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規(guī)律的研究報告稱,追尾事故是隧道交通事故里的最大殺手。隧道里,駕駛員的視野受到限制,無躲避空間,車速一旦過快就會追尾。
同樣的,在隧道事故的成因調查中,因違章超速造成的事故比例高達39.8%,而車輛故障、隧道故障或者前方有車輛??慷霈F(xiàn)事故的概率并不大,最高只有8.8%左右。主要原因也是速度過快引起的。
這兩組數據都表明了駕駛速度過快是隧道事故的主要因素。一般來說,在進入隧道之前都會有減速標志,提醒駕駛者把車速降低并且開燈再進入??上Ш芏囫{駛者基本都無視這樣的提醒,保持之前的速度進入隧道,然后再大幅減速通過。
有很多駕駛員對于自身的技術非常自信,那么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就不夠小心,也正是由于這些原因的存在還會導致一些事故的發(fā)生,也會導致我們出現(xiàn)原本可以避免的損失。
1、 立即停車,保護現(xiàn)場
當車輛在隧道內發(fā)生交通事故時,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xiàn)場,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車上人員迅速轉移到安全地點,避免發(fā)生次生事故。若有人身傷亡,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并迅速報警。
2、 若車輛在隧道內出現(xiàn)故障
如果車輛在隧道內出現(xiàn)故障,當車輛還能繼續(xù)行駛時,應盡可能通過車輛橫洞把車駛出隧道或移到緊急停車帶,然后報警,人員在安全的地方等候救援。
3、 當車輛無法繼續(xù)移動時
當車輛無法繼續(xù)移動時,應立即打開車輛危險警示燈,并在車后方150米以外的地方放置三角警告牌、設置警告標志,車上人員迅速離開車輛,移轉到安全地方,立即報警。
追尾是日常行車中不可避免的,我們在小心安全駕駛的同時,更要了解責任的劃分,這樣才能更好地安全駕駛。對于新手駕駛,建議安裝一個行車記錄儀,這樣會比較從容。
追尾不一定是后車全責。追尾雙方都有責任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根據雙方行為對事故發(fā)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判定雙反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只有一方有過錯的,一方全責,另一方無責任。
因第三方導致追尾的,連環(huán)追尾事故最常見,按照事故不同,賠償責任也不同:
1、如果是最前面的一輛車沒有違反交通規(guī)則,后車是一輛賠一輛,例如第二輛車賠第一輛,第三輛賠第二輛。
2、如果最后一輛車是先撞到前面一輛車,在作用力之下再一起撞到再前一輛車的話,那么最后一輛車是全責,要賠兩輛車。
3、如果是最前面的車惡意變線,第二輛緊急剎車導致第三輛追尾的話,如果能夠證明第一輛車是惡意變線,那么第二和第三輛車都能夠躲過責任的糾紛。若果是因為交通信號的故障,前車急剎,從而導致后車追尾事故,只要有足夠證據,交通部門也要負一定的責任。
1、在道路上發(fā)生追尾的交通事故時,車輛的駕駛人員雙方都應當立即停車,保護好現(xiàn)場。
2、發(fā)生了追尾事故后,檢查有沒有人員傷亡,如果有造成人員傷亡的情況,雙方當事人應當立即搶救傷員,并且迅速報告給執(zhí)勤的交通警察或者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如果沒有造成人員傷亡,雙方也可以采取協(xié)商進行合理的損害賠償事宜。
3、在發(fā)生交通事故之后,車輛都應該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并且在來車方向放置好警示標志,找好警示距離,有必要的時候應當迅速完成報警,等待警察到事故現(xiàn)場來進行事故的責任劃分。
以上就是當車輛出現(xiàn)了追尾事故時,需要進行處理的流程,而且這里提醒車主們在發(fā)生交通事故之后,記得撥打的是122電話,而不是110電話。
依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guī)定》在車輛發(fā)生追尾交通事故之后,一般情況是有兩種處理方式,這兩種處理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
1、 注意標志標線。進入隧道前,要及時關注路面標志標線和路旁的限速、禁止超車等交通指示標牌。并嚴格遵照路面限速標志和其他指示標牌行車,同時注意與前方車輛保持足夠的安全車距,保持高度警惕。
2、 提前降低車速。因為隧道內部與外部光線明暗對比強烈,所以駕車從隧道外進入隧道時,駕駛人視力需要幾秒的適應時間。因此,為彌補這一缺陷,駕駛人必須在進隧道前提前降低車速,打開車輛示廓燈和近光燈。如果車速過快,駕駛人很難及時調整由亮到暗的生理適應過程,有可能導致無法看清隧道內的前方狀況,這樣很容易導致交通事故的發(fā)生。
3、 禁止隨意停車。除了車輛發(fā)生不可移動的故障要設置警示標志停車外,其它情況下一概不允許在隧道停車,包括港灣。絕不可將隧道當作是停車休息的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