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造合同的案例比較多,近年來,偽造勞動合同的案例也發(fā)生過不少,那么,偽造勞動合同如何處罰呢?
如今的勞動爭議案件,為了勝訴,單位和員工偽造證據(jù)的事情屢見不鮮。那么,偽造勞動合同如何處罰呢?這不,某市二中院昨天對一起偽造勞動合同的單位開出了20萬元的罰單。這是新民訴法實施后,法院開出的最高罰金。一起來看看吧。
因為單位沒有和自己簽訂勞動合同,李某把某文化藝術公司告到法院,要求其給付雙倍工資,并支付解除合同經濟補償金,共計4萬余元。本以為勝券在握,結果歷經勞動仲裁和法院一審,李某一敗再敗,原因是單位拿出了白紙黑字、還有李先生簽名的勞動合同,合同期限自2008年1月31日至2013年1月30日,證明李先生訴訟理由完全是子虛烏有。
案件到了二審,李某向法院提出司法鑒定申請,要求鑒定勞動合同的真?zhèn)危?/span>“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份勞動合同,也沒有簽過字。”
法院委托相關司法鑒定機構鑒定表明:該公司提交的勞動合同的第七頁與前六頁不是同一臺打印機連續(xù)打印形成,第七頁系噴墨打印形成,前六頁系激光打印形成—該公司提交的勞動合同存在換頁情況。而且,第七頁上有著最為重要的李某“簽名”和日期。
據(jù)此,法院認定文化公司提供虛假證據(jù),判決支持了李某的訴訟請求。而且法院認為,文化公司偽造案件重要證據(jù),嚴重妨礙了法院對案件的正常審理,情節(jié)非常惡劣,為了維護正常的訴訟秩序,法院依法對該公司作出了20萬元罰款的決定。
審理上述案件的法官表示,“勞動合同可以說是所有勞動爭議案件中的關鍵證據(jù),偽造勞動合同,會直接把審判引入誤區(qū),這也是本案中勞動者在仲裁和一審敗訴的主要原因?!贬槍Υ税?,法官介紹,經過司法鑒定以及鑒定人出庭作證,單位在事實面前仍不承認偽造證據(jù),拒不承認錯誤,嚴重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同時,為了引導誠信訴訟,防止當事人進行虛假訴訟、提交虛假證據(jù),法院制定并實施了誠信訴訟告知制度,在開庭之前,就對勞動爭議雙方當事人送達訴訟誠信承諾書,明確告知當事人進行虛假訴訟、提交虛假證據(jù)等行為所面臨的處罰后果,在這種情況下,單位仍然偽造證據(jù),主觀過錯明顯。為了震懾和打擊不誠信訴訟行為,捍衛(wèi)司法尊嚴,彰顯法律權威,法院開出了20萬元的罰單。
最后,佰佰安全網友情提醒,用人單位偽造勞動合同,根據(jù)《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一條 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jù)情節(jié)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介紹的偽造勞動合同如何處罰的知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稍后,我們介紹勞動合同詐騙行為及維權方法,歡迎關注這部分職場詐騙防范小知識。
責任編輯:鄒蘭
03/15生態(tài)破壞與環(huán)境污染有什么區(qū)別?
04/05破壞食物鏈有什么后果?
07/16預防瓦斯爆炸的措施有哪些?
07/17燃氣火災應使用什么滅火器?
07/17沼氣發(fā)生爆炸的必備條件是什么?
05/30文件共享有哪些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