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自行車已經逐漸成為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多的女性和老人也開始加入到騎行的隊列中,確實騎車的好處有很多,大家知道老人騎車上路需避免哪些危險行為嗎?讓佰佰安全網小編來告訴大家吧。
中國是自行車王國。自行車是我國人民生活的主要交通工具,經濟實惠,普及性強。自行車代步是一項偉大的發(fā)明,稱得上是融娛樂和健身為一體的高效率健身健美方法,那老人騎車出行安全攻略有哪些呢?騎行前,請檢查你的裝備和車況,包括護具,剎車等,盡量不使用自己不熟悉的車。護具是使你在發(fā)生事故的時候盡量減少傷害,如果你覺得自己命比較不值錢,那就不用花錢買護具了。熟悉車況能使你在有異常路況時能及時判斷,從而做出準確的處理動作;騎行中,務必雙手握把,手指輕觸剎車(油碟車禁止多指帶剎車)。切勿在騎行中雙手或單手脫把,禁止騎行中整理衣服,撩頭發(fā),扶眼鏡,摘戴耳機,使用電話,看地圖,扯褲子,挖鼻屎....等等有損于生命安全的活動,如有以上需求,請靠邊停車后進行,那么老人騎車上路需避免哪些危險行為呢?
1、和機動車搶道,八旬老人當場身亡
目前,自行車和人力三輪車是許多老年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自行車、人力三輪車屬于非機動車,應該在非機動車道內騎行,沒有非機動車道的要靠路邊騎行。但在實際騎行過程中,許多老年人卻不顧危險,將自行車、人力三輪車騎進機動車道,與飛快行駛的機動車搶道,一些老年人甚至在道路中間騎行。在市區(qū)紅綠燈路口,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老年人騎自行車、人力三輪車闖紅燈,在機動車道內隨意穿行,轉彎時對角斜穿。還有一些老年人在騎車橫過道路時沒有下車推行,有的甚至左右都不看就橫穿公路,這些行為都是造成老年人事故多發(fā)的原因。
2、逆向、闖紅燈,老人騎電動車讓人擔驚受怕
近年來,電動車的數量急劇上升,電動車已經成為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在電動車駕駛人隊伍中,除了年輕人、外來務工人員,還有許多老年人。其中,絕大多數老年人對交通法律法規(guī)不了解,甚至認為電動車就是摩托車,可以在機動車道內騎行。因此,在平常騎車上路時,老年人駕駛電動車駛入機動車道與機動車搶行、逆向行駛,在機動車道路口斜穿或在非機動車道快速穿行等現象非常突出,甚至還有闖紅燈等非常危險的行為。更讓人揪心的是,每天上下學途中,許多老年人騎著電動車,后座還帶著小孩子,有時車上還坐著多個孩子,在大街小巷隨意穿行。
3、無牌就敢上路,害了路人性命
目前,在道路上行駛的電動三輪車數量越來越多,在這些電動三輪車駕駛人中也不乏老年人。這些老年人駕駛電動三輪車用于運輸自己種的農產品,也有一些老年人幫別人拉貨;還有一些老年人因為腿腳不太方便,購買電動三輪車用于代步。因此,電動三輪車也已成為許多老年人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在城郊結合部和各個鎮(zhèn)(街道),一些老年人購買電動三輪車后,稍加改裝就成了非法營運的工具。由于老年人交通安全意識差,沒有經過系統(tǒng)的培訓,駕駛技術水平低,交通違法現象突出,極易引發(fā)交通事故。另外,電動三輪車屬于機動車,上路前必須依法辦理注冊登記,核發(fā)牌證,而駕駛人也必須擁有相關駕照才能上路行駛。目前市面上的電動三輪車根本就沒有進入國家產品目錄,因此無法上牌,當然也無法購買保險,一旦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員傷亡,駕駛人很可能由于經濟賠償而背負巨額債務。因此,電動三輪車違法上路行駛已成為影響我市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的痼疾頑癥。
4、醉酒沖去攔車,被客車撞飛在地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是大多數老年人的主要出行方式,同時也是最為安全的。但是,許多老年人卻沒有遵守交通規(guī)則,在乘坐公交車、客車時,沒有在站點上下車的觀念,而是隨意在路邊攔車;有的老年人害怕錯過班次,甚至跑到了馬路中央攔車,最終釀成慘劇。
5、小貨車上扶木板,腦袋碰上水泥橋梁
老年人接受交通安全教育相對較少,尤其是農村老人和一些外來務工老年群體,缺乏交通安全意識,自我保護能力較差。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乘坐電動自行車、電動三輪車的現象非常多,與之相對應的是,近幾年來老年人乘坐在電動自行車后座、電動三輪車車廂內的交通事故也時有發(fā)生。
以上是佰佰安全網小編介紹的老人騎車上路需避免哪些危險行為的內容,老人在騎車時一定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防止發(fā)生意外事故,如果大家還想了解更多老人出行安全小知識,敬請繼續(xù)關注本網的其他欄目內容吧。
責任編輯:張小付
2021.11.23 19:07:31
2021.11.23 19:05:57
2021.11.23 19:03:26
2021.11.23 19:02:22
2021.07.30 10:48:52
2021.07.30 10:47:15
07/13老人走失后如何尋找
07/16患病老人有哪些特點和護理需求?
11/30照顧癱瘓老人需要什么物品,平時有哪些注意事項一起跟小編了解吧
07/16老年患上老人幻想癥怎么辦?
01/16老人參加集體活動好處有哪些
03/12如何與家中老人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