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餐是用盤子來盛菜,不像西餐分成分,所以我們應(yīng)該多加了解集體用餐時如何正確使用公筷。下面我們大家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我們中餐是用盤子來盛菜,不像西餐分成份兒,所以我們應(yīng)該多加使用公筷,這時就需要我們了解這方面知識,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集體用餐時如何正確使用公筷。
公筷是公用的筷子,即大家用來夾菜的筷子, 放在盤上, 大家拿來用,不過不能放到口里, 是為衛(wèi)生問題設(shè)計的。私筷是大家各自的筷子。
公筷,是專用于夾菜的筷子。不用于吃飯。為了方便夾菜,有時,每人配一雙。很多人誤以為使用公筷,是防止別人把病傳染給自己,其實(shí)這是一種誤區(qū)。使用公筷,最大的作用,是防止可能的疾病從自己身上傳染出去。比如一家三口中,有人有乙肝,那么,并非每人都要用,才能切斷傳染,而是只要乙肝患者使用,即可切斷傳染。所以,使用公筷,并不是防范他人的表現(xiàn),而是保護(hù)他人的表現(xiàn)。
生活中,我們身邊胃疼、胃不舒服的人很多,數(shù)據(jù)顯示,67%~80%的胃潰瘍和95%的十二指腸潰瘍是由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約50%的胃癌與幽門螺旋桿菌有關(guān),國際癌癥研究機(jī)構(gòu)已把幽門螺旋桿菌定為Ⅰ類致癌原。在我國,幽門螺旋桿菌平均感染率約為55%,幾乎每兩個人中就可能有一人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專家指出,幽門螺旋桿菌經(jīng)口傳播,結(jié)婚3年以上的夫妻,一方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則另一方有80%、孩子有60%的可能也是幽門螺旋桿菌陽性。專家提醒,中國人吃飯時習(xí)慣在一個菜盤里夾菜,不使用公勺、公筷,比起西方國家使用刀叉盤的分餐制,更容易互相傳染幽門螺旋桿菌。但大家也無需談“幽”色變,建議生活中要盡量養(yǎng)成用公勺公筷的習(xí)慣,避免接吻、口對口喂食等行為,夏季尤其要注意少喝生水、少吃生食,盡量減少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播。
上,這些內(nèi)容就是我們佰佰安全網(wǎng)為大家所了解到的。如果大家想了解旅游飲食安全小知識,我們可以關(guān)注下期的內(nèi)容。
責(zé)任編輯:何顯搶
2022.07.04 22:30:33
2022.07.04 22:28:59
2022.07.04 22:14:58
2022.07.04 22:13:36
2022.07.04 22:12:34
2019.05.24 17:4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