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質(zhì)炎是一種高傳染性、高致殘性疾病,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因本病好發(fā)于5歲以下的兒童。為了防止小兒麻痹癥,很多家長給孩子吃糖丸。那么小兒麻痹癥預防針和糖丸的區(qū)別是什么呢?下面和佰佰安全網(wǎng)了解下吧。
寶寶吃糖丸是預防脊髓灰質(zhì)炎的,又叫做小兒麻痹癥,為了消滅小兒脊髓灰質(zhì)炎,每年12月15日是世界強化免疫日,目前預防脊髓灰質(zhì)炎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接種疫苗,口服糖丸就是最為熟悉的。那么小兒麻痹癥預防針和糖丸的區(qū)別是什么呢?下面和佰佰安全網(wǎng)了解下吧。
脊髓灰質(zhì)炎疫苗是預防小兒麻痹癥的一種制劑,因它的形狀像子彈,故俗稱為“糖丸”。其口感甘甜,小兒喜歡吃。
小兒麻痹預防針使用方便,接種者可產(chǎn)生長期免疫,也可在腸道內(nèi)產(chǎn)生特異性抗體sIgA,使接觸者亦可獲得免疫效果;由于為活病毒,故用于免疫缺陷者或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者可引起癱瘓。
我國自制的脊髓灰質(zhì)炎減毒活疫苗,俗稱為“糖丸”,一種是三型單價糖丸,另一種為混合多價糖丸(為Ⅰ、Ⅱ、Ⅲ型混合物);目前普遍采用混合多價糖丸,一般首次免疫從2月齡開始,服藥間隔為4~6周,連服3次,1歲以內(nèi)服完,4歲時再加強免疫一次。服糖丸后2小時內(nèi)不能和過熱開水或飲料,也不可喂奶,以免影響效果。
小兒麻痹癥預防針和糖丸的區(qū)別是一個是預防針是注射,糖丸是口服,作用都是預防小兒麻痹癥。
一些人問:哪些原因會導致小兒麻痹癥?
病毒感染。脊髓灰質(zhì)炎病毒自口咽或腸道粘膜侵入人體后一天內(nèi)即可到達局部淋巴組織如扁桃體、咽壁淋巴組織、腸壁集合淋巴組織等處生長繁殖,并向局部排出病毒,若此時人體產(chǎn)生多量特異抗體,可將病毒控制在局部。形成隱性感染;否則病毒進一步侵入血流第一次病毒血癥在第3天到達各處非神經(jīng)組織。
免疫力低下。多種因素可影響疾病的轉歸,如受涼、勞累、局部刺激、損傷、手術如預防注射、扁桃體截除術、撥牙等以及免疫力低下等,均有可能促使癱瘓的發(fā)生、孕婦如得病易發(fā)生癱瘓、年長兒和成人患者病情較重,發(fā)生癱瘓者多。兒童中男孩較女孩易患重癥,多見癱瘓。
為了孩子健康,我們應撐握些兒童疾病安全小知識,這樣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
責任編輯:毛麗
2023.01.30 23:18:26
2023.01.30 23:16:47
2023.01.30 23:14:28
2023.01.30 23:13:27
2023.01.30 23:12:26
2022.11.15 21:47:19
02/28兒童面霜很重要,掌握正確使用方法效果好
04/06兒童情緒控制能力差,正確引導很重要
07/07國家有哪些關愛留守兒童的政策?
01/29虐待兒童對孩子的影響,是多么的恐怖
07/09社會該如何關愛留守兒童?
07/13兒童遭遇性騷擾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