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應注意保暖 不宜“秋凍””,很多人都關心這個問題,接下來就跟隨佰佰安全網一起來詳細了解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糖尿病患者應注意保暖 不宜“秋凍”。俗話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這是人們身體保健的經驗,有一定科學道理。但是,“秋凍”卻并非適合每一個人,特別是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講。周佩如副主任護師認為,糖尿病患者本身抵抗力低,秋冬如果不注意保暖容易感冒,一旦感冒發(fā)生就容易導致感染。糖尿病患者一出現感染情況,激素水平就會升高,隨之血糖也會升高。除此之外,寒冷天氣會刺激人體的交感神經,使人體內腎上腺素及兒茶酚胺類物質分泌增加,這些激素的變化也可能導致血糖的變化。
因此,“春捂秋凍”這個原則并不適合糖尿病患者。周佩如副主任建議,秋冬氣溫下降時,糖友們應做好保暖工作,隨天氣變化適當增減衣物。
“不 少的糖尿病患者,在秋冬容易出現血糖波動的情況,有些患者認為這是跟秋冬季節(jié)的晝夜溫差大有關系。事實上,溫差大并不會導致血糖的波動,體內變化和飲食變 化才會導致血糖的波動。睡眠時間、運動量、飯量等的改變都會導致血糖波動,血糖波動是一個綜合的結果”,周佩如副主任說道。
此外,秋冬季節(jié)是適合進補的季節(jié),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講,秋冬進補需要注意什么?周佩如副主任護師表示,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講無需過多進補,尤其是老火湯進補不宜多。老火湯當中含有高尿酸,部分糖尿病患者不適合多吃。同時她也表示秋冬季節(jié)糖尿病患者可以多吃一些滋潤食物,比如玉竹煲點瘦肉、黑豆黃芪湯等。
在秋冬季節(jié),科學適度的運動不僅能幫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也能起到御寒保暖的作用。周佩如副主任護師告訴家庭醫(yī)生在線的編輯,糖尿病患者秋冬運動要堅持“適時適量”原則。
首先在選擇運動項目方面,需選擇每天都能夠堅持進行且不傷害到關節(jié)的運動,例如跑步、健走,在不妨礙到其他人休息的情況下,廣場舞也是一種非常好的運動方式。其次在運動時間與運動強度方面,周佩如副主任護師并不建議糖尿病患者“空腹晨運”,她認為,最適合的運動時間是飯后一小時,運動時間根據運動強度進行調整保持在30到60分鐘間。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做家務有利于血糖的控制,但家務勞動并不能代替規(guī)律的運動鍛煉。這是因為家務勞動屬于輕體力勞動,消耗的熱量很少。同時,家務勞動不能對身體發(fā)揮全面、系統(tǒng)的鍛煉作用,因此,周佩如副主任護師表示,糖尿病患者在做家務的同時也應安排單獨的時間進行運動鍛煉。糖尿病患者通過運動鍛煉,可使全身各個組織和器官都能發(fā)揮鍛煉作用,從而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加強代謝調節(jié),提高葡萄糖利用率,增強胰島素敏感性,進而達到控制血糖、增強體質的目的。
為了預防出現低血糖情況,不少糖友在運動前后都會吃一些食物加餐。那么糖尿患者在運動前后加餐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周佩如副主任護師告訴家庭醫(yī)生在線的編輯,餐后一小時進行運動不需要加餐,尤其是晚餐后的一小時;若是下午4點左右進行運動,建議先測一下血糖,血糖低于5.6則需要適當加餐,加餐原則相當于攝入15克碳水化合物的物質,即相當于一盒優(yōu)酸乳或者3塊餅干的能量。
“糖尿病并發(fā)癥分為急性并發(fā)癥和慢性并發(fā)癥兩種”,周佩如副主任護師告訴家庭醫(yī)生在線的編輯。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多由血糖波動引起,除了低血糖之外,血糖過高也會導致感染,從而誘發(fā)一些急性并發(fā)癥,例如酮癥酸病毒中毒、高滲綜合癥等。此外,使用苯乙雙胍這種藥后可能出現乳酸性酸中毒,也屬于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
而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相對急性并發(fā)癥來講則更多, 慢性并發(fā)癥通常是由于長期血糖控制不好引起,并非血糖波動引起。慢性并發(fā)癥主要有大血管并發(fā)癥、微血管并發(fā)癥兩種,其中大血管并發(fā)癥主要有心腦血管、下肢 大血管等并發(fā)癥;微血管并發(fā)癥常見的則有腎病、足部神經病變、眼底病變等癥狀。
周佩如副主任護師強調,秋冬預防糖尿病并發(fā)癥要堅持“四控”原則,即控制血糖、控制血脂、控制血壓、控制體重。部分糖尿病患者對此有疑惑,糖尿病為何還需要控制血脂、血壓?但糖尿病治療是一個綜合治療,要預防糖尿病并發(fā)癥就必須要堅持控糖、控脂、控血壓和控體重并重治療。
通過佰佰安全小編的介紹,糖尿病患者應注意保暖 不宜“秋凍”大家都清楚了吧,如果大家還想了解更多關于老人安全的知識,敬請繼續(xù)瀏覽本網的其他欄目內容,可以讓老人有一個更健康的身體。
責任編輯:張小付
2023.02.09 22:18:15
2023.02.09 22:17:12
2023.02.09 22:16:08
2023.02.09 22:14:51
2023.02.09 22:13:41
2023.01.16 21: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