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實生活中,勞動合同中存在欺詐行為的也不少,那么,勞動合同中存在哪些詐騙行為呢?隨小編一起了解下吧。
近年來,關于勞動者以欺詐手段簽訂勞動合同引發(fā)的勞動爭議案件數(shù)量一直處于增長態(tài)勢。關于勞動者以欺詐行為訂立勞動合同的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以下簡稱《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及第三十九條僅作出簡單規(guī)定,在面臨復雜的勞動關系時,勞動者的欺詐行為、勞動合同的效力及后續(xù)處理等問題亟需進一步解釋和認定。那么,勞動合同中存在哪些詐騙行為呢?
佰佰安全網(wǎng)小編了解到,勞動者在求職、在訂立勞動合同時,因處于劣勢地位,或為滿足用人單位的錄用條件,或為誘導用人單位盡快做出聘用決定,可能會出現(xiàn)以下行為:虛構過往工作經(jīng)歷,提供偽造學歷證書、資質(zhì)證書,隱瞞、未如實告知自身素質(zhì)背影,如司機提供虛假駕駛證照、保安員提供虛假無違法犯罪記錄證明、女性勞動者在入職時并未告知用人單位已有婚育、懷孕等事實。
那么,我們判斷勞動者簽訂的勞動合同里存在欺詐行為呢?
1 、如勞動者不具有履行勞動合同的資格,卻未如實告知用人單位,勞動者屬于欺詐行為,勞動合同應確認無效;
2 、勞動者不具有履行勞動合同的能力,但在訂立勞動合同時卻故意隱瞞或提供虛假情況,在此后亦無法勝任工作,勞動者可認定為欺詐行為,雙方所簽勞動合同應確認無效;
3 、勞動者在訂立勞動合同時雖未向用人單位如實說明情況,但在履行合同期間能夠勝任工作,且并未使用人單位的利益受損,則勞動合同不宜確認無效。
以上就是佰佰安全網(wǎng)今天為您整理的相關職場詐騙防范小知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稍后,我們介紹勞動合同詐騙行為及維權方法,敬請期待。
責任編輯:鄒蘭
2022.09.26 21:57:58
2022.09.26 21:56:42
2022.09.26 21:55:26
2022.09.26 21:54:04
2022.09.26 21:52:57
2022.09.23 21: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