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膽堿,為吸濕性、白色結晶。易溶于水及醇類,水溶液幾乎呈中性,不溶于醚、石油醚、苯及二硫化碳。易潮解,在堿溶液中不穩(wěn)定??捎糜谥委熤靖魏透斡不沧鳛榍菪箫暳咸砑觿?。
中文名稱:氯化膽堿
中文別名:氯化膽脂;氯化2-羥乙基三甲銨;增蛋素
性狀:吸濕性晶體。
溶解性:易溶于水及醇類,水溶液幾乎呈中性,不溶于醚、石油醚、苯及二硫化碳。微有魚腥臭,咸苦味,易潮解,在堿溶液中不穩(wěn)定。
產(chǎn)品規(guī)格:25Kg/袋、20公斤每桶。
作用一、組織培養(yǎng)基、飼料添加劑,臨床用于抗脂肪肝劑。
作用二、用于治療脂肪肝和肝硬化,也用作飼料添加劑,能刺激卵巢多產(chǎn)蛋、產(chǎn)仔及禽畜、魚類等增重
作用三、氯化膽堿能有效的預防和治療畜禽器官內的脂肪沉積和組織變性。能促進氨基酸的吸收與合成。能增強畜禽的體質和抗病能力,促進生長發(fā)育,提高禽類產(chǎn)蛋率。用量1-2g/kg。
作用四、作為飼料添加劑,氯化膽堿具有以下生理作用:可預防肝臟、腎臟中的脂肪積累及其組織變性;可促進氨基酸的再組合;可提高氨基酸,尤其是必需的氨基酸蛋氨酸在體內的利用率。在日本,氯化膽堿的98%用作雞、豬、肉牛及魚蝦等動物飼料添加劑。大部分加工成粉劑,50%粉劑的制法是在混合器中預先加入適當粒度的賦形劑,而后滴加氯化膽堿水溶液,經(jīng)混合、干燥而得。有些商品粉劑還配合有維生素、礦物質、藥物等。氯化膽堿是維生素B屬藥物,用于肝炎、肝機能退化、早期肝硬化、惡性貧血等癥。
作用1、轉化為甜菜堿,提供甲基與高半胱氨酸結合形成蛋氨酸,降低飼料成本。
作用2、作為卵磷脂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禽的脛骨粗短病和豬肢體外張病的預防有重要作用。
作用3、以卵磷脂形式促進脂肪運輸或通過提高肝臟對脂肪酸的利用來預防脂肪的不正常蓄集,防止脂肪肝。
作用4、參與神經(jīng)傳導。膽堿是神經(jīng)遞質乙酰膽堿的前體,是神經(jīng)鞘磷脂的重要組成成分。氯化膽堿對促進畜禽的生長發(fā)育、提高肉蛋質量、防病抗病、降低飼料成本有顯著效果,是一種不可缺少的維生素類飼料添加劑。
據(jù)專家介紹,氯化膽堿用法用量一般每1000公斤飼料中拌入氯化膽堿1公斤,幼畜禽加量宜大些,應根據(jù)情況酌量增減。
氯化膽堿屬B族維生素之一。它是生物組織中乙酰膽堿、卵磷脂和神經(jīng)磷脂的組成部分,它可以節(jié)約蛋氨酸。膽堿是畜、禽、魚類所需的重要物質。它在動物體內可以調節(jié)脂肪的代謝與轉化,可以預防肝臟中沉積及其組織變性,作為一種甲基的供體,可促進氨基酸的再形成,提高氨基酸的利用率。
試驗表明膽堿對雞禽類尤為重要。它合成的氨基酸和卵磷脂輸送到雞禽體內各部,能防止脂肪在肝、腎蓄積,加速雞禽的生長,提高產(chǎn)蛋率和孵化率。試驗進一步證明膽堿缺乏會使草魚血漿總脂、甘油三脂、膽固醇、磷脂含量明顯偏低,從而影響草魚生長。貂、豬、兔、牛等家畜飼料中缺少膽堿時,會使家畜發(fā)育不良,皮毛粗糙骨骼軟,降低生長,體弱多病。所以飼料中必須添加氯化膽堿,以保證它們的快速健壯成長。
據(jù)了解,氯化膽堿低毒,進入到土壤中易被微生物分解,無環(huán)境污染,具有廣泛的開發(fā)應用價值。大白鼠急性經(jīng)口LD50為2692 mg/kg,小鼠LD50為4169 mg/kg(雄),3548 mg/kg(雌)。
另外,氯化膽堿對植物的副作用是影響植物生長和殘留一些毒性。因為氯化膽堿在生產(chǎn)過程中,會遺留一些難于去除的重金屬元素,而這些重金屬一旦噴到作物上就會影響植株生長。同時它還帶有一定的毒性,若噴施過多會殘留一些毒物在植株上。
FDA把它列為一般公認安全的(GRAS)食品添加劑,美國規(guī)定它每天的適宜攝入量為男性550毫克;女性425毫克。據(jù)美國聯(lián)邦公報消息,2015年12月16日美國環(huán)保署發(fā)布終期條例,豁免氯化膽堿用于收獲前并按照標識說明與良好農業(yè)規(guī)范時在食品中的最大殘留限量。
氯化膽堿的儲存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氯化膽堿水劑貯存溫度不應低于 -12℃,以避免結晶后堵塞管道。
2、氯化膽堿粉劑貯存在筒倉中應使用除濕設備以防產(chǎn)品吸潮。氯化膽堿粉劑吸潮后將會導致產(chǎn)品變濕并結塊從而導致導管堵塞。植物載體型氯化膽堿粉劑長期吸濕后則有可能有發(fā)酵現(xiàn)象。
3、氯化膽堿水劑貯存溫度不應低于-12℃,以避免結晶后堵塞管道。
4、氯化膽堿水劑易溶于水及醇類,水溶液幾乎呈中性,不溶于醚、石油醚、苯及二硫化碳。微有魚腥臭,咸苦味,易潮解,在堿溶液中不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