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是指其父母一方或雙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鄉(xiāng),留守的時間不低于半年,而且需要其他親人照顧,年齡在十八歲以下的兒童。留守兒童普遍比較消極。那么留守兒童消極原因有哪些?下面佰佰安全網會給您答案。?
農村留守兒童的歸因方式主要為消極歸因,導致消極歸因的原因主要源于留守兒童自身的不良人格特征,不良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以及不良的生活環(huán)境。而消極歸因又加深了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和不良人格特征的形成,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留守兒童普遍比較消極。那么留守兒童消極原因有哪些?下面佰佰安全網會給您答案。
家庭教育與成長環(huán)境
父母的愛無人能及,是旁人無法取代的。很多留守兒童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務工,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系因此相對疏遠,留守兒童短期或較長時間在缺乏父愛母愛的環(huán)境中成長。在留守兒童人格發(fā)育關鍵時期,兒童早期的成長環(huán)境和家庭教育是至關重要的影響因素,尤其是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系,這種關系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心理、健康人格與智力發(fā)展。從人格特征上看,常常會表現(xiàn)為兩種傾向:要么內向、孤僻、“不合群'、不善與人交流;要么脾氣暴躁、沖動易怒、或者過分淘氣。于是我們認為,初中留守兒童處于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他們特別需要長輩尤其是父母的關愛和引導。
安全感
父母如果給兒童提供了一個安全舒適的成長環(huán)境,有利于兒童對外界事物的探索和個性的健康發(fā)展,而處于不穩(wěn)定的成長環(huán)境,生活失去依附的兒童會產生焦慮、恐懼、不安。馬斯洛等認為安全感是個體理健康的基礎,是影響或決定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安全感的形成對一個人一生的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是兒童順利實現(xiàn)社會化、身心發(fā)展成熟的必備條件。安全感可以幫助兒童適應環(huán)境,建立積極地認知傾向,對未來充滿了自信,在面對各種壓力和不良刺激的時候,為兒童提供強有力的內在支持,然而安全感的缺失不僅會影響個性發(fā)展,還會導致各種心理疾病。
歧視
有研究表明歧視對留守兒童的行為有直接影響。初中這一時期的兒童由于還未完成自我建構所以更加敏感,正處于形成基本的價值觀的階段,也是形成自我同一性的階段,對于歧視的感知更容易產生情緒性問題行為。Lazarus等人(1984)認為,歧視是影響弱勢群體成員的重要壓力來源,當一個個體知覺到自己被歧視時,這種知覺到的危險信息會使得個體處于一種應激狀態(tài),并最終導致一系列的壓力反應,如抑郁、焦慮、攻擊行為等。
一些人問:怎樣矯正留守兒童的消極心理?
完善農村基層組織管理職能。農村基層組織要充分利用假期或春節(jié)家長回家的時機,召開留守兒童家長會,與家長交流,轉變家長的錯誤認識,指導家長在外出務工期間和孩子進行聯(lián)系。
以上是留守兒童消極原因有哪些。我們在平時最好多學習一些留守兒童安全小知識,這樣更有利于孩子安全。
責任編輯:毛麗
02/28兒童面霜很重要,掌握正確使用方法效果好
04/06兒童情緒控制能力差,正確引導很重要
07/07國家有哪些關愛留守兒童的政策?
01/29虐待兒童對孩子的影響,是多么的恐怖
01/16如何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
07/09社會該如何關愛留守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