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媒體報道“英山一中要求高三學生每人捐款1000元替學校還債一事”,英山縣委日前要求縣紀委迅速進行調查,責令英山一中馬上整改,
針對媒體報道“英山一中要求高三學生每人捐款1000元替學校還債一事”,英山縣委日前要求縣紀委迅速進行調查,責令英山一中馬上整改,收取的捐款資金于5月7日當天全部退還。
根據(jù)目前的回應,英山一中為適應新高考發(fā)展形勢,計劃籌備通用技術實驗室建設,需投入大量資金,部分家長出于好心以家長委員會名義發(fā)動捐款,得到一些高三學生家長的響應和自愿捐款,捐款由所在班級家長代表或班主任收取。
而據(jù)該校老師的說法,此次學校負債高達3000萬,為了還清債務,學校便邀請新老校友為學校捐款。
當然,倘若學校暫時遇到了困難,部分家長發(fā)動捐款,可以理解。但從曝光的微信記錄看,很難說這種捐款是純粹“自愿”。
一些班主任劃出1000元底線,甚至放話“少于1000元,將不接收捐款”;個別班主任在家長微信群中點名道姓通報家長捐款金額,使得一些低收入的家長左右為難。如此“自愿”幾乎與逼捐無異,不僅違背了捐款初衷,損害了學校形象,也傷害了學生和家長的感情。
英山是國家級貧困縣,人才培育是當?shù)匕l(fā)展的核心驅動力之一。但當?shù)亟逃Y源供給不足,特別是教育經費相對短缺也是不爭的事實。學校若是為了適應新高考發(fā)展形勢需要,加大資金投入,本無可厚非。
但舉債3000萬,不是個小數(shù)目。資金的籌措是否合理、規(guī)范,資金的使用是否正當,也應受到嚴格檢驗。
近年來,我國大中小學越發(fā)意識到校友捐贈的重要性,紛紛打出了“校友經濟牌”,但很多學校在開拓社會資源、規(guī)范捐贈管理等方面仍顯“技窮”。比如,此次該校捐贈倡議被班主任層層加碼,“自愿”異化為“逼捐”。
其實,校友捐款也是學校募集資金的重要渠道,但為避免倫理沖突,募捐對象只能是老校友,而非在校生及家長。因其與學校之間存在直接的利益關聯(lián),他們并不是恰當?shù)哪季鑼ο蟆?
從根本上講,破解學校從學生身上薅羊毛的現(xiàn)實困境,還得在增加教育資源供給、強化教育監(jiān)督管理等方面突破,真正以資金保障支撐貧困地區(qū)教育發(fā)展,唯此,方能有效杜絕此類事件發(fā)生。
佰佰安全網提醒,學校說是家長主動組織捐款,純屬扯淡,參考教師節(jié)組織給老師買禮物讓全班人湊錢捐款的班委,到時候老師夸獎班委,沒實際捐款學生生什么事,賠本沒回報的事,不干。遇到類似的逼捐怎么辦,已經有人給出了方法,無非是找教育局等部門舉報投訴,或者找記者曝光,當然,你要變通一下,采取適當迂回戰(zhàn)術,確保事后學校不會找你孩子麻煩。下面請看以下佰佰安全網為您帶來的安全科普知識,希望對您的生活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武偉偉
關鍵詞
·疾病高發(fā)!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急診科,日均接診量大約有800名患者
·熊孩子!安徽淮南一小區(qū)電梯轎廂失火!監(jiān)控:男孩點燃板材