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癌是女性常見的婦科疾病,盡管現(xiàn)代醫(yī)學對子宮內膜癌的病理還不能得到完全的解釋,但根據(jù)對病人及流行病學的資料分析,專家得出,以下幾種女性最容易患子宮內膜癌,看看你中招了嗎?
對于女性而言,很多婦科疾病都是高發(fā)病率的,比如乳腺癌、子宮內膜癌等。如果平時有大量不良生活習慣,或者有的潛在疾病不及時治療,很可能就會受到這些疾病的纏身。一起隨佰佰安全網來看看哪些人容易患子宮內膜癌吧。
子宮內膜癌是發(fā)生于子宮內膜的一組上皮性惡性腫瘤,好發(fā)于圍絕經期和絕經后女性。子宮內膜癌是最常見的女性生殖系統(tǒng)腫瘤之一,每年有接近20萬的新發(fā)病例,并是導致死亡的第三位常見婦科惡性腫瘤(僅次于卵巢癌和宮頸癌)。其發(fā)病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發(fā)病率在各地區(qū)有差異,在北美和歐洲其發(fā)生率僅次于乳腺癌、肺癌、結直腸腫瘤,高居女性生殖系統(tǒng)癌癥的首位。
1、肥胖者
肥胖是內分泌不平衡的表現(xiàn),機體大量的脂肪增加了雌激素的儲存,脂肪還有利于雄激素異化,增加血中雌激素含量,導致子宮內膜增生甚至癌變。
2、不育不孕者
子宮內膜癌的高危因素,隨著分娩次數(shù)的增多,危險性下降。因長期不排卵所引起的不孕者與生過一胎的女性相比,較易患此病?;加卸嗄衣殉簿C合征的患者也由于同樣的原因容易得此病。
3、月經失調、初潮年齡早或延遲絕經者
在絕經前一段時間里,往往是處于無排卵狀態(tài),子宮內膜受到無孕激素對抗的單一雌激素長期刺激后,出現(xiàn)增生改變所致。
4、有家族或親近腫瘤史者
腫瘤疾病也會遺傳,由于遺傳因素的影響,若其家族中或是近親中有患過腫瘤疾病的女性,應該尤其警惕,可能自身患病的危險性因此會增高。
5、糖尿病、高血壓
有些糖尿病、高血壓病等患者,由于長期垂體異常,可致發(fā)生多囊卵巢綜合征、子宮內膜非典型增生、體內雌激素水平過高,也是致癌原因之一。
極早期患者可無明顯癥狀,僅在普查或婦科檢查時偶然發(fā)現(xiàn)。一旦出現(xiàn)癥狀,多表現(xiàn)為:
(1)出血
不規(guī)則陰道出血是子宮內膜癌的主要癥狀,常為少量至中等量的出血。在年輕女性或圍絕經期婦女常誤認為是月經不調而被忽視。在絕經后女性多表現(xiàn)為持續(xù)或間斷性陰道出血。有些患者僅表現(xiàn)為絕經后少量陰道血性分泌物。晚期患者在出血中可能混有爛肉樣組織。
(2)陰道排液
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陰道排液。在早期可表現(xiàn)為稀薄的白色分泌物或少量血性白帶,如果合并感染或癌灶壞死,可有膿性分泌物伴有異味。有時陰道排液中可伴有組織樣物。
(3)疼痛
癌灶和其引發(fā)的出血或感染可刺激子宮收縮,引起陣發(fā)性下腹痛。絕經后女性由于宮頸管狹窄導致宮腔分泌物引流不暢,繼發(fā)感染導致宮腔積膿,患者可出現(xiàn)嚴重下腹痛伴發(fā)熱。腫瘤晚期時癌組織浸潤穿透子宮全層,或侵犯子宮旁結締組織、宮頸旁韌帶、膀胱、腸管或浸潤壓迫盆壁組織或神經時可引起持續(xù)性,逐漸加重的疼痛,可同時伴腰骶痛或向同側下肢放射。
(4)腹部包塊
早期內膜癌一般不能觸及腹部包塊。如內膜癌合并較大子宮肌瘤,或晚期發(fā)生宮腔積膿、轉移到盆腹腔形成巨大包塊(如卵巢轉移時)時可能在腹部觸及包塊,一般為實性,活動度欠佳,有時有觸痛。
(5)其他
腫瘤晚期病灶浸潤壓迫髂血管可引起同側下肢水腫疼痛;病灶浸潤壓迫輸尿管引起同側腎盂、輸尿管積水,甚至導致腎萎縮;持續(xù)出血可導致繼發(fā)貧血;長期腫瘤消耗可導致消瘦、發(fā)熱、惡病質等全身衰竭表現(xiàn)。
子宮內膜癌的治療應根據(jù)子宮大小、肌層是否被癌浸潤、宮頸管是否累及、癌細胞分化程度及患者全身情況等而定。主要的治療為手術、放療及藥物治療,可單用或綜合應用。
1、手術治療
為首選的治療方法,尤其對早期病例。Ⅰ期患者應行子宮次根治術及雙側附件切除術,具有以下情況之一者,應行盆腔及腹主動脈旁淋巴結取樣和(或)清掃術:①病理類型為透明細胞癌,漿液性癌、鱗形細胞癌或G3的內膜樣癌。②侵犯肌層深度≥1/2。③腫瘤直徑>2cm。Ⅱ期應行廣泛子宮切除術及雙側盆腔淋巴結清掃與腹主動脈旁淋巴結清掃術。當進入腹腔后應立即取腹水,若無腹水則注人生理鹽水200ml沖洗腹腔,取腹水或腹腔沖洗液離心沉淀后找癌細胞。
2、手術加放射治療
Ⅰ期患者腹水中找到癌細胞或深肌層已有癌浸潤,淋巴結可疑或已有轉移,手術后均需加用放射治療,60Co或直線加速器外照射。Ⅲ、Ⅳ期患者根據(jù)病灶大小,可在術前加用腔內照射或體外照射。腔內放療結束后1~2周內進行手術。體外照射結束4周后進行手術。
3、放射治療
腺癌雖對放射線不敏感,但在老年或有嚴重合并癥不能耐受手術與Ⅲ、Ⅳ期病例不宜手術者均可考慮放射治療,仍有一定效果。放療應包括腔內照射及體外照射。腔內照射多用137Cs、60Co等,體外照射多用60Co及直線加速器。Ra已廢棄不用。
4、孕激素治療
對晚期或復發(fā)癌患者、不能手術切除或年羥、早期、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均可考慮孕激素治療。各種人工合成的孕激素制劑如甲羥孕酮、己酸孕酮等均可應用。用藥劑量要大,甲羥孕酮200~400mg/d; 己酸孕酮500mg,每周2次,至少用10~12周才能評價有無效果。其作用機制可能是直接作用于癌細胞,延緩DNA 和RNA的復制,從而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對分化好、生長緩慢、雌孕激素受體含量高的內膜癌,孕酮治療效果較好。副反應較輕,可引起水鈉潴留、浮腫、藥物性肝炎等,停藥后逐漸好轉。
5、抗雌激素制劑治療
他莫西芬,為一種非甾體類抗雌激素藥物,并有微弱的雌激素作用。也可用以治療內膜癌。其適應證與孕激素治療相同。一般劑量為10~2Omg,每日口服2次,長期或分療程應用。他莫西芬有促使孕激素受體水平升高的作用,受體水平低的患者可先服他莫西芬使孕激素受體含量上升后,再用孕激素治療或兩者同時應用可望提高療效。副反應有潮熱、畏寒、急躁等類似圍絕經期綜合征的表現(xiàn);骨髓抑制表現(xiàn)為白細胞、血小板計數(shù)下降;其他副反應可有頭暈、惡心、嘔吐、不規(guī)則陰道少量流血、閉經等。
6、化療
晚期不能手術或治療后復發(fā)者可考慮使用化療,常用的化療藥物有阿霉素、氟尿嘧啶(5-FU)、環(huán)磷酰胺(CTX)、絲裂霉素(MMC)等;可以單獨應用,也可幾種藥物聯(lián)合應用,也可與孕激素合并應用。
1,飲食上子宮內膜癌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多吃一些維生素含量和蛋白質含量都比較高的食物。還有對癌細胞有抑制效果的食物,像海帶,香菇,木耳,瘦肉,魚類食品,淡菜,海參等食物。都是能補充女性在子宮內膜癌手術中所流失掉的營養(yǎng),以及手術后每天所需要的營養(yǎng)。
2,生活習慣上面子宮內膜癌在手術后需要注意的事項有,作息時間規(guī)律。子宮內膜癌在手術后,患者的身體狀態(tài)都是很差,所以患者需要多進行休息,在睡眠中有益于手術傷口愈合,也能讓子宮內膜癌患者的身體狀態(tài)更好,慢慢的恢復到正常的身體狀態(tài)。
3,子宮內膜癌的患者在手術后要注意的是,適當?shù)倪M行運動。在子宮內膜癌手術一周以后,就可以慢慢的活動身體,讓血液循環(huán)變快。身體通過運動也滿滿的恢復,精神狀態(tài)也能通過運動進行恢復。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能做劇烈的運動,以免因我身體虛弱出現(xiàn)暈倒的情況。
1.生活作息要規(guī)律。要戒煙,保持平衡膳食,加強鍛煉,控制體重,保持心情愉悅。
2.月經不調的女性要在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下調節(jié)月經周期。
3.要在專業(yè)醫(yī)師指導下調節(jié)激素水平,科學使用孕激素拮抗雌激素的過分作用,如一些口服避孕藥等均能很好地預防子宮內膜癌。
4.30歲以上的女性每年都應做婦科體檢。
5.若出現(xiàn)異常子宮出血要及時就診和治療,尤其是絕經期婦女。
溫馨提示:以上就是關于“容易患上子宮內膜癌的五種體質”的相關介紹,女性朋友要注意了。自己是否就在這些人群里呢?不管怎樣女性朋友對于自身的情況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定期進行婦科檢查就是預防與治療疾病的最佳方式。更多女性疾病安全小知識盡在本網站哦!
責任編輯: 陳淼琪
科學知識改變你我生活普及安全暢享平安幸福
佰佰安全網原創(chuàng)出品公眾號: bban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