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問我有關什么是“孔雀石綠魚”的一些問題,想必很多人對這個概念也很模糊吧,下面我們就一起了解下孔雀石綠魚的危害以及如何識別吧!
近幾年,隨著生活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魚類等水產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但是伴隨而來的各類水產品食品安全隱患更是層出不窮。農獸藥殘留、重金屬污染、違規(guī)添加物、生物毒素、病原微生物……單是其中一種名為孔雀石綠的殺菌劑的違規(guī)使用就經(jīng)常見諸于各類媒體。那么,孔雀石綠魚怎么識別呢?下面佰佰安全網(wǎng)就來教您幾招識別孔雀石綠魚方法。
孔雀石綠過去常被用于制陶業(yè)、紡織業(yè)、皮革業(yè)、食品顏色劑和細胞化學染色劑,1933年起其作為驅蟲劑、殺蟲劑、防腐劑在水產中使用,后曾被廣泛用于預防與治療各類水產動物的水霉病、鰓霉病和小瓜蟲病。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國內外學者陸續(xù)發(fā)現(xiàn),孔雀石綠及其代謝產物無色孔雀石綠具有高毒素、高殘留、高致癌和高致畸、致突變等副作用。 孔雀石綠能引起魚類的鰓和皮膚上皮細胞輕度炎癥;使腎管腔有輕度擴張,腎小管壁細胞的胞核也擴大;更重要的是影響魚腸中的酶,使酶的分泌量減少,從而影響魚的攝食及生長。
鑒于孔雀石綠的危害性,許多國家都將孔雀石綠列為水產養(yǎng)殖禁用藥物。我國也于2002年5月將孔雀石綠列入《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化合物清單》中,禁止用于所有食品動物。
不法商販加入孔雀石綠,是由于孔雀石綠有消毒、殺菌等作用??兹甘G作為一種消毒劑,并且其價格低廉,購買方便,故在水產動物上廣泛應用,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運輸工具消毒:魚販為了延長魚的存活時間,在運輸前用孔雀石綠溶液對車廂進行消毒。
(2)魚罐水體消毒:因為魚從魚塘到當?shù)厮a品批發(fā)市場或者運輸?shù)酵獾?,需要?jīng)過多次裝卸和碰撞,易造成魚鱗脫落。而掉鱗易使病原菌侵入魚體,從而引起魚體霉爛并最終導致死亡。
(3)暫養(yǎng)消毒:一些酒店里為了延長魚的存活時間,也投放孔雀石綠進行消毒。
孔雀石綠對人體危害極大,既是殺真菌劑,又是染料,具有高毒素、高殘留和致癌、致畸、致突變等副作用,已被列入《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化合物清單》中。專家提醒,“吃水產品之前要盡量浸泡,這樣即使魚經(jīng)過了孔雀石綠溶液的浸泡,也可以稀釋,減輕對人體的毒害。在做法上,盡量煮透、蒸透,不要生吃?!?
一看魚鰭:正常魚的魚鰭根部一般是肉色,有的微微泛紅,感覺色澤自然,用手打開魚鰭立即會自然回縮;而使用過孔雀石綠浸泡或處理過的魚,根部會呈現(xiàn)藍綠色,即使有些魚商販經(jīng)過處理,用手一掐還能見到綠色,再用手將這樣的魚鰭打開,其回縮顯得有些生硬。
二看魚鰓:一般情況下,魚鰓是鮮紅色且不會附有臟物,用藥后的魚鰓因失血過多而發(fā)白,或因出血而帶有瘀血、呈紫紅色。
三看魚身:孔雀石綠具有高殘留的特性,使用過孔雀石綠的魚體表顏色呈淺藍色,若孔雀石綠溶液濃度較大,甚至會呈青草綠色。此外,使用孔雀石綠的魚,濃度低時,體表會產生過多的黏液,濃度過高時,保護膜被藥物破壞,黏液從體表脫落,鱗片摸起來會感到很粗糙、刮手。
此外,選購“冰鮮魚”,應該先觀察其眼睛和鰓。新鮮魚眼球飽滿,角膜透明清亮,鰓絲清晰呈鮮紅色;次鮮魚眼球不飽滿,眼角膜起皺,稍變渾濁,有時眼內溢血發(fā)紅,鰓色變暗呈灰紅或灰紫色;腐敗魚眼球塌陷或干癟,角膜皺縮或有破裂,魚鰓呈褐色或灰白色。
佰佰安全網(wǎng)提醒:買魚時最好選擇魚鱗無創(chuàng)傷,同時新鮮生猛的產品,盡量不買死魚;另外,孔雀石綠多用于水產養(yǎng)殖過程,所以購買捕撈的海魚可以降低風險。
責任編輯: 陳淼琪
科學知識改變你我生活普及安全暢享平安幸福
佰佰安全網(wǎng)原創(chuàng)出品公眾號: bban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