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旅行途中常常會發(fā)生拉肚子的現(xiàn)象,您知道氣候因素會引起旅行者腹瀉嗎?本期佰佰安全網(wǎng)為大家?guī)泶鸢浮?/p>
人們在旅行途中常常會發(fā)生拉肚子的現(xiàn)象,即為旅行者腹瀉,俗稱“水土不服”。您是否知道氣候因素會引起旅行者腹瀉嗎?本期由佰佰安全網(wǎng)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吧。
旅行者腹瀉(DT)是指在旅行期間或旅行后,每天有3次或3次以上未成形糞便,或未成形糞便次數(shù)不定但伴有發(fā)熱、腹痛或嘔吐,甚至包括更多較輕微的、但足以影響旅游計劃的腸道紊亂。
臨床表現(xiàn)引起旅行者腹瀉的病原體可分為非侵襲性和侵襲性兩類。
1、引起食物中毒的大多數(shù)細菌多屬于非侵襲性病原體,全身中毒癥狀不明顯,無發(fā)熱或明顯腹痛,腹瀉為水樣便,量多,不伴有里急后重,易導致失水與酸中毒,大便內(nèi)無炎性細胞,病程一般較短。
2、侵襲性病原體所致腹瀉,腸道病變明顯,可排出炎性滲出物。臨床特征是全身毒血癥狀較明顯,有發(fā)熱、腹痛和里急后重,腹瀉多為黏液血便,或血性水便,便次多而量少。志賀菌、沙門菌、產(chǎn)氣莢膜桿菌、空腸彎曲菌和某些特殊的病毒性腹瀉等均屬此類型。
DT的病因眾多,目前認為DT并非由于氣候、食物或水土等因素所致,絕大多數(shù)DT具有傳染性,其病原有細菌、病毒、寄生蟲、真菌等。偶見原蟲和蠕蟲感染。近年來隨著微生物學鑒定技術和分子生物學的發(fā)展及應用,臨床上又發(fā)現(xiàn)不少新的腸道病原體,但仍有20%~35%的腹瀉患者未能檢出病因,而被稱為“非特異性急性胃腸炎”。
現(xiàn)將已知DT的主要病原體列舉如下
關于病原學各地報道不一,主要取決于當?shù)亓餍械闹虏【V、流行菌(毒)株和當?shù)厝巳旱拿庖郀顩r。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產(chǎn)毒性大腸埃希桿菌(ETEC)被認為是最常見的病原菌,占40%~70%,其高檢出率尤以非洲和中美洲為甚。最近有報道稱黏附-積聚性大腸桿菌(EAEC)在世界范圍內(nèi)是僅次于ETEC的旅行者腹瀉的病原體。志賀菌屬在世界范圍內(nèi)也相當常見,空腸彎曲菌則多見于前往亞洲的旅行者。雖然霍亂在印度次大陸和拉丁美洲是一種重要的腹瀉性疾病,但它很少侵擾旅行者。泰國的氣單胞菌屬特別常見。在東南亞的沿海地區(qū),副溶血弧菌比較多見。旅行者偶可因病毒、原蟲和蠕蟲的侵襲而發(fā) 生腹瀉,但三者加起來只占旅行者腹瀉病因的10%~15%。國內(nèi)有學者對來自全國18個省、市、自治區(qū)237例旅行者腹瀉患者進行病原學及感染因素調查,共檢出致瀉菌14種118株,檢出率為49.79%,以致病性弧菌、致瀉性大腸埃希桿菌及變形桿菌為主。分別占52.54%(62/118)、16.95%(20/118)和13.56%(16/118)。1999~2001年,西班牙巴塞羅那一所醫(yī)院對863名旅游者腹瀉病人進行調查,在18名病人中檢出氣單胞菌18份(2%),應引起人們重視。近年來病毒引起的DT已引起人們的重視,尤其是兒童和嬰幼兒的DT,據(jù)估計約70%系病毒感染所致。Dupont報告美國去墨西哥的留學生中DT的病原體輪狀病毒占10%。
多種病原體的混合感染為10%~33%,泰國在35例DT中有33%病例檢出2~4種病原體,其意義尚難確定。此外,尚有l(wèi)0%~30%的病例未檢出病原體,腹瀉原因可能是飲食習慣的改變及非病原體因素。
總之,旅行者腹瀉作為特殊的腹瀉類型,在治療時控制飲食來源是最重要的,一定要以清淡食物為主。小編建議大家登陸佰佰安全網(wǎng)多學習一些關于旅游疾病知識,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
責任編輯:何顯搶
2021.08.02 20:26:31
2021.08.02 20:25:30
2021.08.02 20:21:33
2021.08.02 20:20:47
2021.08.02 20:19:54
2018.12.29 17:04:28
05/24在旅游景區(qū)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隱患?
04/19生態(tài)旅游有什么功能?
05/23旅游景區(qū)如何避免安全事故?
05/31外出旅游如何選擇最佳交通工具?
06/05旅游消費糾紛有哪些解決途徑?
06/02外出旅游如何選擇飲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