有關。女性特別是絕經前婦女,如果過多地攝取這類食物,隨著黃嘌呤的大量攝入,乳癌發(fā)生的危險性就會大大地增加。因此,女性尤其是中年以上的女性,應少飲咖啡,少吃巧克力。
四、多吃果菜:研究發(fā)現(xiàn),粗糧、蔬菜、水果中,除含有大量具有防癌抗癌的植物纖維素、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外,還含有多種能阻止和減慢癌癥發(fā)展各個階段的生物活性物質,其中以大豆類、玉米、食用菌類、海藻類、大蒜、西紅柿、橘類和漿果類水果等作用最為顯著。因此,在日常膳食中適當?shù)囟喑孕┻@類食物,不僅有益于健康,還有助于乳癌的預防。
以上文章中所說的女性,并非一定會患乳腺癌,只是說她們患乳腺癌的風險比普通人更高。所以,雖然乳腺癌是可以治愈的,但在平時中,我們也應該做好預防工作,少生氣、少動怒、少用雌激素含量高的化妝品,不抽煙、不喝酒、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遠離乳腺癌。
責任編輯: 陳淼琪
科學知識改變你我生活普及安全暢享平安幸福
佰佰安全網原創(chuàng)出品公眾號: bban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