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先天性梅毒是由母體通過胎盤傳給胎兒,常引起早產和死胎,早期先天性梅毒癥狀發(fā)生在兩歲以內者,主要表現有鼻炎,此外還可表現有咽炎、消瘦、失眠、淋巴結和肝脾腫大、骨軟骨炎、假性癱瘓等,皮膚粘膜損害表現有丘疹鱗屑性或大疤性皮疹、扁平濕疣、粘膜斑等;晚期先天性梅毒;癥狀發(fā)生在兩歲以上者。表現有實質性角膜炎、馬鞍鼻、馬刀脛、梅毒齒、神經性耳聾等,那么大家知道胎傳梅毒的診斷標準是什么嗎?
胎傳梅毒,是感染了梅毒的孕婦通過胎盤血將梅毒螺旋體傳染給胎兒所致。胎傳梅毒是先天性梅毒,是一種性傳播疾病。婦女在妊娠4個月以后,感染上早期梅毒,常會引起流產、早產或死胎。如果妊娠婦女是晚期梅毒,往往可保住胎兒,但梅毒螺旋體卻進入胎兒體內,使胎兒感染梅毒。
患一、二期梅毒孕婦的傳染性最強,梅毒病原體在胎兒內臟(主要在肝、肺、脾、腎上腺等)和組織中大量繁殖,引起妊娠6周后的流產、早產、死胎、死產。未經治療的一、二期梅毒孕婦幾乎100%傳給胎兒,早期潛伏梅毒(感染不足2年,臨床無梅毒性損害表現,梅毒血清學試驗陽性)孕婦感染胎兒的可能性達80%以上,且有20%早產。未治療的晚期梅毒孕婦感染胎兒的可能性約為30%,晚期潛伏梅毒(感染超過2年,臨床無梅毒性損害表現,梅毒血清學試驗陽性)孕婦,雖性接觸已無傳染性,感染胎兒的可能性仍有10%。通常先天梅毒兒占死胎的30%左右。
孕婦感染梅毒的治療方案:
治療梅毒的原則是早期明確診斷,及時治療,用藥足量,療程規(guī)則。治療期間應避免性生活,同時性伴侶也應接受檢查及治療。
大多數患兒出生時無癥狀,于2—3周后逐漸出現,常見的癥狀有:
1、肝脾腫大:幾乎所有患兒均有肝腫大,其中1/3伴有梅毒肝炎、出現黃疸、肝功能受損,可持續(xù)數月至半年之久。
2、皮膚黏膜損害:發(fā)生率為15%—60%,鼻炎為早期特征。于生后1周出現,可持續(xù)3個月之久,表現為鼻塞、分泌物早期清、繼之呈膿性、血性、含大量病原體,極具傳染性,當鼻黏膜潰瘍累及鼻軟骨時形成“鞍鼻”累及喉部引起聲嘶。皮疹常于生后2—3周出現,初為粉紅-紅色多形性斑丘疹,以后變?yōu)樽睾稚?,并有細小脫屑,掌、跖部還可見梅毒性天爆皰瘡。其分布比形態(tài)更具特征性,最常見于口周、鼻翼和肛周。皮損數月后呈放射性“皸裂”。
3、骨損害:約占80%—90%,但多數無臨床體征。多數可因劇痛而致“假癱”X線表現為骨、軟骨骨膜炎改變,上肢最易受累,且以單側為主。
梅毒螺旋體經胎盤傳播多發(fā)生在妊娠4個月后,胎兒感染與母親梅毒的病程及妊娠期是否治療有關。孕母早期梅毒且未經治療時,無論是原發(fā)或繼發(fā)感染,其胎兒幾乎均會受累,其中50%胎兒發(fā)生流產、早產、死胎或在新生兒期死亡。存活者在出生后不同的年齡出現臨床癥狀,其中2歲以內發(fā)病者為早期梅毒,主要是感染和炎癥的直接結果。2歲后為晚期梅毒,主要為早期感染遺留的畸形或慢性損害。
1、傳染源傳染源是現癥梅毒患者及隱性梅毒孕婦梅毒螺旋體可通過完整的皮膚或黏膜進入體內。早期梅毒皮膚黏膜損害的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體,有很強的傳染性隨著病程的進展傳染性越來越小,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而受染的情況較少見。
2、傳播途徑胎盤途徑是先天性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梅毒螺旋體可以在妊娠4個月后由于絨毛膜細胞滋養(yǎng)層的萎縮通過胎盤使胎兒受染。近幾年通過電子顯微鏡檢查發(fā)現,梅毒螺旋體在妊娠早、中晚期均能通過胎盤感染胎兒健康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