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毽子起源于中國漢代,盛行于六朝、隋、唐,鍛煉效果好,是一項男女老幼皆宜的運動項目。老人踢毽子好處也很多。但是,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病等嚴重疾患的人,要慎重參與,妥善掌握好尺度。
踢毽子這項運動一般是孩子比較喜歡,我們很少可以看到老人踢毽子。其實,踢毽子起源于中國漢代,盛行于六朝、隋、唐,鍛煉效果好,是一項男女老幼皆宜的運動項目。那么老人踢毽子好嗎?接下來佰佰安全網小編就帶大家一起看看老人踢毽子的好處。
對慢性骨關節(jié)疾患的緩解作用
踢毽子是一項比速度、比耐力、比技術的運動,經常踢毽子可以調節(jié)人的眼、腦、神經、四肢,通過下肢踢、落、跳、挪、轉、磕、盤、拐等動作,使腳、腿、腰、頸、眼各部得到鍛煉,發(fā)展速度、耐力、靈敏、反應、柔韌、彈跳、協(xié)調等素質。通過鍛煉對機體相關部位或疾病相關癥狀的作用帶來的積極結果。直接的結果譬如對頸椎病、肩頸部疾病、腰椎間盤突出癥、坐骨神經痛等慢性骨關節(jié)疾患的緩解作用。
有專家還專門以踢毽子為手段,制定出用以治療腳部畸形的方案,據(jù)說對“八字腳”的矯正能收到明顯效果。其方法是:如意欲矯正“外八字腳”,踢毽子時可用內拐踢法,即屈膝用腳內側踢的方法;矯正“內八字腳”,可采用外拐踢法,即屈膝用腳外側踢的方法。長期堅持,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效果。
可延緩衰老提高抗病力
踢毽子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增強心肺功能。踢毽子還可以促進腿部肌肉的增強和青少年骨骼的健康成長,達到提高肌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延緩衰老、延年益壽的目的。
可防糖尿和癡呆
踢毽子對糖尿病患者有特殊的作用。糖尿病人由于營養(yǎng)過剩、體育鍛煉缺乏,致使下肢萎縮,而踢毽子以人的腿部、腳部活動為主,帶動全身血液循環(huán),對調節(jié)人體血糖起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對頸椎、腰椎間盤突出、肩頸部疾病、坐骨神經、近視、老年癡呆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踢毽子屬于運動比較激烈的項目,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病等嚴重疾患的人,要慎重參與,妥善掌握好尺度。最好能了解一定關于骨關節(jié)方面的老人健身安全小知識,掌握好踢毽子的基本技巧,不能盲目蠻踢,以免造成崴腳、傷筋、摔傷、骨折或其他更嚴重的傷害來。
責任編輯:慕丹萍
2022.12.30 20:58:51
2022.12.30 20:57:42
2022.12.30 20:56:24
2022.12.30 20:54:41
2022.12.30 20:53:39
2022.12.10 21:52:13
07/13老人走失后如何尋找
07/16患病老人有哪些特點和護理需求?
06/26學校安全教育的好處
11/30照顧癱瘓老人需要什么物品,平時有哪些注意事項一起跟小編了解吧
07/16老年患上老人幻想癥怎么辦?
01/16老人參加集體活動好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