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1.打鉆時的防塵
(1)濕式鑿巖。濕式鑿巖的實質,是隨著鑿巖過程的進行,連續(xù)地將水送至鉆眼底部,以沖洗巖屑和濕潤巖粉,達到減少巖塵的產生和飛揚的目的。
(2)水電鉆打眼。水電鉆主要用在回采和煤巷掘進工作面,亦可以用于軟巖和半煤巖掘進工作面。
(3)干式捕塵。干式捕塵主要用于缺水、高寒地區(qū)和某些特殊條件下的巖石巷道掘進工作面。
2.放炮時的防塵
(1)水袋填塞炮眼。俗稱“水炮泥”。其實質是將裝滿水的塑料袋裝填在炮眼內,爆破時水袋被爆碎,并將水壓入煤的裂隙和霧化,以達到防塵的目的。
(2)水封爆破。水封爆破不僅能降低煤塵的產生量,而且還能減少瓦斯涌出,增加爆破的安全性和提高爆破效果。
水封爆破的做法是:將炸藥裝炮眼內后,孔口密封好,然后向炮眼內注水,再進行爆破。該爆破法可用于煤巷掘進,也可用于回采。
一、 安全帽
安全帽是工人必備的頭部防護用品,一般為礦工、建筑工人在工作時佩戴,它能抵擋從高空掉下來的物品使它向外側偏離,盡可能減小頭部所受到的沖擊。
二、 防護眼鏡
從事工業(yè)生產的作業(yè)工人,有的需要戴專門的護目鏡操作,戴這類眼鏡不是為了裝飾,而是為了保護眼睛,免受粉塵、煙塵、金屬以及化學溶液濺射的損傷。
隔音耳塞
工人長期在90dB以上或短時在115dB以上環(huán)境中工作,會造成對聽力嚴重傷害,最好使用隔音耳塞。通過插入耳道后與外耳道緊密接觸,以隔絕聲音進入中耳和內耳,達到隔音效果。
三、 口罩面罩
像環(huán)衛(wèi)工、油漆粉刷工等長期在污染空氣下作業(yè)的工人,有必要佩戴口罩來過濾空氣中的粉塵、顆粒物,減少有害物質吸入人體。如果工作環(huán)境中會產生毒氣,還得使用專門的防毒面罩。
1、用安全理念引領員工
理念即人的理想與信念。我們要教育員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安全觀,用集團公司“人人都是通風員”等安全理念引領員工,使員工珍愛生命保安全,真正做到為自已而安全、為親人而安全、為企業(yè)而安全。
2、用安全文化熏陶員工
企業(yè)要不斷完善安全文化制度,做到與時俱進,逐步形成與企業(yè)安全發(fā)展、科學發(fā)展、和諧發(fā)展相適應的制度文化,提高文化文化執(zhí)行力,規(guī)范員工安全行為;要弘揚安全工作正氣。
3、用安全知識充實員工
現(xiàn)代化煤炭企業(yè)需要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去駕馭,我們要改進安全培訓方式,本著干啥學啥、干啥精啥、缺啥補啥的原則強化對員工的安全培訓,加大培訓考核力度,激勵員工學文化、學知識、增才干,打造本質安全員工隊伍,做到知行合一。
1.井下避災的基本原則
(1)積極搶救。災害事故發(fā)生后,處于災區(qū)內以及受威脅區(qū)域的人員,應沉著冷靜,根據(jù)災情和現(xiàn)場條件,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時投入現(xiàn)場搶救,將事故消滅在初起階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圍,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
(2)安全撤離。當受災現(xiàn)場不具備事故搶救的條件,或可能危及人員的安全時,應由在場負責人或有經驗的老工人帶領,根據(jù)預防災害計劃中規(guī)定的撤退路線和當時當?shù)氐膶嶋H情況,盡量選擇安全條件最好、距離最短的路線迅速撤離危險區(qū)域。
(3)妥善避災。如無法撤退 (通路冒頂阻塞、 在自救器有效工作時間內不能到達安全地點等) 時,應迅速進入預先筑好的或就近地點快速建筑的臨時避難硐室,妥善避災,等待礦山救護隊的援救。
1、完善對煤炭企業(yè)防塵管理制度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目前對于煤礦粉塵的防治方法也在不斷完善,防塵管理制度也在不斷健全,通過將完善的管理制度方法應用在實際的降塵上,取得的效果十分明顯。
2、通風除塵
目前在一些煤礦企業(yè)中通風除塵防治方法應用較為廣泛,通風除塵主要是利用風機設備將外界空氣輸送到煤礦粉塵較濃的地方,從而稀釋粉塵濃度,然后再利用風力原理將其排出,從而達到降塵的目的。
3、煤層注水
通過對煤層中進行打注水孔,然后利用水壓將一些沒有被開采的煤礦進行灌水處理,這樣能夠將煤礦中的煤進行濕潤,從而在開采過程中不會產生大量的粉塵,并且還能夠減少有害氣體的發(fā)生。
4、加強人體防護
在煤礦成長中,加強對人體的防護,可有效減少對煤礦粉塵對人體健康的傷害,一般都是通過佩戴防塵口罩、防護面具等個人防塵裝置,從而使其有一個很好的除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