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毛細支氣管炎原因和發(fā)病機制”,很多人都關心這個問題,接下來就跟隨佰佰安全網一起來詳細了解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急性毛細支氣管炎(bronchiolitis)是一種嬰幼兒較常見的以毛細支氣管為主的下呼吸道急性感染,僅見于2歲以下嬰幼兒,多數是1~6個月的小嬰兒,發(fā)病與該年齡支氣管的解剖學特點有關。因微小的管腔易由黏性分泌物、水腫及肌收縮而發(fā)生梗阻,并可引致肺氣腫或肺不張。其臨床癥狀如肺炎,且喘憋更著,以明顯的喘咳和缺氧癥狀為特征。 臨床上較難發(fā)現未累及肺泡與肺泡間壁的純粹毛細支氣管炎,故國內認為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肺炎,實際上它與肺炎還是有區(qū)別的。本癥可流行發(fā)病,有人稱之為喘憋性肺炎。國內各地曾稱之為:流行性毛細支氣管炎(廣西)、流行性喘憋型肺炎(浙江)、小兒喘憋性肺炎(上海)、流行性氣喘?。◤V東)、流行性哮喘性肺炎(江西)等。至于在我國暴發(fā)流行的流行性喘憋性肺炎則另作敘述。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小兒毛細支氣管炎原因和發(fā)病機制都有哪些?
毛細支氣管炎可由不同的病毒所致。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最常見的病原,在中國醫(yī)科院兒科研究所所見病例,分離出合胞病毒者占58%。此外,副流感病毒(3型較常見)、腺病毒、流感病毒、呼腸病毒與鼻病毒均可引致毛細支氣管炎,少數系由人肺炎支原體引起。過去,偶自本病患兒分離出流感桿菌,可能在極個別情況下為病原菌,但也可能為帶菌或病毒與細菌混合感染。
病變主要侵及直徑75~300μm的毛細支氣管,黏液分泌增加,有細胞破壞物、纖維素堵塞,出現上皮細胞壞死及支氣管周圍淋巴細胞浸潤。炎癥可波及肺泡、肺泡壁及肺間質。肺不張、肺氣腫較為明顯。
以上就是佰佰安全小編為您介紹小兒毛細支氣管炎原因和發(fā)病機制的內容,本網兒童安全教育知識庫中還有很多關于兒童安全方面的知識,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xù)關注本網的內容,以便讓孩子更健康的成長。
責任編輯:張小付
2024.06.20 20:50:50
2024.06.20 05:00:17
2024.06.19 22:13:59
2023.10.01 14:22:08
2023.10.01 13:37:24
2023.10.01 09:59:04
02/28兒童面霜很重要,掌握正確使用方法效果好
04/06兒童情緒控制能力差,正確引導很重要
07/07國家有哪些關愛留守兒童的政策?
01/29虐待兒童對孩子的影響,是多么的恐怖
07/09社會該如何關愛留守兒童?
07/13兒童遭遇性騷擾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