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機械加工人員必須穿戴好防護用品,上衣要做到“三緊”女工要戴好工作帽。
以下是,對于典型案例的剖析:
1、違章操作 命喪黃泉
某公司機加車間三級車工張某,在C620車床上加工零部件。當時磁鐵座千分表放在車床外導軌上,他用185轉/分的車速校好零件后,沒有停車右手就從轉動零部件上方跨過去拿千分表。由于人體靠近零部件,衣服下面兩個衣扣未扣,衣襟散開,被零部件的突出支臂鉤住。一瞬間,張某的衣服和右部同時被絞入零部件與軌道之間,頭部受傷嚴重,搶救無效死亡。
[點評]從事機械加工人員必須穿戴好防護用品,上衣要做到“三緊”女工要戴好工作帽。同時規(guī)定不準跨過轉動的零部件拿取工具。這是一起嚴重地違反操作規(guī)定和護品穿戴不規(guī)范而引發(fā)的一起死亡事故。教訓告訴我們,遵章守紀,安全才有保障。
2、棒料超長 甩彎傷人
某單位一名機加操作者在C620車床加工一根長3100mm、直徑40mm鋼棒,裝卡后工件超出主軸尾端1250mm,轉速由原來的230轉/分變?yōu)?00轉/分時,將露出主軸的鋼棒甩彎,打中了路過車床的顧某頭部,當場死亡。
[編后語]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加工材料過長,轉速過高且未安裝防護托架而造成的。在事故的調(diào)查過程,該單位曾發(fā)生過料長甩彎打壞工具箱等事情,但沒有引起領導的高度重視,使事故隱患沒有得到及時消除,加之操作安全意識淡薄,圖方便省事,存有僥幸心理。因此,發(fā)現(xiàn)事故隱患必須立即整改,僥幸要不得。
3、 腳踏開關無防護 痛失一手
某單位剪料工李某操作剪板機下料。當他將大塊鋼板剪到最后一塊時,將料頭推向壓塊,身體根著前移,右腳誤踏開關,剪板機動作,將右手壓掉。
[點評]這起事故是由于腳踏開關沒有安裝防護罩誤踏而造成的。而且有明確規(guī)定,沖剪區(qū)作業(yè)人員,在作業(yè)中,手不準進入剪板壓腳區(qū)和沖壓模具區(qū)。
4、起重機失控 鋼水包撞倒他人
某鋼鐵公司煉鋼車間徐某操作起重機吊運重1.8t的鋼水包,準備將其放到平車上。當?shù)踯囬_到平車上方時,由于鋼水包未對正平車不能下落。地面指揮人員要徐某稍動大車,徐某稍一轉動大車操縱手柄,接觸器頭跳火,大車失控吊著離地1m高的鋼水包向前疾駛,駛到4.9m處一名員工躲避不及被撞倒,又繼續(xù)前走5.7m,直到掛住電爐支架,操作者才醒悟,將電源開關拉斷,大車才停。被撞者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
[編后語]起重機大車制動器失靈是發(fā)生事故的直接原因,但操作者由于缺乏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意外沒有及時切斷電源總開關,以致發(fā)生這起死亡事故。嚴格執(zhí)行起重設備安全規(guī)程,沒有制動裝置的或制動失靈的吊車不準使用,吊車駕駛員必須經(jīng)過安全培訓考試合格才準操作,是確保吊車安全運行的重要措施。
5、不用三芯插頭 造成觸電身亡
某集團公司安裝鉗工朱某在拋光車間通風過濾室安裝過濾網(wǎng),用手持電鉆在角鐵架上鉆孔。使用時,電鉆沒有裝三芯插頭,而是把電鉆三芯導線中的工作零線和保護零線扭在一起,與另一根火線分別插入三孔插座的兩個孔內(nèi)。當他鉆幾個孔后,由于位置改變,導線拖動,工作零線打結后比火線短,首先脫離插座,致電鉆外殼帶220V電壓,通過身體、鐵架、大地形成回路觸電死亡。
[編后語]嚴格手持電動工具管理,接線必須使用三芯插頭插座,切不可圖省事不用三芯插頭。保護接零與工作零線不得共用,必須分別接至零線干線。手持電動工具按規(guī)定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使用手持電動工具時,必須戴絕緣手套和穿絕緣鞋。
6、補焊水管 險送性命
某自來水公司供水干線漏水需要補焊。為了便于工作,安裝了一臺水泵臨時往外抽水。焊工李某等將電焊機拉到現(xiàn)場,看了一下情況認為工作量不大,沒有回去取長筒水鞋,穿著帆布鞋就進行施焊,焊完一根焊條,他右手拿著新焊條往焊鉗上夾時,一聲驚叫,然后倒地。上面人拉下電源,并將李某抬上來進行人工呼吸,才逐漸蘇醒過來。
[編后語]這次事故是李某是施焊過程中,手套和工作鞋、工作服都已潮濕,在他更換焊條時,空載電壓加于人體,較大電流通過手、人體、腳部與地構成回路,發(fā)生電擊。電焊機工作電壓為30~40V,而空載電壓可達80V。焊工更換焊條時往往在不停機情況下進行,因此人體就接觸到80V電壓,一般情況下,由于施焊時穿戴絕緣鞋和帆布手套,限制了流經(jīng)人體的電流。在潮濕場所、金屬結構上和金屬容器內(nèi)施焊,必須保持手和腳部的一定絕緣程度,并遵守相應的安全規(guī)定。
7、非電工裝燈泡 觸電喪生
某單位管道組長曹某到地下減壓室工作。室內(nèi)一片漆黑,地面積水70mm。有一根6m長的照明線,其中1m長在地上;燈頭吊在距地面1.4m處。曹某拿來一個200W螺口燈泡,往燈口上裝時,手碰螺口觸電,左手緊握燈口倒地死亡。
[點評]危險環(huán)境的局部照明沒有使用安全電壓;燈口金屬部分外露,手觸裸露部位,造成這起死亡事故。
8、點火不當 造成爆炸
某冶煉單位一臺煤粉鍋爐,熄火后重新點火時操作錯誤,竟將煙道閘門關閉,在引風機未開的情況下,啟動磨煤機向爐腔給粉點火,引起煤粉和殘存可燃氣體爆炸,氣浪將爐頂保溫層掀掉,將兩名爐前操作工炸死。
[點評]這是一起嚴重違反操作規(guī)程和安全規(guī)定而引發(fā)的事故。不論什么型號的鍋爐,在停爐熄火后再行點火升爐前,必須打開煙道閘門,啟動引風機排除爐腔和煙道內(nèi)的可燃氣體,才能避免積聚在爐腔和煙道內(nèi)的可燃氣體爆炸。
9、盲目提壓 損失參重
某制酒公司一臺鍋爐,領導為了快出酒、多出酒,指使操作者隨意將鍋爐工作壓力由0.82mpa提高到1.33mpa運行,致使鍋爐明顯超壓發(fā)生爆炸。死亡1人,重傷1人,炸毀200m2酒庫一座,停產(chǎn)2年。
[點評]鍋爐工作壓力是由設計部門通過強度核算后確定的。提高工作壓力,勢必增加承壓部件應力,當應力超過許可應力時,鍋爐就會發(fā)生爆炸。因此,任何單位和個人都無權提高鍋爐的工作壓力。相反,對已使用時間較長的鍋爐,考慮到壁厚減薄和腐蝕等情況,應酌情降壓使用。
10、運輸氣瓶撞擊 發(fā)出一聲驚雷
某公司兩名裝卸人員從汽車上卸氧氣瓶入庫,由于違反氣瓶運輸和裝卸規(guī)定,將氧氣瓶從車上往下滑,當一氣瓶撞擊到另一個氣瓶上,引起兩個氣瓶同時爆炸,氣瓶碎片四處飛散,汽車車體損壞,2名裝卸人員死亡。
[編后語]氣瓶運輸管理有嚴格的安全規(guī)定,嚴禁劇烈震動、撞擊,氣瓶瓶帽、防震圈要配備齊全,夏季白天高溫運輸要有遮陽措施,可燃氣體氣瓶或其它易燃易爆、油脂和沾有油脂的物品,不得同氧氣瓶同車運輸,兩種介質(zhì)相互反應的氣瓶也不準同車裝運。
11、焊槍漏氣 引火燃身
某單位鑄造車間一臺電爐的電阻絲燒斷,需要焊接修理。焊工曹某上午用氣焊對斷開處進行補焊,沒有焊完,就將焊槍乙炔開關關好,放在電爐里就回家吃午飯。下午上班,曹某穿好工作時,從電爐里拉出焊槍,打開并調(diào)整開關進行點火,忽然電爐里冒出火焰,曹某躲閃不及,將面部嚴重燒傷。
[點評]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因焊槍開關漏氣,午休沒有關閉乙炔瓶閥門,并放在電爐內(nèi),乙炔氣體經(jīng)一段時間滲漏,積聚在電爐內(nèi),與空氣混合,達到爆炸濃度,遇焊槍點火發(fā)生了爆燃。乙炔氣體與空氣混合達到一定濃度,如空氣乙炔含量為2.5%時,遇火即可燃爆,也就是說空氣中只要有少量的乙炔,就可滿足燃爆條件。因此必須加強乙炔管理和作業(yè)場所通風,防止乙炔積聚發(fā)生爆燃。
12、鏜桿螺釘凸出 絞纏無情奪命
某公司機修車間大修工段鏜工張某,在鏜床上加工零件,掛上自動進刀后就背向工件,不慎將身體傾靠在工件上,衣服被旋轉的固定刀桿的外露螺釘絞住,將身體絞倒,脊椎骨折,被鄰近操作者發(fā)現(xiàn),送醫(yī)院搶救無效死亡。
[編后語]固定刀桿的螺釘原是內(nèi)六角螺釘,后因丟失,張某用長約40mm的外六角螺釘代用,致使螺釘外露30mm,并隨軸轉動,致使操作時螺釘掛住衣服,造成死亡。鏜床刀桿旋轉速度較慢,旋轉幅度較大,可以產(chǎn)生較大的力矩。因此,有些人看到刀桿旋轉較慢,產(chǎn)生麻痹思想,不注意安全操作,分散精力,造成慘禍。同時,裝卸、校正、測量工作時,一定要停車,穿好工作服。
13、砂輪破碎 傷及無辜
某單位板金工吳某,使用風動砂輪打磨工件焊縫,在干到第八個工件時,啟動風動砂輪空轉,突然砂輪破碎,碎塊飛出擊中距操作點約3m的一名板金工陳某的頭部,造成死亡。
[點評]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安裝的砂輪直徑為φ100mm,最大線速度為62.8m/min,超出了砂輪規(guī)定的最大線速度(規(guī)定最大直徑為φ60mm,最大線速度為37.6m/min)砂輪法蘭太小,只有砂輪直徑的1/3(規(guī)定不小于1/2);壓墊太硬;沒有安全防護罩;操作者之間沒有設立屏蔽保護,沒有佩戴安全帽。
14、違章指揮 自食惡果
某單位運輸公司班長李某現(xiàn)場指揮W—1001型15t履帶式起重機起吊12張鋼板,重約13.7t。當?shù)醣鄣踔匚锵蜃筠D與東頭成90°時,右面履帶突然離地一尺多高,出現(xiàn)翻車現(xiàn)象,司機立即緊急剎車和松開鋼絲繩,鋼板快速落地,車子劇烈震動,使吊車后部用來固定配重的螺柱被扭斷。李某認為無影響,繼續(xù)指揮起吊,就在收繩起吊過程中,吊運的鋼板卡進了地面堆放的鋼板中。李指揮吊車向右轉,想用斜吊斜拉將鋼板拽出來。司機加大油門斜吊,突然吊臂根部距車身2.5m處扭斷,將站在吊車左側的李某當場砸死。
[編后語]這是一起典型的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yè)而引發(fā)的事故。起重操作規(guī)程中明確規(guī)定“十不吊”就有斜吊斜拉不吊。指揮者和操作者都銘記在心,這是起碼的常識。同時也規(guī)定了履帶式起重機作業(yè)時,其懸臂所及的工作區(qū)域內(nèi)禁止站人。李與操作者都思想麻痹,存有僥幸,明知有故障而帶病作業(yè)。如果有一個人執(zhí)行安全規(guī)定,這起事故也會避免。
15、澆包機構失靈燙死人
某農(nóng)機公司鑄造車間副主任徐某和爐長張某為解決1.5t鐵水包澆注時的“磕頭”問題,一起拆卸和檢查鐵水包的傾轉機構,發(fā)現(xiàn)是蝸桿與軸套間隙太大引起的。如果修理好要兩天時間。眼下有一批急活需要澆注,就決定重新裝上蝸桿和蝸輪繼續(xù)使用。固定蝸桿的螺釘應是7個3/8寸的,現(xiàn)只有3個,又無備件可用,就裝上3個螺釘。下午2時,澆注工操縱澆注包澆注時,緊固螺釘斷裂,蝸桿和蝸輪脫開,鐵水包突然傾轉傾瀉,將澆注工嚴重燙傷,醫(yī)治無效死亡。
[編后語]明知鐵水包發(fā)生“磕頭”故障并缺少4個螺釘,片面強調(diào)生產(chǎn)急需,強行使用帶病設備,又不采取可靠的防范措施,嚴重的不負責。引發(fā)了這起事故。鐵水包是鑄造作業(yè)的特種設備,轉動機構失靈,不能自鎖,或者吊掛脫鉤,都會造成鐵水燙傷甚至爆炸事故。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及時消除設備設施隱患,不準帶病動行。應加強安全意識的強化教育,堅持不安全就不生產(chǎn)的原則,克服那種以生產(chǎn)效益為借口的蠻干行為。
責任編輯:baixiaob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