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孩子缺乏危險認知的了解,讓孩子出現危害,那么孩子缺乏對危險認知的原因有哪些?
很多孩子因為缺乏危險認知,在生活中容易引起危險,那么孩子缺乏對危險認知的原因有哪些?通過佰佰安全網來詳細的講解一下。
孩子缺乏對危險認知原因如下;
1、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兩面性
兒童總死亡率的逐年下降,死亡原因排列的改變,從一個角度反映了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近些年來,隨著新的檢查手段、新的治療方法、新藥、新疫苗的不斷產生,像肺炎、腹瀉、破傷風、鼠疫、霍亂、肺結核等過去對兒童生命危害很大的疾病,現已被消滅和控制,從而有效地降低了各類疾病對兒童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從另一角度看,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家用電器的普及,城市建筑的高層化,交通工具特別是汽車的大量增加,都成為威脅兒童生命安全的新因素。近年來有關部門對意外事故進行調查的結果表明,在造成兒童意外事故原因中,車禍的發(fā)生呈逐年上升趨勢。這一狀況與日本和西方發(fā)達國家的情況極為相似。這說明,社會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具有兩面性:在兒童保健條件不斷改善的同時,各種危險因素也隨之增多,兒童發(fā)生意外事故的可 能性亦越來越大。
2、兒童自我保護能力弱
兒童意外事故發(fā)生率高,除了外界的客觀因素外,一個不能不提到的因素是兒童自身的弱點。兒童在判斷 能力、應變能力及體力等方面遠不及成年人,面對突如其來的意外事故時,很難及時做出正確反應,容易導致 意外事故的發(fā)生。 從生理特點來看,兒童的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還不完善,尤其是視覺、聽覺、觸覺及運動機能的綜合協(xié)調能力比較差,對物體的方向性和空間位置的判斷容易出現錯誤。瑞典和日本的有關研究都表明,兒童面對迎面而來的汽車常常不知道躲閃,過馬路只注意一個方向的車輛而不顧另一個方向,對汽車車速的快慢缺乏正確的判斷力,誤認為噪音小的汽車沒有危險等等。同時,兒童的肌肉組織發(fā)育不完善,手和腿部的肌肉組織力量小,在進行一些大型游樂活動或由高向下跳時,常常會因力不從心而發(fā)生事故。加之,幼兒的小腦平衡功能發(fā)育差,不能正確判斷視深度,因此在行走、跑跳時容易摔跤、磕碰。從心理特點來看,兒童具有好奇的特點,對周圍的事物和環(huán)境喜歡探索,但對危險因素缺乏認識。同時, 幼兒期的兒童有了明顯的自我意識,獨立性逐漸增強,不愿處處受大人的保護。可見,無論是兒童的生理特點還是心理特點,都使意外事故在他們身上發(fā)生的可能性增大。
3、教育方式的偏差
兒童意外事故發(fā)生率的高低,與家庭、幼兒園的教育方式密切相關。現在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從一生下來就被大人當寶貝似地保護起來,既怕餓著、凍著他們,又怕摔著、碰著他們;不少家長和老師“好心”地對兒童的一舉一動都給予保護,許多本該由兒童自己干的事全由他們代勞。過多地對幼兒施行各種保護性管理措施,嚴格限制幼兒的各種活動,教育孩子這也不能動那也不能動,而忽略從小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樹立起他們的安全意識,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生活能力。結果一旦面臨突如其來的意外事故,孩子往往手足無措。
孩子缺乏危險認知是有原因的,家長一定要在這方面重視孩子危險意識的培養(yǎng),父母對孩子的安全教育有多重要是有目共睹的,這些校園安全知識需要大家的詳細了解。
責任編輯:何顯搶
2022.09.13 19:59:50
2022.09.13 19:58:36
2022.09.13 19:57:24
2022.09.13 19:56:07
2022.09.13 19:54:52
2022.09.07 21:2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