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近兩天的白天溫度接近40度,高溫下人們在室外容易中暑,為此氣象臺特別發(fā)布了高溫橙色預警。那高溫下,有哪些飲食安全常識能幫我們防暑降溫呢?佰佰安全下面給大家支幾招。
夏季高溫天天有,室外像蒸籠一樣,而且紫外線強,日照時間長,但人們因為工作等原因也不可能不出門。吃冷飲等冰涼食物貌似是一個解決辦法,但是絕對不健康。因此,大家有必要學習一些夏季飲食安全常識,以正確防暑降溫。
夏季高溫飲食須知一、 寒涼食物別吃太多
夏季氣溫高,除了冰凍冷飲食品,很多市民喜歡食用綠豆湯、西瓜、苦瓜等寒涼食品降暑,但食用這些偏寒性食品需要控制量,過多飲用小心身體受不了。綠豆湯不可當水喝,這個飲食安全常識大家一定要記得。綠豆湯每天飲用不可超過500毫升,喝多了會傷脾胃,導致腹瀉,同時綠豆也不易消化。西瓜是偏寒性食物,在冰箱里拿出后不宜直接吃,以防溫差太大身體接受不了,還會引起腹瀉,特別是對老人和孩子。西瓜最好現(xiàn)買現(xiàn)吃,盡量吃常溫的,如果想放在冰箱里,時間應控制在20分鐘左右。涼拌苦瓜在夏季也比較受歡迎,每天的食用量控制在100克以內(nèi),體質(zhì)偏寒的人不宜吃。以上食物都是寒涼食物,大家在夏季切不可為了防暑降熱而過度食用,以防對身體造成長久傷害。
夏季高溫飲食須知二、 沒食欲也要保證營養(yǎng)攝入
夏季高溫情況下,人容易出汗,需要及時補水。一些市民會喝淡鹽水或功能性飲料補充鹽分,這是一些飲食安全常識上的誤區(qū)。其實每天通過吃飯攝入的鹽分已經(jīng)足夠,無需再刻意補充鹽水。大運動量的人可以選擇飲用淡鹽水,配比是9克鹽放入1000毫升水,如果自己配不好,最好購買配比好的功能性飲料。夏季天熱容易食欲不振,一些市民選擇不吃飯或只吃水果,這都不可取。沒有食欲可以少吃,但每天的肉質(zhì)蛋白質(zhì)、糧食、水果、蔬菜一定都要吃。沒胃口可以把牛奶換成酸奶,煎雞蛋換成煮雞蛋,雞鴨魚肉可以少吃但不能不吃,做得不要太油膩。
夏季高溫飲食須知三、 室內(nèi)外溫差不宜過大
夏天溫度雖然高,但也不是人人會中暑,因個人體質(zhì)而異。因為人體的體溫調(diào)節(jié)有體溫中樞,老人和孩子的體溫中樞不夠敏感,有時候老人感覺不熱,但其實已經(jīng)中暑。中暑的癥狀一般是頭疼、頭暈惡心、四肢無力。平時室內(nèi)空調(diào)溫度最好在28 左右,室內(nèi)外溫差不宜過大。出門前,可以在樓道過度一下,適應了室外過熱的環(huán)境再出門。每天要有短時間午休時間。夏季可隨身攜帶藿香正氣、風油精等藥品,一旦出現(xiàn)中暑癥狀,可服用藿香正氣,將風油精涂抹在太陽穴。
佰佰提醒,夏季高溫易中暑,但大家千萬不能盲目通過過度吃冷飲等涼食物來解決,錯誤的飲食方法,只是暫時解決了暑熱,而在健康上害了身體。更多夏季防暑降溫飲食安全常識,盡在本安全網(wǎng)站食品安全頻道。
責任編輯:胡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