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主要有以下三大陷阱:
1、高息攬儲:近期媒體曝光,16位來自蕭山、杭州、寧波等地的存款人,受高額貼息誘惑,將2.88億元巨額資金存入中國工商銀行(601398,股吧)甘肅省臨夏東鄉(xiāng)(縣)支行,卻遭遇企業(yè)和銀行“內鬼”勾結,以假存單作質押騙取貸款。事情敗露后,警方已抓捕了一批涉案主要人員,涉案資金也被凍結,如今仍有存款到期多月無法支取。長期以來,銀行攬儲壓力“滋生”了大量的資金掮客,以貼息、返利等做法使不少儲戶放松警惕,沒有意識這部分“高息”不受法律保護。專家提醒,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存款人在關注存款利息的同時,要多留個心眼兒,不要輕信所謂的“銀行信譽”,要知道銀行也有“內鬼”,還有不少人借助銀行場地非法集資。
只要做到以下三點就可以識別理財陷阱:
1、比一比 “兩分利”以上大多不靠譜,無論何種理財陷阱,高額的回報率都是吸引投資者的重要因素。然而民警提示,多數(shù)情況下,明顯偏高的投資回報很可能就是一處投資陷阱。按照我國法律規(guī)定,超過國家規(guī)定貸款利率4倍以上的利率不受法律保護,這可以作為判斷回報是否過高的一個參考。目前國家規(guī)定的一年期貸款利率為6%,也就是說,年化利率24%(俗稱“兩分利”)以上,是不受法律保護的。民警提示,一個企業(yè)正常的年利率不會超過20%,超高利息投資的回報,不可能維持太久,其中大多有非法詐騙的行為。快速致富”、“高回報、零風險”極有可能是“請君入甕”的投資陷阱。
2、查一查,投資之前先上網,相關企業(yè)是不是經過國家批準的合法的上市公司、是不是可以發(fā)行公司股票、債券、國家規(guī)定的股權交易場所等,都能通過政府網站,查詢到,投資人在出手之前,不妨先上網查查。通過查詢工商登記資料,投資人也能查明相關企業(yè)是否是經過法定注冊的合法企業(yè),是否辦理了稅務登記等。如果主體身份不合法、不真實,則有欺詐嫌疑。此外,一些影響較大的非法集資犯罪,相關媒體多會進行報道。上網查查新聞,說不定就能避免陷入一場集資詐騙的陷阱。
第一、確定理財目標;以分為三個步驟攢錢、保值、增值。無論是保值還是增值都需要你投入精力,制定自己的理財目標。有了目標才知道自己下一步該怎么走,不能因為高收益的利潤就自亂陣腳,要知道賺錢不是那么容易的,要有耐心。
第二、制定理財計劃。這一步要考慮自己的經濟收入中哪一部分可用于理財。如,將經濟收入分為三部分:消費、儲蓄、投資。對于安全感要求高的人可以多儲蓄少投資,對于樂天派可以多消費少投資;對于富有挑戰(zhàn)性的人可以少儲蓄多投資。
第三、分散投資領域。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分散投資,此消彼漲,錢不會一下子賠光,這相對保險,也能達到保值的目的。分散投資就算損失也不會血本無歸,減少損失。
第四、無論投資何種項目,一定的專業(yè)知識是必不可少的。無論投資對象的經營人員說得如何通俗易懂,投資者均有必要展開必需的背景調查,這就涉及調查對象的信用記錄、相關手續(xù)、有無正規(guī)且有實力的企業(yè)合作、擔保和投資等。實在不懂,找個法律專業(yè)人員咨詢一下也有利無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