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扭傷時應該如何應急處理”,很多人都關心這個問題,接下來就跟隨佰佰安全網(wǎng)一起來詳細了解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暑假里,醫(yī)院急診科、骨科或康復科因急性扭傷腳意外而到醫(yī)院求診的病人有增加趨勢:有人因地面不平鞋跟過高、有人是搬抬重物身體失去重心、有人是下樓梯或者打球時發(fā)生……那么,腳扭傷時應該如何應急處理?下面就一起隨佰佰安全網(wǎng)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第1步“制動”觀察 盡早冰敷
急性腳扭傷后一開始最明顯的癥狀是疼痛和腫脹,這時要停止一切活動,坐下或者躺下觀察,分清傷勢的輕重。如果腳扭傷后能持重站立,勉強走路,皮膚無破損,只是閉合的腫脹,說明是輕度扭傷,可自己先抬高患肢,盡早冰敷;如果扭傷后足踝活動時有劇痛,不能持重站立或挪步,按疼的位置在骨頭上,并逐漸腫起來,說明可能傷到骨頭,應立即去正規(guī)醫(yī)院拍片明確病情;若皮膚有破潰,甚至可以看到局部外露的骨頭,要馬上呼叫120送往醫(yī)院。
腳扭傷為輕度時,可自行處置,但不要掉以輕心。首先,在急性扭傷時千萬不要熱敷,而應該采用冷敷的方式。劉剛主任建議,最理想是用袋子裝好冰水混合物或者毛巾包著冰袋敷于腫脹處,不主張直接用冰塊冷敷。每次冷敷20分鐘左右,隔一個小時敷一次。因為扭傷后韌帶會有微血管破裂,關節(jié)液的分泌和吸收都會出現(xiàn)障礙,往往造成局部明顯的腫脹,而冰敷能夠收縮血管,減少局部充血,抑制腫脹和出血。
第2步 間斷性熱敷 輔助火針等康復治療
急性扭傷的第二天,如果腫脹沒有加重,可以換成熱敷。特別嚴重的(腫痛情況沒有緩解,反而更嚴重)情況,在48小時后才考慮熱敷。熱敷每次20分鐘,熱敷的毛巾不需過熱,37℃—40℃即可。
專家解釋,此時換熱敷是因為韌帶修復需要促進傷處的血液循環(huán),將韌帶康復所需營養(yǎng)物質(zhì)和藥物帶到傷處,而傷處產(chǎn)生代謝的廢物則通過血液循環(huán)、關節(jié)液的代謝把它帶走。
想恢復得快一些,可以到正規(guī)醫(yī)院康復科,在康復師的指導下,進行物理如中頻、超短波治療,消除局部炎癥;或采取針刺灸治療,局部按摩促進恢復;還可以用消腫止痛的藥包外敷或者用活血化淤的藥水浸泡。
在中醫(yī)上,腳扭傷屬于筋傷的一種,臨床上表現(xiàn)為疼痛、淤腫和功能障礙,在筋傷后24小時,三天至兩周內(nèi)屬于筋傷初期,或若能及時施以火針治療有明顯療效,做法是在阿是穴、陽陵泉、膈俞、束骨等穴位上施針,通過刺激病灶及反射點,迅速消除或改善局部組織水腫、充血、粘連等病理變化,起到活血化淤,行氣止痛的效果,大大縮短康復期。
此外,還可以輔助外擦扶他林、法斯通等止痛藥膏,緩解腫痛癥狀。
第3步 病情穩(wěn)定后 逐步加大活動
急性扭傷后,有人害怕活動后疼痛會加重,所以干脆不動。但專家們對此不贊成。此時若怕痛而完全不活動,反而不利于恢復。
事實上,扭傷處不再繼續(xù)腫脹了,就可以適度進行非負重條件下的足踝部關節(jié)活動,因為關節(jié)擔負著自身體重,站著時關節(jié)韌帶承擔重量比坐時、平躺時多得多,所以應盡量避免直立運動。但專家提醒,扭傷后短期最好不要過度步行或者鍛煉,更不主張體育活動。
如果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正常了,腫脹和疼痛也逐漸消失,這時需要加強肌肉力量的鍛煉。專家建議,可以加強相應關節(jié)屈伸或旋轉的肌肉力量,通過肌肉的力量來彌補部分韌帶功能的不足。
扭傷紅腫熱痛明顯時,不能熱敷和按摩
很多人扭傷腳后第一時間是到跌打診所進行推拿按摩,這不可取。對受傷處按摩屬于一種重復損傷。這樣做可能使急性軟組織損傷留下難以治療的后遺癥,不利于扭傷的康復。因此,急性扭傷后局部紅腫熱痛明顯,一般不要熱敷不要按摩。
同時,專家們也提醒,扭傷初期不宜外敷活血的藥物,以免血流更多,腫脹更大,加重病情,延緩康復。如果你對腳踝關節(jié)扭傷該如何急救等有關意外傷害急救方面的知識還有疑問,請繼續(xù)關注佰佰安全網(wǎng)腳踝扭傷急救安全常識欄目。
責任編輯:王小麗
2021.01.09 16:19:20
2020.07.30 23:08:35
2019.07.05 12:34:16
2019.07.05 06:56:49
2019.07.04 15:49:20
2019.07.04 12:45:21
07/13小偷入室盜竊會怎么踩點?
07/17房主去世,子女怎么把房子過戶到自己名下?
07/17小區(qū)保安和業(yè)主發(fā)生沖突怎么解決?
09/30紅綠燈停電怎么通行,大家知道嗎?
12/30冬季凍傷怎么預防治療
07/16老年患上老人幻想癥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