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病毒性肝炎以肝臟炎癥病變?yōu)橹鞯膫魅静?,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任何年齡均可患本病,但主要為兒童和青少年。成人甲肝的臨床癥狀一般較兒童為重。冬春季節(jié)常是甲肝發(fā)病的高峰期。本病病程呈自限性,無慢性化,引起急性重型肝炎者極為少見,隨著滅活疫苗在全世界的使用,甲型肝炎的流行已得到有效的控制。
1.傳染源
甲型肝炎患者和無癥狀感染者為傳染源,甲型肝炎患者僅從糞便中排出病原體,血液中HAV主要出現(xiàn)在黃疸發(fā)生前14-21天,在此期患者的血液有傳染性,有報道通過輸血傳播,但黃疸發(fā)生后患者血液通常無傳染性。患者在起病前2周和起病后1周從糞便中排出HAV的數(shù)量最多,此時傳染性最強。但至起病后30天仍有少部分患者從糞便中排出HAV。
病毒性肝炎傳播途徑:
(1)甲型肝炎:糞-口途徑為主要傳播途徑,日常生活接觸是散發(fā)性發(fā)病的主要傳播方式,而水和食物特別是水生貝類的污染可引起甲型肝炎暴發(fā)流行。
(2)乙型肝炎:體液傳播是乙型肝炎的主要傳播途徑,含有乙肝病毒的體液或血液可通過輸血及血制品、預防接種、藥物注射和針刺、性接觸等方式傳播。生活中的密切接觸是次要的傳播途徑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母嬰傳播,包括經胎盤、分娩、哺乳、喂養(yǎng)等方式引起的HBV感染,約占我國嬰幼兒HBV感染的l/3。
(3)丙型肝炎:輸血是HCV感染的主要傳播途徑,丙型肝炎占輸血后肝炎的90%.而非經輸血獲得的HCV感染主要通過生活中的密切接觸,包括性接觸及注射等方式傳播,HCV也可通過母嬰傳播。
恢復期就是指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此時的患者的病情開始好轉的情況,但是,要問他是還有傳染性,專家介紹說,此時只是說明病情在好轉,并不能說明體內完全沒有病毒,而只要病毒在,就具有傳染性。
恢復期是一個好的狀態(tài),當患者的病情已經出現(xiàn)好轉,也說明了此時的患者即將或者已經產生了保護性的抗體,在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后,病毒就會消失掉。但是,這個情況也只說明體內病毒數(shù)量少,病毒復制慢,但是,病毒還是存在的,所以傳染性是有的,同時治療也是應該的。
護肝藥:①促肝細胞生長素 促進肝細胞再生,對肝細胞損傷有保護作用,并能調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和抗纖維化作用。②水飛薊賓 有保護和穩(wěn)定肝細胞膜作用。③甘草酸二銨 具有較強的抗炎,保護細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適用于伴有谷丙轉氨酶升高的慢性遷延性肝炎及慢性活動性肝炎。④腺苷蛋氨酸 補充外源性的腺苷蛋氨酸有促進黃疸消退和肝功能恢復的作用。
肝炎主要分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5種,它們具有不同的傳播途徑。甲型肝炎病毒主要是從腸道排出,通過我們日常生活的密切接觸而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過各種體液排出體外而感染。丙型肝炎主要通過輸血、和血制品而感染.丁型肝炎的傳播途徑與乙型肝炎相似,戊型肝炎主要通過被污染的水源,經糞口途徑而被感染。
乙型肝炎的傳播途徑是最廣的,主要有:母嬰傳播是懷孕期間嬰兒通過胎盤吸收營養(yǎng)而被感染,或是分娩的過程中新生兒吸入了帶有病毒的羊水和陰道分泌物而被感染;產后也可能通過與母親的密切接觸而傳染。乙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血液中,因此可以通過血液或血液制品傳播。如果男性患有乙肝,那么他的精液中就攜帶這種病毒,目前母嬰傳播是嬰兒感染乙肝病毒的主要途徑,但是父親感染乙肝也可以傳染給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