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在長春讀大學的付同學就遇到了假客服,因不了解“安逸花”和“趣分期”,她被騙走4500元。
“理賠售后”要求付同學交4500元“保證金”才能為其在借款平臺“清零”。 聊天截圖
在科技日益發(fā)展的今天,網(wǎng)購、手機支付早已不是新鮮事,似乎每過一段時間就會出現(xiàn)新的支付方法。這些支付方法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埋下不少安全隱患。4月19日,在長春讀大學的付同學就遇到了假客服,因不了解“安逸花”和“趣分期”,她被騙走4500元。值得警惕的是,網(wǎng)絡借款平臺的出現(xiàn),讓騙子們也找到了“商機”,因為即使受害者的賬戶余額為零,也可能被類似方式騙去錢財。
“李鬼”客服聲稱售后理賠給返120元
付同學在我市某高校讀大三,一年前,為了方便買化妝品,她在一家名為“小紅書”的購物網(wǎng)站注冊了賬號。今年4月中旬,她通過該網(wǎng)站花56元買了一款卸妝膏。19日,付同學突然收到一個顯示地為廣東省廣州市的陌生來電,打電話的男子清楚地說出了付同學的名字、購買產品、收貨地址和電話號碼等信息,打消了她的疑慮。
“我們是理賠售后,您所購買的這款卸妝膏含有不合格成分被人舉報,我們會賠償您120元錢?!痹撃凶诱f。
“我沒有過退貨經歷,也不知道‘小紅書’退貨程序,便相信了他說的話?!备锻瑢W說。
以消費者名下支付寶借款4500元
“在支付寶中的‘安逸花’和‘趣分期’里存有我們要賠償給您的錢,不過錢數(shù)比較多,一共4500元,您得把多出來的3380元還給我們?!痹撃凶幼苑Q是第三方,要求付同學用支付寶在“安逸花”和“趣分期”里分別提款1500元和3000元,“這4500元到賬后,您把支付寶余額提現(xiàn)到建設銀行卡,我會幫助您處理‘清零’?!?
隨后,一位微信名為“理賠售后”的人添加了付同學為微信好友,“理賠售后”先發(fā)過來一些給別人“退款”“清零”的截圖歷史記錄。
“他全程都在電話里催促指導,我當時腦子里很亂,也沒有多余的時間思考。”付同學說,她按照對方要求將從兩個借款平臺提出來的4500元分5次掃碼付給對方4213.6元。
記者在付同學的微信聊天記錄中看到,19日16時28分許至16時52分許,其5次掃碼“JD好貨情報局”,前4次每次扣除902.7元,第5次扣除602.8元。
要求輸入銀行卡號才能“清零”借款
接下來,“理賠售后”并沒有兌現(xiàn)其會幫助付同學將借款平臺借款記錄“清零”的承諾,而是要求付同學準備一張卡內余額有4500元的銀行卡,在其發(fā)過來的鏈接上登記賬號信息作“保證金”,此舉引起了付同學的警覺。
“我沒有那么多錢啊,剛才我從借款平臺借的那4500元還不夠嗎?”付同學拒絕了對方。
隨后,“理賠售后”“指導”付同學和家人或同學借錢,并聲稱不交4500“保證金”就不能為其“清零”。
此時,付同學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了,她立即回撥電話要求對方還錢,起初該男子還接聽電話,但是仍然要求付同學交“保證金”,當?shù)弥锻瑢W沒錢后,便不再接聽其電話。
25日10時許,記者多次撥打該男子的電話,一直處于無人接聽狀態(tài)。記者隨后按照付同學分享的微信好友名片申請對方為好友,卻一直沒有得到通過驗證。
客服稱涉及售后問題不會以第三方電話聯(lián)系
“理賠售后”銷聲匿跡了,可是在付同學的支付寶借款記錄中顯示,其在“安逸花”中借款1500元,每月服務費45元,需5月19日前還款;在與“趣分期”中借款3000元,每月服務費20元,需5月24日前還款。
據(jù)了解,付同學家里的經濟條件一般,4500元相當于其兩三個月的生活費,這次遭遇對其和家人的影響不小。
“我母親得知此事后氣得心臟病都犯了?!备锻瑢W委屈地說,直到現(xiàn)在她也沒搞明白自己的個人信息到底是怎么泄露出去的,而付同學的父母現(xiàn)在正在想辦法籌錢幫其把欠借款平臺的錢還清,“被騙以后,我無論辦啥事都變得小心翼翼,總是疑心對方是騙子?!?
10時30分許,記者聯(lián)系到“小紅書”官方客服。
“我們網(wǎng)站有紅色字體的提醒,如介紹各種退貨類型與流程、提醒買家不要掃二維碼、不要點鏈接等?!苯与娫挼墓ぷ魅藛T說,該網(wǎng)站處理售后業(yè)務時只會用網(wǎng)站公布的唯一固定電話聯(lián)系買家,或者通過“小紅書”APP、官方微信公眾號與買家溝通,不會使用第三方軟件或電話聯(lián)系買家。
然而,付同學的信息為何會泄露?
“小紅書”官方客服表示,該問題他會向專門負責的工作人員反映,會當天回復記者,截至16時許,記者并未接到對方回復。
目前,付同學已經報警。警方表示,他們曾多次接到過類似報警。警方提醒,接到此類電話一定要保持冷靜,盡快與商家的官方客服聯(lián)系,確定事情的真?zhèn)巍?
消費過程中個人信息泄露引發(fā)損失咋維權
網(wǎng)購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消費過程中個人信息泄露引發(fā)損失咋維權?如何防范“李鬼”客服?15時許,記者就此事咨詢了吉林良智律師事務所的王晶律師。
“購買前要留意商家信譽:選擇合法的網(wǎng)站和商家,正規(guī)網(wǎng)站都應標注網(wǎng)上銷售的經營許可證號,網(wǎng)站應當有備案號和ICP證書號?!蓖蹙嵝?,消費者網(wǎng)上購物盡量選擇貨到付款或交易平臺提供的帶有第三方保障功能的支付方式?!皩τ趦r格比較高的大宗貨品,應要求賣家開具發(fā)票。在交易過程中消費者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關網(wǎng)絡購物證據(jù)?!?
此外,消費者在進行網(wǎng)購的時候,但凡遇到聲稱官方的產品系統(tǒng)正在升級,或者不能使用的時候,都有相應的程序和辦法去驗證是否屬實。
在與不明身份的人利用網(wǎng)絡工具聊天時,最好不要接收對方發(fā)送的任何文件,點擊任何鏈接,這類鏈接很有可能就是釣魚鏈接,文件也很可能是包含木馬病毒。不明來源的電子郵件也不要輕易點擊,這些網(wǎng)站通過這樣的模仿偽裝,主要的危害是竊取訪問者的賬戶和密碼及提交的銀行賬號、密碼等私密信息。
此外,對于消費者來說,一定要謹記,驗證碼和密碼一定不能告訴任何人,一旦有人跟你索要驗證碼和密碼,可以百分之百斷定這是欺詐的行為。
“個人信息泄露以后,市民很容易收到各種各樣的郵件,接到天南海北的電話。這時候就要多留心,必要的時候可記下對方的電話或者是郵箱地址等有用的信息,向公安部門、互聯(lián)網(wǎng)管理部門、工商部門、消協(xié)、行業(yè)管理部門和相關機構進行投訴舉報?!蓖蹙П硎荆瑐€人信息如果是在消費過程中泄露出去的,市民還可依據(jù)《侵權責任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通過法律手段要求侵權人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償損失等。
佰佰安全網(wǎng)提醒,目前電信詐騙案件不斷高發(fā),雖然公安機關不斷加大打擊力度,但電信詐騙案不止,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學習相關的防詐騙知識,謹防上當受騙。
責任編輯:黃淑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