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煲湯哪些方法容易造成營養(yǎng)流失”,很多人都關心這個問題,接下來就跟隨佰佰安全網一起來詳細了解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夏季天氣炎熱,人體易流汗水分流失快。同時食欲不振。容易產生心煩意燥情緒。夏季養(yǎng)生喝湯可滋補去燥,還能補充多種營養(yǎng)。想要煲出一鍋好湯其實并不簡單,平時我們煲湯容易有疏忽之處,如果不改正這些習慣湯里的營養(yǎng)就會全部流失,下面來看看夏季煲湯哪些方法容易造成營養(yǎng)流失吧?
水是煲湯的關鍵,它既是傳熱的介質,更是食物的溶劑。人們在煲湯時容易犯的第一個錯誤是加水不夠,導致中途加水,影響湯的風味。一般情況下,煲湯時的加水量應至少為食材重量的3倍。如果中途確實需要加水,應以熱水為好,不要加冷水,這樣做對湯的風味影響最小。
有些人總怕湯熬的時間太短不進味兒。其實,如果是煲肉湯,時間以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為最佳,這樣既能保證口感,也能保證營養(yǎng)。時間過長會增加湯中嘌呤的含量,進而增加痛風的風險,同時食物中的營養(yǎng)也會慢慢流失。如果是燉骨頭湯或豬蹄湯,時間可適當延長,但也不要超過3個小時。
不少人希望通過喝湯進補,因而在煲湯時會加入一些中藥材。但不同的中藥材特點各不相同,煲湯前,必須通曉中藥的寒、熱、溫、涼等各性。比如,西洋參性微涼,人參、當歸、黨參性溫,枸杞性平。另外,要根據(jù)個人身體狀況選擇中藥材。比如,身體寒氣過盛的人,應選擇當歸、黨參等性溫的中藥材,但體質熱的人吃后可能會上火。因此,在煲湯時如果想要加中藥材,最好根據(jù)自己的體質來。
鹽是煲湯時最主要的調料之一。有些人認為早點加鹽可以讓鹽完全“融入”食材和湯中,提高湯的口感,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因為鹽放太早會使肉中的蛋白質凝固,不易溶解,也會使湯色發(fā)暗,濃度不夠。鹽放得晚并不會影響湯的味道,反而還能使肉質保持鮮嫩。所以最好在快出鍋時再加鹽。
煲湯時,開始時應該先用大火將湯煮開,然后轉為文火煲湯。因為大火會使肉中的水分流失過快,導致其口感變差。控制火候以湯微微沸騰為好。
通過佰佰安全小編的介紹,夏季煲湯哪些方法容易造成營養(yǎng)流失大家都清楚了吧,如果大家還想了解更多關于自然災害知識,敬請繼續(xù)瀏覽本網的其他欄目內容。
責任編輯:張小付
2022.08.23 21:45:49
2022.08.23 21:44:11
2022.08.23 21:39:47
2022.07.28 21:52:51
2022.07.28 21:51:40
2022.07.28 21:50:24
04/10網絡安全防范措施與應用
06/08水華現(xiàn)象的形成原因與治理措施
09/30硫酸的危害以及急救措施以及預防方法,大家都了解嗎?
12/30冬季凍傷怎么預防治療
07/16預防瓦斯爆炸的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