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shù)家庭都有老年人,老年人通常被認為是需要關(guān)注的群體,有著自身獨特的需要。其中,一個獨特的需求就是“被需要”的感覺,這種感覺需要家人們給予,需要有老年人的家庭非常注意。那么,如何讓老人感覺“被需要”?
其實,老年人最重要的就是“被需要”的感覺,很多時候,我們的生活都是被自己構(gòu)建的,老年人也是,老年人如果想得開,被需要,就會開心,就會少一些疾病,家人也不需要特別的關(guān)心,但是很多時候,這些東西被我們忘記了。今天帶大家了解一下,如何讓老人感覺“被需要”?
1、隨著年齡增長,父母身體狀況不斷下降,精力沒以前好了,記性和理解力大不如前。子女要為自己的事業(yè)、家庭操勞,關(guān)注點離父母越來越遠。還有些老人退休前是單位骨干或領(lǐng)導(dǎo)干部,閑下來后不適應(yīng),價值感缺失,陷入深深的自責(zé)、焦躁、糾結(jié)、抑郁中。
2、從心理學(xué)角度看,人的最高心理需要就是“自我實現(xiàn)”,這種需要遠遠高于吃喝玩樂,對老一輩人來說尤為重要。往小了說,兒女、親友、鄰居對自己的需要,也是老人建立自信的基礎(chǔ)。這也是“西城大媽”、公交地鐵站引導(dǎo)員等義務(wù)服務(wù)人員多是老人的原因之一。他們需要繼續(xù)發(fā)揮余熱,為社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滿足自己“被需要”的感覺。
3、幾個途徑找回價值感。兒女可以幫父母找些可以做、喜歡做的事充實生活。遇到生活、工作難題,常打電話問問父母,比如廚房的油漬該怎么清理、大米應(yīng)該怎么挑選、什么樣的水果好吃、房子裝修選什么風(fēng)格、車胎漏氣該補還是該換等。遇到這些難題,有意識地不要“問百度”,多問爸媽。問完記得說一句:“老媽/老爸果然厲害!”
4、沒事也要給父母制造點“麻煩”。朋友小張發(fā)現(xiàn)母親的話越來越少,不愿出門。他細心地發(fā)現(xiàn),老人覺得自己是累贅,活著沒意義。于是,小張告訴母親,自己早上起不來,上班總遲到。從此,母親早上7點準時叫他起床。小張還教母親用手機打字、付款,常把一些小事交由她管理,讓老媽做自己的“助理”。老人發(fā)現(xiàn)自己還能做些事情,生命并非沒有價值,精神和身體都好了很多。不過,當(dāng)前很多老人把注意力投入到照顧下一代中,并非長久之計。過度關(guān)注對孩子的成長不利;孩子會逐漸長大,老人還是可能陷入失落。
5、幫爸媽培養(yǎng)新愛好。子女不妨根據(jù)老人情況,幫他們報老年大學(xué)、培養(yǎng)興趣愛好、結(jié)識新朋友。老人還是要找到屬于自己的人際圈,在一些相對固定的群體里找到自身價值。
綜上所述,提升老年人被需要的感覺其實非常容易,只要家人們多多注意就可以。不要給老年人標定一種“沒用”的標簽。一些老年人自己可以親力親為的事情還是交給老年人來自己完成,從而發(fā)揮老年人的功能,也不會對老年人造成心理傷害。
責(zé)任編輯:李超群
2022.03.17 17:51:17
2022.03.17 17:50:19
2022.03.17 17:48:16
2022.03.17 17:46:30
2022.03.17 17:45:16
2021.01.21 12:24:45
07/13老人走失后如何尋找
07/16患病老人有哪些特點和護理需求?
11/30照顧癱瘓老人需要什么物品,平時有哪些注意事項一起跟小編了解吧
07/16老年患上老人幻想癥怎么辦?
01/16老人參加集體活動好處有哪些
03/12如何與家中老人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