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中暑后如何做急救治療”,很多人都關心這個問題,接下來就跟隨佰佰安全網(wǎng)一起來詳細了解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中暑一般是在夏季烈日暴曬或高濕度的特殊環(huán)境下發(fā)生的一種急性病,常常出現(xiàn)頭昏出汗、口渴、發(fā)熱、胸悶、心慌及四肢沒有氣力,甚至出現(xiàn)惡心嘔吐、面色蒼白、昏厥等癥狀。那么高溫中暑后如何做急救治療呢?下面就一起隨佰佰安全網(wǎng)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或其它人有先兆中暑和輕癥中暑表現(xiàn)時,首先要迅速撤離當時的高溫環(huán)境,選擇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然后可以試試下面的方法,一般都能迅速緩解癥狀。如果沒能緩解,可能就是重癥中暑了,應該立即送到醫(yī)院進行系統(tǒng)治療。
一、穴位治療
1、身體穴位——人中
A.人中學名稱水溝,位于面部正中、鼻唇之間人中溝的上1/3與中1/3交點處。
B.患者頭部應盡量平放。施治者將拇指立起,用拇指指尖用力掐按人中,持續(xù)用力1分鐘,稍放松后重復掐按,直到患者蘇醒或癥狀緩解。
2、解暑耳穴
A.主穴 耳尖----耳郭向前對折的上部尖端處;配穴; 肝----耳甲艇的后下部;心----耳甲腔正中凹陷處。
B.耳尖放血,準備一支三棱針(醫(yī)用采血針也可以),用75%的酒精消毒干凈。一手(注意手也要消毒喲)反復揉搓耳朵,特別是耳尖處,使其充血,另一手用三棱針(或采血針)快速點刺耳尖,出血不暢時可用手擠壓傷口,擠出3~5滴即可,然后可用干凈棉球按壓止血。
C.接著耳穴壓豆或用棉簽點壓耳穴肝和心,直到癥狀緩解。
二、口服解暑藥物
1、口服十滴水1~2支或藿香正氣水1~2支,服藥后2小時即可緩解。如6小時癥狀尚未完全消失,可重復使用,多數(shù)病人在24小時后可恢復正常。多喝些淡鹽水,以補充流失的體液。
2、暴露待刮痧的皮膚,涂抹刮痧介質(zhì)(萬花油、活血劑等),刮板與皮膚成90度或45度角進行刮拭。
3、刮痧可選擇以下部位:頸部(頸部正中線,頸兩側(cè)至肩)、背部(背部正中線,背部兩側(cè))、胸部(胸部正中線,胸肋間隙)、上肢(肩、臂、肘窩)、下肢(腘窩處等)均由上往下刮,胸部由內(nèi)往外刮。
4、每個部位一般刮3~5分鐘,以出痧(紫紅色的痧痕)為度,最多不超過10分鐘,不可強求出痧。刮拭完一部位,再刮另一部位。再次刮痧須間隔3~6天,以皮膚上痧退為準。
5、出痧后最好喝一杯溫開水(最好為淡糖鹽水),并休息15~20分鐘,同時30分鐘內(nèi)忌洗涼水澡。
注意事項:年老、年幼、體質(zhì)虛弱、孕婦、產(chǎn)婦、婦女月經(jīng)期,刮痧時手法要輕,不宜大面積刮痧。局部有皮膚病或皮膚破損的,不宜刮痧。有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友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等,不宜刮痧。
三、防暑解暑的飲食
A、防暑飲料
熱茶是首選,既解渴又解乏;或是含有鹽分的清涼飲料,如酸梅湯也是很好的解暑飲料;平時不妨多喝一些綠豆湯和冬瓜湯,有清熱解暑的作用;如果中暑剛恢復,可以少量多次飲用淡鹽水。
B、防暑食材
苦能清心降火,所以要多吃苦味的蔬菜如苦瓜、苦菜、萵筍、芹菜等;鴨肉性涼而且蛋白質(zhì)含量高,最適合夏天吃,防暑解暑而且營養(yǎng)豐富。
以上就是關于高溫中暑后如何做急救治療的內(nèi)容介紹,如果你對外出突發(fā)中暑該如何進行急救等有關疾病急救方面的知識還有疑問,請繼續(xù)關注佰佰安全網(wǎng)中暑急救安全常識欄目。
責任編輯:王小麗
2021.01.08 11:01:14
2020.09.04 16:43:50
2020.09.03 11:39:43
2020.09.02 16:29:30
2020.09.01 12:02:04
2020.08.14 11:35:58
02/28兒童面霜很重要,掌握正確使用方法效果好
07/17汽油起火后該如何正確滅火?
07/13老人走失后如何尋找
09/30硫酸的危害以及急救措施以及預防方法,大家都了解嗎?
04/06兒童情緒控制能力差,正確引導很重要
07/07國家有哪些關愛留守兒童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