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學生最需要的不僅僅是學習,同時進行心理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呢?小編在文中為您介紹。
當代社會,在校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是大家值得關注的焦點,學生因為學習壓力大,以及校內(nèi)和生活中帶來的種種因素,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心理障礙,作為教師或是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解決這一問題,那么如何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呢?下文小編為您介紹一下。
1、依賴心理當前,獨生子女學生越來越多,日益成為在校生的主體。他們有的在“糖水”里長大,從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護、溺愛、嬌寵,好比溫室里的花朵,缺少獨立意識,什么事情都要依賴家長。
2、自負心理主要是由于父母的過分溺愛和嬌寵,獨生子女成為整個家庭的軸心,總認為自己比別人強,總想事事占先搶頭,容不得別人超過自己,認識不到“山外青山樓外樓”“強中更有強中手”。他們一旦遭遇挫折失敗,受到委屈,往往意志脆弱,承受力差,痛苦不能自拔,甚至走上絕路。
3、自私狹隘心理:表現(xiàn)為心胸狹窄,自私自利,常為一點小事而斤斤計較,把個人利益看得過重,經(jīng)常感到委屈,吃虧而郁郁不樂,具有較強的報復心理。
4、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指學生由于各種原因?qū)ψ约旱钠焚|(zhì)、智力、能力等感到懷疑并做出過低評價所產(chǎn)生的心理感受。自卑心理一旦形成并得到發(fā)展,就會對人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產(chǎn)生日益顯著的消極影響,特別是學生尚處于心理發(fā)展不穩(wěn)定的年齡階段,自我否定意識更容易引起情感情緒的巨大波動和思想觀念的急劇變化,嚴重影響其學習和生活。
5、抑郁心理:抑郁心理是學生較常見的一種心理失調(diào)癥,是學生感到無力應付外界壓力而產(chǎn)生的一種消極情緒。處于抑郁情緒狀態(tài)下的學生,經(jīng)常生活在焦慮的心境中,他們內(nèi)心孤獨卻不愿向同學、老師和家長傾訴。
6、孤僻心理:主要表現(xiàn)是喜歡獨處,實屬單飛的雁,不愿與他人接觸,沉默寡言,內(nèi)心產(chǎn)生壓抑、苦悶。這種心理往往嚴重影響了同學之間、師生之間以及學生和家長之間的正常交流,造成彼此之間的心理隔膜,影響人際交往,往往使學生陷入孤獨無助的境地。
7、焦慮異常心理:焦慮心理是一種以擔心、緊張或憂慮為特點的、復雜而延續(xù)的情緒狀態(tài)。當人們預期某種危險和痛苦境遇將發(fā)生時,通常都會產(chǎn)生焦慮反應,這種焦慮反應是帶有普遍性的正常的適應性反應。然而,焦慮的程度過于嚴重時,就變成了懼怕,人的主觀感覺就變得緊張不安,易產(chǎn)生不愉快預感。
8、恐懼心理:是指對某種特定對象或境遇產(chǎn)生了強烈、非理性的害怕。而實際上這類引起害怕的對象或境遇,一般并不導致危險或威脅。對某一特定事物或現(xiàn)象的特殊害怕,是學生最為普遍的恐懼心理。
9、易怒心理:所謂易怒就是指容易沖動、急躁,愛發(fā)脾氣,喜怒無常,報復性強,常有干危險、愚蠢事的沖動,事后冷靜下來又后悔?,F(xiàn)實生活中,有些中小學生常常會出現(xiàn)這樣一種情況,本來只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在別人看來不以為然,而他卻犯顏動怒,火冒三丈。
10、逆反心理:一些學生對外界的刺激常產(chǎn)生與常態(tài)相背的心理反應,與他人交往采取不合作的對抗態(tài)度,對老師、家長的教育感到厭煩甚至頂撞。
11、嫉妒心理:這是一種恐懼或擔心他人優(yōu)于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這種心態(tài)重點中學的學生尤為明顯。
12、猜疑強迫心理:表現(xiàn)是遇事多疑、疑心太重。這類同學不能與同學正常交往、和睦相處,久而久之,造成情緒上的不穩(wěn)定,意志消沉,缺乏自尊自信等。
13、厭學心理:目前學生學習負擔過重,學習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面對升學難,就業(yè)難,出路窄的現(xiàn)象,深感前途渺茫,為此,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從而導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經(jīng)衰弱,記憶力下降,思維遲緩,害怕考試等等。
一、學會傾聽會談是心理輔導的基本形式和手段,會談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之間的信息交流。會談中的信息主要有兩種:一是認知性的,一是情緒情感性的。認知性信息主要包括事實、行為、觀點、意見等,可以稱之為內(nèi)容。情感性信息主要包括心理感受、情緒、情感等,其共同特點是體驗。信息傳遞的方式也有兩種:言語的和非言語的。作為心理輔導人員在輔導過程中所做的事主要是兩方面,一方面是接收、理解來訪求助者的認知性信息和情感性信息,另一方面是對此做出反應,即發(fā)出言語信息和非言語信息。會談不僅僅是交流信息,還是會談雙方一種具有特殊意義的人際關系。對于心理輔導人員來說,每一次輔導都是一次會談,并通過會談來達到影響和幫助來訪者的目的。有效的會談是需要技巧的,所以要提高輔導效果,就必須要掌握會談技巧,其中傾聽是非常重要的技術。傾聽并不是簡單地聽,它是全身心投入,專注地聽。輔導人員對當事人的談話不僅僅是聽聽而已,還要借助各種技巧,真正聽出對方所講的事實,所體驗的情感,所持有的態(tài)度。
1、充分運用開放性提問,在傾聽時,通常使用“什么”、“怎樣”、“為什么”等詞語發(fā)問,讓來訪者對有關問題、事件作出較為詳盡的反應,這就是開放性提問,這樣的提問會引出當事人對某些問題、思想、情感等的詳細說明。
2、恰當運用封閉性問題這類提問的特征是以“是不是”、“對不對”、“有沒有”、“行不行”、“要不要”等詞語發(fā)問,讓來訪者對有關問題作“是”或“否”的簡短回答。輔導員使用這種封閉性的提問,可以收集信息,澄清事實真相,驗證結(jié)論與推測,縮小討論范圍,適當中止敘述等等?;卮疬@些問題,只需一兩個詞、字或一個簡單的姿勢如點頭或搖頭等,簡潔、明確。
3、善于運用鼓勵和重復語句,指直接重復或僅用某些詞語如“嗯”、“講下去”、“還有嗎”等,來強化來訪者敘述的內(nèi)容,并鼓勵其進一步講敘。重復來訪者敘述中的某些話語或內(nèi)容,是鼓勵對方的一種主要方法。鼓勵與重復除了促進會談繼續(xù)外,另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引導來訪者的談話朝著一定方向深化。
4、準確運用說明,說明又叫釋義,就是輔導員把來訪者談話內(nèi)容及思想加以綜合整理后,用自己的語言反饋給來訪者。說明最好是引用來訪者談話中最有代表性、最敏感、最重要的詞語。
5、有效運用情感反應,情感反應與說明十分接近,區(qū)別在于說明是對來訪者談話內(nèi)容的反饋,而情感反應則是對來訪者情緒情感的反饋。
6、避免傾聽時容易犯的錯誤初學心理輔導的人不愿意傾聽,不重視傾聽,喜歡自己不停地說,這是慣常的錯誤。
二、學會尊重無條件的尊重是指對來訪者接納、關注、愛護的態(tài)度,意思是要尊重來訪者的現(xiàn)狀、價值觀、權益和人格。這是建立良好輔導關系的重要條件,也是使來訪者人格產(chǎn)生建設性改變的關鍵條件。尊重來訪者,其意義在于可以給來訪者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溫暖的氛圍,這樣的氛圍可以使其最大程度地表達自己,獲得一種自我價值感。特別是對那些急需獲得尊重、接納、信任的來訪者來說,尊重和接納具有明顯的助人效果,是咨詢成功的基礎。
三、學會真誠;指輔導員在輔導關系中真實地展現(xiàn)自己,表里一致,言行一致,誠懇忠實地對待來訪者。真誠有兩層含義,一是輔導員真實展現(xiàn)自己,另一層是真誠地對待來訪者。真誠對于輔導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輔導員的真誠不僅給當事人一種安全感,而且為當事人提供了一個榜樣。受輔導員真誠的感染和暗示,當事人也會逐漸誠實地開放自己,表達自己,袒露自己的內(nèi)心。真誠與其說是一種咨詢與輔導技術或方法,還不如說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恰當?shù)乇磉_真誠,不僅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藝術,因為那是真誠的一種自然流露。因此要注意:真誠不等于說實話,真誠與實話實說有聯(lián)系,但不能相提并論。真誠應符合對來訪者負責,有助于來訪者成長的原則,所以真誠不是什么都可隨意的、直接的說出來,有時實話未必要實說。真誠不是自我的發(fā)泄,應適度,過多地宣泄自己反而會產(chǎn)生負面效果。真誠應實事求是,不必在來訪者面前過多表現(xiàn)自己的完美,增加修飾成分,要實事求是,既不夸大自己,也不妄自菲薄。
四、學指導、解釋、忠告、自我開放等。指導就是直接指示來訪者做什么和說什么,或者如何說如何做,它是最具影響力的輔導技術之一。指導的本質(zhì)在于直接造成行為改變,它明確地指示學習什么、改變什么,以及如何改變、如何學習,所以指導有強烈的行為取向色彩。盡管一些學派不贊成自指導技術,但不同學派的咨詢輔導者都或多或少使用指導。
1、讓學困生學會自我認識、自我調(diào)節(jié),自我教育,自我控制。要善于引導、啟發(fā)他們敢于自我調(diào)控、正視自己的心理缺陷和特點,自覺調(diào)節(jié)和控制不良的心理因素;讓學困生正確認識和全面對待自己,讓他們積極尋找自己的閃光點,多給學生體驗進步和成功喜悅的機會,敢于挑戰(zhàn)自我、超越自我。
2、開展合作性活動。通過開展合作性、團隊性活動,進一步培養(yǎng)學困生自立、自強、合作、交往能力。
3、在教學中和諧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困生。尊重他們的人格,把他們看成是自己的朋友,使每一位學困生真正從心理上接受教師學習過程的指導,這樣不僅從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方面下工夫,而應著重分析造成學習困難的心理原因并加以輔導,讓自信成為他們學習上的動力。
4、在引導學困生閱讀中提高自信心。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變,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5、引導學困生樹立正確的理想?!坝H其師、信其道”,通過耳濡目染形成一種勤奮好學、一絲不茍的良好學習習慣,激勵和調(diào)動學困生情感的變化,善于用愛心去撥動學困生心靈的琴弦,用飽滿的熱情和真摯的關愛去影響和感化學困生內(nèi)心枯槁的胸懷。
一、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fā)展
1、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2、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學生形成健全的 人格。
3、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學生適應能力。
二、推進學校 素質(zhì)教育 的全面實施
1、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實現(xiàn)教育目標。
2、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減輕學習負擔。
3、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
三、推動社會文明與進步
1、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2、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社會局面的安定與和諧。
以上是我們佰佰安全網(wǎng)為您提供的關于學生心理輔導的一些知識。希望大家可以參考一下,當然,輔導的技巧很多,面對不同的個體輔導的技巧也各不相同。為此,我們佰佰安全網(wǎng)還為您提供了更多的學生心理健康知識,以及校園安全知識等,希望您多多關注。
責任編輯: 朱文鵬
科學知識改變你我生活普及安全暢享平安幸福
佰佰安全網(wǎng)原創(chuàng)出品公眾號: bban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